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动力,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至关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提出了“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擘画了加快建设能源强国新蓝图,为新时代我国石油工业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力推动党的建设、能源保供、绿色发展、改革创新等各项工作。
立足国内加大找油力度,原油生产供应稳中有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石油能源建设对我们国家意义重大,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要发展实体经济,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对石油的需求量很大。中国石油着力打好勘探开发进攻战,实施新一轮战略找矿行动,加快先进开采技术开发应用,加大国际合作和资源引进力度,形成了国内原油产量、国内天然气产量当量、海外油气权益产量当量的三个“1亿吨”新格局。2021年,中国石油国内原油产量达到1.03亿吨,在全国占比超“半壁江山”。
东部老油田历经几十年开采,面临着资源品质降低、储量接替矛盾突出、油井产量下降、综合含水率上升、开采难度加大等一系列难题。1959年发现的大庆油田,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采出液体的含水量逐步上升,目前已经超过95%。面对世界级难题,大庆油田自主研发三次采油技术,将聚合物注入地下,把原油从石头缝里“洗”出来,实现连续7年原油稳产超3000万吨,累计生产原油超过24.3亿吨。
西部油气田地表是群山峻岭、浩瀚沙漠、黄土高原,地下则呈现油气资源埋藏深、压力大、温度高的特点。过去,东部地区深层井的概念是3500米,西部地区则为4500米,而现在早已向下推进超过了1倍。四川盆地、准噶尔盆地南缘油气井目的层大都已超过6000米,2020年1月塔里木轮探1井创下8882米的亚洲深井纪录。位于准噶尔盆地的玛湖砾岩油藏在3500米以下,曾经是世界油气界公认的“勘探禁区”。如今,新疆油田创造性实现了“水区找油”,揭开了玛湖10亿吨级特大型油田的神秘面纱,几代石油人梦寐以求的“再造一个克拉玛依油田”的夙愿即将实现。
着力加快天然气产业发展,有效推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持续优化。天然气是世界公认的优质高效清洁能源,加快天然气开发利用是我国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的重要路径。中国石油积极攻克天然气勘探开采、运输和储存等技术难关,持续加大国内天然气资源开发力度,大力推进致密气、页岩气、煤层气等非常规天然气开发,多渠道引进国外天然气,构筑起了多元化的清洁能源供应体系。从油气并举到油气并重,从油气并重到优先发展天然气,再到快速发展天然气,中国石油的天然气产量从2012年的798亿立方米增长到2021年的1378亿立方米。
“气虎”从来都不好驯服。面对气田开发中存在的资源品质差、渗透低、埋藏深等制约因素,中国石油着力破解难题,推动国内天然气生产供应量屡创历史新高。从发展速度上看,中国石油在国内已经建成长庆、西南、塔里木、青海四大主力产气区,国内天然气产量连续5年突破千亿立方米。在四大气区中,长庆油田始终在建设“西部大庆”中确保天然气持续稳定增长,年产天然气突破400亿立方米,连续11年保持国内第一大产气区地位。西南油气田全力推进川南深层页岩气、川中致密气规模效益开发,近年来快速建成300亿立方米大气区并持续巩固发展。从油气结构上看,中国石油的天然气产量当量在油气产量结构中比重稳步提升,2020年历史性地超过原油产量。
天然气工业需求与民生需要不断增长,要求中国石油把握保供稳效这一主线,支持带动产业链供应链平稳运行。中国石油超前部署,加大气田增储上产力度提高国产气产量,加大储气库注气量发挥好应急调峰作用,累计供应天然气近1.6万亿立方米,满足支撑17个经济领域行业发展,惠及百姓超5亿人。被誉为西气东输“心脏”的塔里木油田克拉2气田,已成为我国单体储量最大、丰度最高、最整装的优质气田。2021年中国石油的天然气产量在全国天然气总产量的占比达66.4%,带动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比重由2012年的4.8%提升至2021年的8.9%,减碳效应相当于植树150亿棵。
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积极推进绿色低碳转型。能源生产和消费活动是影响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促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有序发展光能源、硅能源、氢能源、可再生能源。
中国石油沁水煤层气田是我国最大的煤层气田,对稳定我国华北地区及周边冬季天然气供应具有重要意义。图为沁水煤层气田。
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我国能源行业肩负双重使命,既要满足全社会能源消费快速增长的刚性需求,又要加快能源清洁转型,助力我国实现“双碳”目标。谋划绿色低碳发展战略,把握好转型节奏至关重要。必须处理好发展与减碳、发展与安全的关系,着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快从传统油气企业向“油气热电氢”综合能源供应商转变。
中国石油因地制宜加快新能源布局,盘活用好公司油气矿权区域及周边丰富的风光热等资源,充分发挥企业技术优势、产业优势,部署实施地热、氢能、风光电等“六大基地”和“五大工程”,全力推进化石能源与新能源全面融合发展的“低碳能源生态圈”建设。2021年全年建成投产新能源项目39个,新增新能源开发利用能力350万吨标煤/年。其中,2021年新增地热供暖面积1000万平方米,是“十三五”时期的两倍。玉门油田率先建成中国石油首个200兆瓦集中式太阳能并网发电示范工程,石油资源日渐枯竭的老油田焕发出能源转型的新生机。石油勘探研究院自主研发绿氢燃料,服务北京冬奥会,点燃了冬奥史上首支绿氢主火炬。化工新材料技术是实现石油低碳化使用的重要途径,中国石油加快推进高性能合成材料、特种工程塑料、可降解材料、高端碳材料的研究。2021年,中国石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两套乙烷制乙烯项目先后投产成功,其综合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控制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被列为绿色低碳发展的国家示范工程。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是实现碳排放变废为宝、效益与环保并重的一项绿色开发技术。中国石油CCUS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吉林油田二氧化碳驱油是全国首个全流程示范工程,已封存二氧化碳超过200万吨。2021年中国石油全年实现减排二氧化碳约2.6亿吨。
中国石油强化绿色发展顶层设计,将“绿色低碳”纳入公司发展战略,把新能源新材料纳入公司主营业务,明确“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三步走总体部署,制定了明确的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力争在2025年左右实现碳达峰,2050年左右实现“近零”排放。
