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科技创新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我们进入新发展阶段的迫切要求,中央企业要为之发挥关键性作用。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中铁)作为全国首批创新型企业,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确定了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全链创新、全球创新发展思路,努力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好国家队的引领作用。
深刻认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极端重要性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时不我待,要有志气和骨气加快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实力,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和产业链供应链。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和发展要求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全面凸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强调自主创新,只有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才能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牢牢把握战略主动,紧紧抓住发展机遇。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推动国内大循环,必须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水平,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科技创新是关键。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也需要科技实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强化自主创新,有利于提高创新链和产业链的一体化程度,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使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有利于以数字化、智能化为杠杆培育新动能,构建产业体系新支柱,以产业技术变革推动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的根本性转变;有利于优化配置资源,推动产业链再造和价值链提升,实现供需匹配和动态均衡发展,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根本途径。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世界一流企业应当具有一流的科技创新能力。党的十九大以来,国有企业科技创新成果丰硕,高铁等核心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但依然存在短板弱项。只有紧紧扭住技术创新这个战略基点,掌握更多关键核心技术,才能生产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才能抢占行业发展制高点,才能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提升整体国际竞争力。
切实肩负起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国家队使命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我们必须肩负起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历史使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成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主体。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国有企业要不断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成为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我们必须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打造更多大国重器,为国家安全、产业基础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提供科技支撑;坚持市场和需求导向,在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等方面实现突破;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实现技术突破、产品制造、市场模式、产业发展的“一条龙”转化。“十三五”期间,中国中铁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依托所拥有的3个国家级实验室和19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取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技术发明奖17项,中国专利奖16项。
成为创新人才队伍培养的重要基地。我国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国有企业要注重创新人才的自主培养,重视使用优秀青年人才,努力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顶尖科技人才,打造一批创新团队,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人才、大国工匠。“十三五”期间,中国中铁坚持党管人才,不断完善各类创新人才管理办法和激励机制,设立一批创新工作室,加强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科技领军人才的选拔培养,定期评选科技标兵、特级技师、工匠技师,为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提供平台,形成了以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为引领,3万多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为骨干,10万多名一线技术工匠为基础的创新人才队伍体系。
成为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力量。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作为国有企业,我们要着眼于深化产业链与创新链的融合,努力成为产业发展方向的引领者、产业基础能力提升的支撑者、产业协同合作的组织者,不断增强我国产业链安全性、稳定性和竞争力。“十三五”期间,中国中铁以技术创新带动了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重大变革。全面系统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适用于不同气候环境条件、不同轨道结构类型的高速铁路勘察设计施工及关键装备制造等成套技术,铸就了“中国高铁”金色品牌。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自主研制各类型号架桥机、跨海大桥成套施工设备、智能焊接机器人、各类异形盾构等施工机械装备,使建筑施工方式产生了重大创新。特别是攻克盾构主轴承等“卡脖子”技术,为民族盾构装上中国“芯”。
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现代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时,作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重要指示。中国中铁始终牢记嘱托,坚定不移地走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全链创新、全球创新之路。
科技创新,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要加强原创性、引领性技术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国有企业要不断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努力实现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发展新理念从无到有的跨越,成为科学规律的第一发现者、技术发明的第一创造者、创新产业的第一开拓者、创新理念的第一实践者,形成一批原创性成果,突破一批“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中国中铁将坚持“三个聚焦”,即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及关键技术开发、聚焦创新能力与体系平台建设、聚焦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建设,积极布局前沿引领技术、产业高新技术、关键共性技术、变革性技术创新和应用,进一步巩固优势领域的领先地位,激发企业发展、产业调整的新动力。
全链创新,当好现代产业链链长。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新征程上,国有企业必须肩负起打造现代产业链链长的重任。中国中铁将依托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充分发挥建筑业全产业链优势,打通从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研发到新产品研制、成果推广应用的技术创新链。加快产业链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有效发挥工业互联网平台协同机制作用,努力构建上中下游衔接、各类资源聚集、共商共建共享的创新格局。
全球创新,构建开放创新生态。要统筹发展和安全,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自主创新是开放环境下的创新,绝不能关起门来搞,而要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中国中铁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将‘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的重要指示,在互联互通建设中广泛开展国际合作,推进中国铁路、中国高铁、中国桥梁、中国隧道、中国装备等技术标准的国际化。进一步完善面向全球的生产服务和技术创新网络,积极探索与国际商业伙伴、世界知名院校的联合科技开发,在合作共赢中提升我国相关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为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作者系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陈文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