刘大响在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上的讲话

文章来源:国资委党建工作局  发布时间:2009-08-26

深切怀念我永远的导师—吴大观

中航工业科技委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大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叫刘大响,是中航工业科技委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

  自1962年以来,我与吴老相处了近半个世纪,他的崇高思想和道德风范令人敬仰,是我终生学习的楷模,我今天能够为国家的航空发动机事业作出一点贡献,能够成长为一名院士,与吴老长期以来对我的关怀、指导和培养是分不开的。他是我一生中最敬仰、最亲近、最知心的导师!他的谆谆教诲和革命精神影响着我的整个人生,永远指引着我不断前进。

  1962年,我从北京航空学院分配到沈阳606所工作。当时吴老担任技术副所长,他代表所领导和我谈话,安排我到总体室工作。谈话中,当他得知我患有严重的胃病,不得不中断研究生的学习时,就十分关切地对我说:“你一定要多注意身体,千万不要把身体搞垮了,航空发动机事业将来还要靠你们这一代年轻人挑重担呢。如果有可能,争取安排你出去疗养一下。”

  后来,所里果真安排我到大连小平岛军队疗养院疗养。经过1个多月的休息和治疗,困扰我多年的严重胃病得到了根治。在那个年代,三年自然灾害刚刚过去,对于一个参加工作还不到一年的年轻人来说,出去“疗养”可是享受了“破格”的待遇。仅仅是第一次见面,吴老就记住了我这位普普通通的年轻人,并给予我莫大的关心。我心潮澎湃,仿佛遇到了自己的亲人。虽然近半个世纪过去了,但对那次谈话我至今记忆犹新。从那时起,吴老就永久地进驻了我的心田,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吴老对青年一代技术人员的关爱。其实,吴老关心的何止是我一个人呢?

  记得在606建所初期,当时正是国家困难时期,粮食都是定量发放,少的可怜,副食供应严重不足。许多科技人员营养不良,发生浮肿。吴老对科研人员的生活十分牵挂。他和其他领导一起积极想办法,从黑龙江的部队搞了些黄豆,以补充大家的营养。因为这件事,很多同志称技术干部为“黄豆干部”。还有一次,所党委为了表达对科研人员的关心,专门搞了一个“尖子宴会”。吴老亲自点了32名技术骨干,用猪肉炖土豆等简单的四个菜来犒劳大家。这要是在现在,根本就算不了什么,但在那个物质极度贫乏的年代,却是一个了不起的举动,让广大科技人员深切地感受到所领导对大家的关心。自那以后,不管条件如何艰苦,不管遇到多大困难,我们这些技术人员总是豪情满怀,信心百倍地投入到航空发动机事业的研制中。

  吴老关心和培养了许许多多的年轻人,他把育才举贤、培养人才作为自己应尽的职责,一生提携后人,桃李天下。他潜心研究国外发动机前沿技术资料,亲自翻译和编辑,提供给研发人员学习参考。他经常亲自为技术人员教授英语和业务知识。他关心科研人员的生活,时常用自己的工资帮助生活困难的同志。吴老一生,为我国航空发动机事业培养了一大批领军人物,许多人已成为发动机厂所的技术领导和学科带头人,有的已成长为“院士”。他对同志的关爱、对年轻人的提携、处处为航空发动机事业的未来着想,让我由衷敬佩,一直教育和激励着我也要象他那样关心和支持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后来人”。

  1965年初,根据上级领导的指示,所里决定派一个四人小组到空军某师“蹲点”,帮助“歼七”飞机改装,由我担任组长。当时我还不到28岁,参加工作才刚满3年。得知所里的这个决定后,我坐卧不安,感到压力很大,担心完成不好任务。正在我顾虑重重时,吴老主动找到我说:“大响啊,这次所里派你带队去部队,是一次很好的学习和锻炼机会,这次任务很重,但所里相信你们能干好。你们要虚心向部队同志学习,多了解他们对发动机的改进建议,有什么困难可以随时找我。”吴老的热情鼓励打消了我的顾虑,增强了我完成任务的信心。

  在部队7个月的工作中,每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我就想到了吴老的鼓励,每当我们遇到问题时,我就想到了吴老的嘱托。在“蹲点”期间,我们与部队指战员一起摸爬滚打,并写出13份调研报告,全面汇报了我们的学习心得和部队对涡喷-7发动机的改进建议。吴老看了这些调研报告后非常高兴,他夸奖我们说:“这次任务完成得很好,看来,这七个月的苦你们没有白吃。”并叫机关安排我在全所大会上作报告。于是,在1500多人参加的大会上,我作了有生以来的第一个报告。在部队锻炼的这7个月,培养了我敢于面对困难、勇于在实践中学习的良好作风,成为我几十年科研生涯中很重要的一段人生经历。

