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国企更大作用

文章来源:学习时报  发布时间:2020-12-02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战略决策,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是我国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解决新时期面临的各种中长期问题的重要战略举措。作为国有企业,必须正确认识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意义和科学内涵,通过创机制、激活力、谋战略,在全面贯彻新发展格局中育先机开新局,努力争创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完善新机制,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厚植组织基础

国有企业必须把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作为贯穿企业“十四五”发展全局和全过程的大逻辑,把握契机、抓住机遇,以深化改革激发发展新活力,全面探索构建适应新发展格局的新机制、新模式、新路径,实现在新发展格局中让所有人被激活,让干部职工被赋能,从而把胜任力转化为持续创造力,把个体价值聚合成组织智慧,努力厚植高质量发展坚实的组织基础。

强化思想引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革创新发展等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着力在常学常新和学思践悟中提高精神境界,确保始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干部职工头脑、指导改革创新发展实践、推动生产经营工作。

完善用人机制。按照市场规律,明确责权利,干得好就激励,干得不好就调整,实现职务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坚持以劳动合同解决员工身份问题,以岗位合同解决劳动标准问题,淡化不同岗位员工间身份界限,倒逼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不断提升抓改革、促发展、保稳定水平和专业化能力,为构建以价值创造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体系奠定基础。

完善晋升机制。完善企业人才工作体系,充分发挥人才资源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在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不动摇基础上,围绕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建立不同类型人才的晋升机制,在行政职务序列之外,打通国有企业营销人员、管理人员、研发技术人员、技能人员、党务人员五个晋升通道,并横向互动、能上能下,人员相互交流、身份相互转化,实现人才职业有规划、发展有平台、晋升有通道,形成后备人才成池、源头活水始现的良好态势。

健全激励机制。在薪酬分配制度上下功夫,坚持市场导向、效益导向、业绩导向,实现薪酬能增能减,将薪酬分配向企业中的营销、高科技研发、苦险脏累差、高级管理、高技能五类人员倾斜,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不断调动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激发国有企业创造力和提高市场竞争力。

健全共享机制。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持续保障职工生产生活、民主管理、文体活动需求,不断为职工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共享企业改革发展新成果,持续提高职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切实把企业建设成为利益共同体、事业共同体、命运共同体。

激发新活力,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抢占先发优势

国有企业是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必须坚持以创新引领发展,把创新作为企业经营最重要的品质,在生产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上走在前列,着力打造自主创新能力强、创新体制机制优、创新活力动力足的创新型企业,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建立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分类投入机制,发挥与高校院所战略协议作用,积极开展与政府、高校、科研机构的协同创新工作。联合开展基础共性技术研究,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完备产业体系的配套优势,带头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融通创新,解决制约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推动实现产业链现代化,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安全性和竞争力。

完善科技创新组织机制。国有企业要适应新发展格局要求,始终围绕“四个面向”,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积极与国际一流创新企业对标,全面梳理企业科技创新短板清单,超前谋划顶层设计,落地实施“揭榜挂帅”等制度,注重突破关系发展全局的重大技术,集中力量攻克“卡脖子”技术。尤其是要构建开放创新机制,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以更加主动的姿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以更加开阔的胸怀吸纳全球创新资源,以更加积极的策略推动技术和标准输出,在重点领域保持国际领先,形成代差优势、先发优势,不断抢占技术制高点、掌握行业话语权。

健全创新人力资源支撑体系。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深化企业创新人才体制改革,完善创新培养、使用和吸引人才的机制,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要全方位培养、引进和用好人才,实行更具竞争力的人才吸引制度,研究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大力培养企业高端技术人才,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

谋划新战略,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探索发展之路

国有企业要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和发展意识,在认真总结“十三五”改革发展经验基础上,高水平谋划好新战略,编制好“十四五”规划,及时探索和研究符合企业实际的未来高质量发展之路。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于改革发展各个层面和全过程,作为始终坚守的政治方向、政治原则,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贯彻落实“两个一以贯之”,坚持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相统一,确保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领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国有企业要以国内大循环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满足当前和未来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上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使国有企业在推进基层民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上发挥带头作用,有效激活企业组织和人才活力动力。

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更好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更加聚焦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坚定不移聚焦实业、突出主业,围绕主业制定战略发展目标,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新产业新业态培育和拓展,不断增强核心业务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在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中发挥引领作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以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为抓手,全面深化企业改革,突出抓好改革重点任务落实落地,着力破除束缚国有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在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作表率。同时,要扩大开放合作,在加强全球资源配置上下功夫,持续完善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全球化布局,努力实现技术、管理、金融等资源全球化配置,在全球市场竞争中百炼成钢,在开放合作中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

坚持系统观念。国有企业必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坚持系统观念,树立底线思维,增强风险意识,加强对企业“十四五”规划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不断探索新思维、新动能、新机制和新举措,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坚定不移把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确保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实现更大作为。

(作者系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刘明忠)

【责任编辑:周家正】
网页版|英文版|邮箱|国资小新|国资报告

网站管理: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

运行维护: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

技术支持:国务院国资委信息中心

办公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26号 邮编:100053

网站标识码bm27000004

京ICP备0505210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2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