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创新是内循环的支柱。今后十年、二十年中国的创新体系将极大的发展,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将更加有效。央企投资要顺应潮流,发挥创新推动力。”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在央企投资协会2020年度大会暨第五届(夏季)央企投资发展论坛上表示。
创新补短板,助力双循环。9月5日,主题为“科技创新·核心竞争力与投资管理”的第五届(夏季)央企投资发展论坛在京召开。来自中央企业会员单位、地方政府、地方国资国企、保险、银行等350余人参加本次论坛。
作解锁硬科技排头兵、引领者
当前,国际环境异常复杂严峻,国内经济转型升级遇到卡脖子技术障碍。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才能实现硬核高质量增长,国资央企作为解锁硬科技的排头兵,正是优化战略布局的引领者,大任于身。
央企投资协会会长廖家生在开场致辞中指出,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有相似之处,需求侧规模大、场景丰富。供给侧不平衡,基础相对薄弱,需要进行结构性改革。通过多年努力我们现在的技术与世界前沿大大缩短,很多技术是从学习追赶到现在的并跑领跑,大国竞争是我们创新科技体制机制的竞争,也是头部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竞争。
廖家生说,国际形势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正在加剧,大国竞争日趋激烈,变局、破局在即。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做出的战略决策。“双循环”恐怕要成为央企编制“十四五”的一个很重要的指导原则。
央企投资协会会长廖家生致辞
廖家生表示,央企投资协会是成长型的组织,自2016年成立以来,逐步成立了基础设施专业委员会、央地协同专业委员会、央企投资研究院等机构,不断拓展合作空间,提升交流层次,为会员做好服务,为国资国企改革服好务。
“双循环”战略中发挥国企作用
主论坛上,政府代表、专家学者、央企代表围绕“疫情下国际经济大趋势和中国经济内循环 ”、“央企如何做到创一流双满意”、“央企数字化转型的机遇与挑战”等题目展开,共同探讨当前国内国际的环境大势,展望后疫情时期的中国经济。
围绕本届论坛主题,黄奇帆做了题为“疫情下国际经济大趋势和中国经济双循环”的主旨发言。
黄奇帆做主旨发言
黄奇帆强调,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中央推出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前瞻性措施。至少对我们国家的经济带来五个方面的好处:第一,提高我国产业链的含金量,促进高质量发展;第二,提升供应链的安全性,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第三,增强价值链的韧性,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第四,促进要素市场配置,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第五,增加进口,提高我国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话语权。
面对当前经济发展环境,黄奇帆给国有企业投资提出五点建议:第一,抓好创新;第二,抓住新基建的投资机遇;第三,传统产业结构调整,挖掘新的生产力;第四,深化推进国企改革;第五,国有企业要在“双循环”战略下新的开放中做出更大贡献。
随后,中国大唐集团原董事长、原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刘顺达,做了主题为“央企如何做到创一流双满意”的演讲。演讲中,他提出中央企业紧扣高质量进行投资布局,具备极品头牌理念来引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
刘顺达做主题演讲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朱岩进行了主题为“央企数字化转型的机遇与挑战”的演讲,解读了国家数字化战略的意图,并结合央企发展,给出了深刻务实的建议。
朱岩做主题演讲
把握战略机遇促央地协同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相继推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等重大国家发展战略,中央企业责无旁贷的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卓越执行者、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参与者,社会与经济发展的责任担当者。
对话交流
央地协同,大有可为。在“中央企业加强央地协同”主题对话环节,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党委副书记、信息部部长姜春力,中交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程天成,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金融局局长赵磊和隧道股份上海建元股权投资基金总经理沈培良四位嘉宾,围绕“从地方政府的角度讲如何根据区域发展战略与中央企业合作”和“从中央企业讲如何防控风险前提下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两个问题进行了深度交流和讨论,各自从不同角度发表了很好的观点,为今后中央企业在央地协同发展方面的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北京通州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苏国斌围绕“北京城市副中心产业发展及营商环境”进行推介,同时邀请中央企业投资公司到北京城市副中心考察交流。
据悉,本届论坛首次发布“2019年度中央企业优秀案例榜单”,评选出8项特别奖项和6个优秀案例。首次推出“年度中央企业优秀案例评选”,致力于打造成为国有企业投资领域的新标杆。论坛主办方表示,今后,央企投资协会将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开放的理念投入到为国资企业搭建高质量服务的平台当中去,服务好国家大局,服务好国务院国资委的工作,服务好中央企业各会员单位。(撰稿:国资报告 王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