  在我的记忆里,有一件事印象非常深刻,那是1965年,为进一步开展我国航空发动机的自主研制工作,吴老同几位专家一起,向当时主管国防科技工作的国务院副总理聂荣臻元帅提出建议,希望建设我国自己的高空台,得到了聂帅的大力支持。高空台是模拟飞机空中飞行状态进行发动机试验的地面试验设备,世界上所有的发动机都必须经过大量的高空模拟试验才能定型生产,才能保障飞行员和乘客的安全,它是一个国家自行研制发动机必不可少的重要大型设备。但其关键技术当时西方和俄罗斯都对我国进行全面封锁。吴老大声疾呼,一定要尽早建成我国自己的高空台。1980年,我国按引进专利生产的斯贝发动机,需要送到英国去进行高空模拟试验,国家派时任430厂技术副厂长的吴老带队。吴老喜出望外,终于有机会学习外国高空台建设的经验了!在确定出国人员名单时,吴老认为,高空台对于我国航空发动机的自主研制有着重大的意义,就主动提出从430厂拿出5个出国名额给624所,由624所选调5名同志随同他们一起到英国参加高空台考核试验,并指定我担任组长。当时刚刚改革开放,能够出国学习的机会非常少,机会难得。把自己厂里的出国指标分给别的单位,有些同志认为吴老是“胳膊肘往外拐”。但吴老站在国家利益的大局上,为了我国高空台技术的突破和发展,力排众议,坚持正确主张。他特别嘱咐我们:“要抓住这个机会,既要完成斯贝发动机的考核试验,更要学习好英国先进的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技术,回国后将我国自己的高空台建设好,调试好。”

  在英国罗·罗公司工作期间,64岁的吴老不顾年高体弱,带领20多名技术人员,连续奋战6个多月,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当时中英双方人员每天两班倒,而吴老却经常连轴转,从早上九点一直工作到晚上八、九点。吴老这种不畏疲劳、忘我工作的精神,不仅深深地感动了随行的中方人员,而且也让英国的同行钦佩不已。回国后,他又立即组织我们编写技术总结,出版了约150万字的“三大册”报告,这些资料对我国高空台的建设,特别是对高空模拟试验技术研究和调试试验,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指导和参考作用。

  经过近30年的努力,1995年,被誉为“亚洲第一台”的高空台顺利通过了国家的验收,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拥有高空台的五个国家之一。高空台的建设成功,长了我们中国人的志气,加快了我国追赶世界航空发动机先进水平的步伐,书写了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的辉煌篇章!

  2000年,我调任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很幸运再次来到吴老身边工作,我们俩的办公室紧挨着,有了更多交流与沟通的机会。每当我们谈到发动机型号、预研取得重要进展时,吴老总是兴奋不已。是啊,一个一生只为着一个理想、一个目标、一个事业奋力拼搏的人,是多么高兴他所追求的事业取得成功!哪怕只有一点点。记得有一次,当我向吴老汇报总装备部和原国防科工委联合发布了“航空发动机发展纲要”和准备用几大措施来支撑“纲要”的实现时,他连连说:“这样好,这样太好啦,发动机这一下有希望了,我们终于迎来了发动机的春天。”他高兴得像孩子一样手舞足蹈起来。

  2009年2月18日,吴老因癌症晚期住院。在他去世前十天,我再次到病房去看望他。当时他的身体已经十分虚弱,双眼紧闭,听到我来了,他挣扎着睁开眼睛,紧紧抓住我的手让我坐在他的身边。他没有谈自己个人的任何事情,而是用尽全身力气,断断续续地对我说:

  航空发动机太难了!过去认识不够。

  一定要吸取历史教训,按科学规律办事!

  一定要加强预先研究!

  一定要讲真话,不要怕!

  一定要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我国的发动机搞上去!

  吴老的话音虽然很轻,但却象千钧重锤击打着我的心。我真切地感受到,吴老对这“四个一定要”看得比他的生命还重要,这是他用一辈子的经验教训总结出来的,他为之经受了多少挫折和苦痛!耗费了多少心血和汗水!他要在自己离开这个世界之前,把自己在航空发动机探索之路上获取的“智慧和所得”留传下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眼前这个老人在我的心目中变得更加高大起来!

  热泪从这个白发苍苍、面容消瘦的老人的眼眶里流淌了下来,他的嘴巴又张了张,虽然没有声音,但我知道他还是想重复这四句话。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泪水从我的眼中夺眶而出,我担心自己哭出声来,赶紧对他说:“吴老,您放心吧,请您安心养病,我们一定会牢记您的嘱咐!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没想到,这一次竟成为我见到吴老的最后一面!

  吴老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音容笑貌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他是我永远的导师。吴老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永远和我们在一起!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content.getAttrByFlatName('zrbj').value}】
网页版|英文版|邮箱|国资小新|国资报告

网站管理: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

 

运行维护: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

技术支持:国务院国资委信息中心

办公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26号 邮编:100053

网站标识码bm27000004

京ICP备0505210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2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