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22时41分,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成功实现第100次发射,成为我国首个发射次数突破100次的单一系列运载火箭。
此次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四十四颗北斗导航卫星,拉开了今年北斗卫星高密度组网的序幕。
这一刻,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发射次数刷新为“100”。
长三乙火箭发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44颗卫星
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由长征三号甲、长征三号乙、长征三号丙(简称长三甲、长三乙、长三丙火箭)三型液体运载火箭组成,由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发展而来。
长三甲系列构型图
1994年2月8日,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首飞成功。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的前50次发射历时18年,而后50次发射仅用7年就完成了,这一系列“金牌火箭”在我国的通信卫星工程、探月工程、北斗工程、高分工程、风云气象卫星工程以及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长三乙火箭腾空而起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院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总设计师姜杰介绍,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几乎包揽了我国所有高轨道航天器发射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高强密度发射的“主力”,是我国现役中型高轨运载火箭中“运载能力最大、技术最复杂、适应性最强、发射次数最多、发射密度最大”的火箭群体。
这一刻,拉开了今年北斗卫星高密度组网的序幕。
本次发射的北斗导航卫星为北斗三号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GSO)的首颗星,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它将与此前发射的19颗北斗三号导航卫星进行组网运行。它的成功发射将进一步提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覆盖能力和服务性能。
卫星吊装
一颗北斗卫星的独白
我是第四十四颗北斗导航卫星,小名爱星(IGSO卫星,即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是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团队里的首名“后卫”队员。
昨晚,我告别了研究院的亲友们,经历近120个小时的旅程后,将抵达位于天疆的岗位。
我知道自己承担着非凡的使命。为了实现2020年全球组网的战略目标,19个队友已在过去的一年多内密集上岗,奋战在天疆一线。星间链路、全球搜救载荷、新一代原子钟……
作为一名后卫,我将始终在亚太区域上方防守,以更广的区域、更高的精度帮助队员排除干扰,显著增强团队的整体技术指标,从而成为全球组网的坚实后盾。15000千米,这是我的岗位高于其他队友的距离;36000千米,这是我和祖国母亲的距离。虽然我和祖国越来越远,但是心却和她越贴越近。
我们排出的奇特阵型,叫做高中轨道星间链路混合型新体制,这在国际上可是首创,一举突破了我国无法全球布站的限制。而我的加入,使这一阵型正式从构想变为了现实。
不同的岗位相隔十万八千里,我们20个兄弟如何时时联络呢?我们有自己的“工作群”,通过星间链路,我们可以和任何一个兄弟相连成群,实现高精度定轨与时间同步,从而在全球范围内提供与GPS相当的定位精度。即使和地面中断联系,我们也能继续为祖国效力。
与一般身材小巧的后卫不同,我是一个全能的大块头,体型是中场们的3倍多。没办法,我身上的神器目前是队友中最多的。千里眼、顺风耳、金刚角……众多新载荷、新信号完美地锻造了我的身心。容我小小的傲娇一下:我的筋骨皮、精气神和各种器官,从内到外百分百做到了国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