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在地方考察调研期间提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任务,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全国两会期间作出系统阐述和重要部署,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怎样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遵循。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用新的生产力理论指导航空工业改革发展实践,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坚决当好服务强国强军建设、带动航空产业体系升级、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引领性支撑性力量,努力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上贡献航空力量。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航空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理论家、战略家的深刻洞察力、敏锐判断力和战略定力,审时度势、高瞻远瞩,聚焦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新质生产力”等重大命题,为新时代新征程以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作为支撑国防军队建设的主力军,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国家队,作为贡献中国式现代化的排头兵,具有科技集成度高、科技创新性强的特点,具备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必须坚决把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作为本职责任,为建设新时代航空强国贡献更大力量。
深刻领悟新质生产力理论的真理力量。习近平总书记从理论上深刻阐释了新质生产力的本质、特征、动力及其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明确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核心标志,强调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这一新的生产力理论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发展和创新,指明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明确方向和有力抓手。我们要深刻认识新质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最新成果,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准确把握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时代脉搏、把握世界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趋势作出的决策部署,体现了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要求,以更加坚定的行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航空事业高质量发展。
充分认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新质生产力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发展新质生产力为进一步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科技自立自强的技术创新体系等提供科学指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全局。我们要把实现高质量发展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任务,聚焦国家战略、核心能力、创造价值,强化平台共享、集团产品、法人经营,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面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充分发挥航空工业作为现代工业之花、制造业皇冠的引领作用,全力支撑新时代强国强军伟大事业。
坚定认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航空工业高质量落实首责主责主业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质生产力的显著特点是创新。新的发展实践表明,新质生产力以高新技术、高级人才、现代治理体系为基础,以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载体孕育未来产业,能更好适应新发展阶段,在实践中已经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战略部署,瞄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聚焦首责发挥安全支撑作用,聚焦主责实现科技创新引领,聚焦主业强化产业控制能力,持续发挥科技创新的增量器、加速器作用,着力破解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卡脖子”、“掉链子”问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培育发展壮大具有航空特色的新质生产力,在推动航空科技自立自强上奋勇攀登,在促进航空工业高质量发展上积极作为。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成果
新质生产力不是传统生产力的局部优化与简单迭代,而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必将并已经带来发展方式、生产方式的变革,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是提供先进航空武器装备、先进民用航空装备、先进制造装备和创新动力的高新技术与尖端制造企业,是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国家战略性产业,始终坚持走在科技创新的前沿、改革发展的前列,不断优化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和人才链,生成和应用先进生产力,为国防军队建设、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美好生活贡献航空力量。
以新质生产力打造强大航空装备力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坚决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打造强大航空装备力量塑造新动能新优势。聚焦兴装强军首责,以科技创新为依托,持续推动新质生产力与新域新质战斗力同频共振、深度融合,按照探索一代、预研一代、研制一代、生产一代的“四个一代”梯次,倾力锻造空天利剑,实现从主战装备持续跨代向装备体系全面升级的跨越。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体系化、规模化研制生产信息化航空武器装备的国家,先进航空武器装备已成为保卫祖国安全、人民福祉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可靠力量。聚焦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坚定不移把航空产业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狠抓七大民用飞机重点型号,加速打造民用飞机精品和拳头产品,服务支撑大飞机国家战略,有力支持C919完成适航取证并投入运营、ARJ21批量生产交付和运营,多型民用飞机产品完成首飞和取证,2023年交付民用飞机664架。坚定不移在国家应急救援体系和国家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中积极作为,推动航空应急救援、通航产业和机载提升三大专项,市场化、场景化开发AG600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C系列直升机、“新舟”系列特种飞机、“翼龙”系列大中型无人机等装备,形成面向灭火、救援、公共卫生服务、应急通信指挥的航空应急救援装备体系和规模化应用,为提升我国应急救援、防灾减灾能力和改善民生福祉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以新质生产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大力发挥新质生产力重大作用,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大力促进科技创新,出台“创新决定30条”,实施创新五大行动和九大科技专项,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智能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交叉技术等一批“卡脖子”技术瓶颈突破,赋能航空装备跨越发展。坚持科技自立自强,着力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实现从机械化信息化融合向高能智能复合的跨越,从装备自主向装备和能力“双自主”的跨越,深化先进管理技术与先进信息化技术双轮驱动,全供应链稳定敏捷交付能力明显提升,飞机主干材料、操作系统、工业设计软件取得突破并在系列重点装备上实现应用验证,主要航空武器装备国产化率不断创造新高。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关键要素,把“领先创新力”作为发展的战略支撑,聚焦重大航空装备研制,组建跨学科、大协作的航空实验室,推进航空创新平台建设,制定前沿研究计划,从科技创新、研发生产、管理体系、人才队伍等全方位发力攻克原创性、颠覆性技术,不断迈向“先进装备体系、领先创新体系、现代产业体系、数智能力体系”的目标。近年来,已培育近10项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10余家“专精特新”企业,打造重要装备原创技术策源地、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全国重点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航空产业相关技术有力支撑载人航天、深海探索、港珠澳大桥建设等国家战略任务。