攻坚关键核心技术和设备,加快实现油气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习近平总书记对油气行业科技创新寄予厚望,把石油天然气作为亟待解决、急迫攻坚的关键核心技术,提出要“努力用我们自己的装备开发油气资源”。近年来,随着国内部分地区油气资源品质逐步劣质化以及各国科技产业竞争白热化,解决油气领域“卡脖子”问题迫在眉睫。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快石油化工行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对于支撑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至关重要。
能源技术激扬创新动力。中国石油瞄准高质量科技供给,聚焦建设能源与化工创新高地和原创技术策源地,集中优势力量在石油天然气关键核心技术上全力攻坚,努力打造世界一流创新型企业。在众多创新技术中,陆上油气勘探开发技术是一大亮点。面对开发条件苛刻、资源禀赋差等挑战,中国石油全力打造特色技术体系,油气勘探开发关键设备基本实现国产化,使勘探开发进入纳米级页岩系统、万米级深层的“油气禁区”。在塔里木盆地,中国石油研发制造的我国最先进的9000米级钻机,让地下“太阳”冉冉升起。在西北黄土高原,面对比“磨刀石”还要致密的油气层,中国石油研发致密砂岩油气藏开发技术,在“纳米级”层级上取得突破,实现了规模投产。2021年中国石油打井总深度相当于2500多座珠穆朗玛峰。科技创新引领未来,中国石油瞄准未来15年至20年战略发展需要和国际科技发展趋势,精心谋划科技创新,努力抢占国际科技与行业前沿领域制高点。围绕地热、氢能、生物质能、储能与太阳能风能、伴生资源等主攻方向,持续开展关键技术攻关,超前技术储备研究取得多项积极进展。“数智中国石油”建设加快推进,具有中国石油特色的工业互联网体系初步建成。
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创新沃土。中国石油建成国家级研发平台21家,形成了一支以24名两院院士、300多名领军人才、3000多名基层科技专家、3万多名科研人员为主体的科技人才队伍。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首席科学家伏喜胜,为复兴号高铁匹配上了中国第一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润滑油。油气井工程技术专家周英操,用8年时间研发出精细控压钻井成套工艺技术及装备,使我国成为第二个掌握该项技术的国家。中国石油先后5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荣获国务院国资委“科技创新突出贡献企业”称号。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中国石油在新时代加快建设能源强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奋斗实践中,创造了“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新业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始终保持“石油工人心向党”政治本色,做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骨干力量。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筑牢企业发展的“根”和“魂”。建立完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机制,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把党的领导嵌入公司治理体系,将党建工作要求写入公司章程,明确和落实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把党建“三基本”建设与石油优良传统“三基”工作有机融合,持之以恒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增强队伍凝聚力、战斗力。
——始终服务服从党和国家战略全局,当好稳定经济、保障能源安全的“压舱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把稳经济稳增长、解决油气核心需求放在突出位置,为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作出应有贡献。中国石油发挥油气两大产业链优势,积极担当主动作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全力为强国富民、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加满油鼓足劲,齐心协力做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百万石油人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的精气神无比强劲,护航经济民生、彰显央企担当的责任感牢牢在肩。
——始终深化改革加强管理,努力建设基业长青的世界一流企业。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中国石油坚决落实中央要求,统筹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全面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目标任务。坚持高质量发展、深化改革开放、依法合规治企、全面从严治党“兴企方略”,实施专业化发展、市场化运作、精益化管理、一体化统筹“治企准则”,明确创新、资源、市场、国际化、绿色低碳“五大发展战略”,扎实推进人才强企、提质增效、低成本发展、文化引领“四大战略举措”,完善发展、调整、创新、改革、管理、党建“总体工作布局”,推动中国石油高质量发展不断开创新局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建设基业长青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基础更加牢固。
——始终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加快建设能源强国注入不竭动力。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石油战线始终是共和国改革发展的一面旗帜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弘扬包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在内的中国共产党人伟大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从伟大精神中汲取信仰力量、引领价值追求、凝聚信心意志,构筑上下同欲、攻坚克难的精神家园。打造铁人式员工队伍,努力成为时代精神弘扬者、主流价值塑造者、石油工业奉献者,书写“我为祖国献石油”新时代答卷。
(本文作者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 戴厚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