以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目标提升基础研究能力。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致力于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坚决发展新质航空基础科研能力,着力加强实验室及重大研发试验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一体化实验室体系,推动实验室布局实现航空关键专业技术全覆盖。着力加强基础技术研究运用,出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指导意见,谋划航空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和人才链融合,面向未来5至10年布局新技术、新装备、新产业,形成良好的近中远战略性产业布局。打造建设数智能力体系,“入云进网”成效明显,未来机载武器设计创新中心、厂所协同中心、飞行器设计创新协同中心揭牌运行,“青云工程”进入实质建设,不断推动新型航空装备技术发展。发布《航空技术带头人队伍管理办法》《航空工业领军人才队伍建设白皮书》《青年拔尖人才选拔办法》等,运行成都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大力实施“航空英才计划”、“千名博士培养引进计划”。梯队式开展创新人才体系建设,建立以院士、集团级技术专家和青年技术骨干为代表的技术人才梯队和以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集团级技能专家和青年技能骨干为代表的技能人才梯队,着力实施人才职业生涯全周期培育,打造高素质忠诚、干净、担当干部人才队伍,夯实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资源。
坚决筑牢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国家战略支撑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面向未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将始终牢记“国之大者”,踔厉奋发、勇担重任,守正创新、攻坚克难,紧扣更高素质的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要素、更高技术含量的劳动资料是新质生产力的动力源泉、更广范围的劳动对象是新质生产力的物质基础,围绕强军强国目标加强科技创新引领,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打造现代航空产业链,全面深化改革构建新型生产关系,加快形成和发展具有航空特色的新质生产力。
强化科技创新成果及时赋能产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航空工业是知识、技术和资金密集型的高科技产业,具有产业集群庞大、科技含量高、投资乘数效应大、辐射性带动性强等特点,是大国强国发展高端制造业的重要领域和抓手,具有科技创新的天然土壤和科技成果运用的根源需求。要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航空产业创新,深化科技创新管理提升,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航空制造产业和产业链上,以新质生产力培育和发展创造新的科学技术、构建新的生产方式、培育新的产业形态。一是加快布局航空未来产业。围绕具有先发潜在优势的关键领域和能够引领未来前沿的重大技术方向及早谋划、前瞻部署,将低空经济、新能源等列入主责主业,积极识别和培育从0到1的未来产业。二是加快培育壮大航空新兴产业。全面落实航空科技创新行动,大力发展集成电路、智能制造、新材料等一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和单项冠军企业,着力培育中小型、低成本、新能源、智能化的无人机重点项目等,加速科技成果落地和战斗力生成。三是加快航空传统产业“智转数转”。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契机,实施航空产业化三大专项,加快技术改造和设备升级,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让科技创新全要素活力迸发,提升航空产业核心竞争力。
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航空制造业产业链、创新链长,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应用场景和平台,是提升国家产业链、供应链综合韧性和安全水平的关键领域和重要行业,承担以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国家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重大使命。要加快打造现代航空产业链,自觉担当“链长”主责,组建航空装备产业链协同促进中心,加大重点航空技术布局和全链条融合创新,推动航空技术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化全链条融合发展,依托核心技术、关键产品、创新能力、自主品牌、标准制定、服务网络等增强产业链供应链整合能力,打造世界级航空产业集群。要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制高点,紧紧围绕推进航空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积极锻长板、补短板、强基础,推动前沿科技创新突破,持续解决“卡脖子”问题,努力推动现代航空产业链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从“1到10”的产业化突破、从“10到1000”的全链条突破。要加快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打好航空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着力提升航空产业全生命周期原创技术需求牵引、源头供给、资源配置、转化应用能力,着力打通决策、规划、执行链,畅通从技术到装备再到产业的发展路径,着力打造可靠的国家战略航空科技力量,不断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制造强国建设。
联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要深刻把握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的规律要求,坚定以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实现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协调联动、一体推进,坚持用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挑战、应对外部的“脱钩断链”、“小院高墙”,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一是大力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紧扣中国式现代化的改革主题,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围绕做强做优做大国资国企总目标,用好“两个途径”,发挥“三个作用”,加快建设现代航空工业体系;突出全局性、战略性的改革重点,从项目统筹协调、能力和利益共享等问题中找准发力点和突破口,加快采用项目总经理制等措施解决生产关系问题,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二是深化人才工作机制创新。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发挥科技、创新、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实施“人才+工程”,建立“1+2+3+N”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围绕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研制,加强人才吸引和锻炼培养;充分运用国内人才、科技、制度、市场、产业体系的独特优势和综合优势,全方位建强航空战略人才力量、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持续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促进发展新质生产力。三是推进高水平开放合作。坚定不移深度参与全球航空科技-产业分工和合作,加速推进航空军贸业务、实施空中丝路计划,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打造一体化的集团全球供应链管理体系,用胸怀天下战胜“小院高墙”,为奋力打造世界一流航空高科技产业集团、发展航空特色的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环境。
新征程上,我们将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鼓起改革决心、激发创新动力、扛起顶梁之责,聚焦落实首责主责主业,忠诚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攀高峰,阔步迈向航空科技发展新天地,加快发展航空领域新质生产力,为国家产业转型升级赋能加力,为支撑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加快建设现代航空工业体系和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航空智慧、航空实践、航空力量。
(作者: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 周新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