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被称为“火眼”实验室的武汉华大病原生物安全实验室顺利交付使用,这将大幅提高新型冠状病毒检测速度,尽快排除疑似病例。
“建设如此高标准、高负压的实验室,按照以往的经验至少要3个月,而中交集团所属中交二航局只用了4天4夜。”移交时,业主方对中交二航局的建设速度给予了充分肯定。速度与品质的背后,是近300名中交人齐心协力抗击疫情的壮美赞歌。
众志成城上一线
1月29日,中交二航局接到建设实验室的任务,按照要求,实验室要在2月1日开工建设,2月5日建成。中交二航局党委立即组织召开视频会议,要求全体在汉单位提高政治站位,一定要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实验室的建设任务。
会议结束后,中交二航局从在武汉的5家下属公司中调拨了第一批管理人员12人,调动了六分公司东湖高新附近的项目100多名工人到现场待命,抽调了一公司机电、水电、暖通工程方面共56人到现场全天候配合施工,同时联系了多家合作单位,调集工人参与实验室建设。
接到通知的人员迅速集结,项目负责人刘宜全也是立即行动,他要求所有参与建设的人员,“家离得远的,抓紧时间想办法;离得近的,我们安排车到各个村里去接过来。”
周相浩是参加实验室建设的一位技术员,与别人不同的是,他是由父母亲自送到一线的。当天,他的父亲还在现场帮忙搬运了桌椅,甚至他的父母也要求留下来帮忙,但现场管理人员考虑到安全问题,最后还是把他们劝回了家。
周峰是鄂州人,当他接到参与实验室建设的电话后便立即赶往武汉。由于湖北境内大多数市县道路已封闭,他每到一个关卡就向执勤人员说明情况、出示证明,再等执勤人员上报和回复,就这样他一共过了7道关卡才到达武汉,以往几个小时的路程,他却花了1天的时间。
经过紧张的筹备,2月1日,中交二航局召集了近300名工人和技术人员,实验室项目顺利开工。为了强化管理、保证安全,现场采取了军事化管理模式,统一安排食宿,统一上下班,每天测体温、消毒。施工过程中,所有员工夜以继日。刘宜全说,“因为时间紧、任务重,我们所有员工都得克服身体极限。吃完午饭和晚饭,我们都安排了半个小时的休息,只要上班的号令一响,大家马上精神抖擞,投入施工。”
多管齐下筹物资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实验室建设首先要进行物资采购。在采购过程中,采购人员发现受疫情影响,根本没有多少供应商能提供符合要求的材料,再加上近期同时开工建设的卫生医疗机构较多,使得材料供应变得更加紧张。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中交二航局发动了多个渠道寻找材料。建设实验室的部分材料密度和厚度与普通材料有很大的差别,这需要采购人员第一时间了解设计意图,弄清楚每一种材料将要发挥的作用,以确保完成采购任务。就拿实验室需要的配电柜来说,市场上能买到的配电柜不符合实验室的设计要求,物资采购负责人黄启汇无奈之下,只能发动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元件和生产厂家,根据实验室需求抓紧生产。
除此之外,实验室的一些精密仪器也用到了一些很难采购的电气元件,比如电力调功器、变频器等。经过协调,后来这些东西一部分在鄂州组装,另一部分在江苏组装,最后运输到现场再完成全部组装。
“找材料困难,运材料也不容易。”黄启汇说。受疫情影响,材料供应商分散在全国各地,很多人都不愿意往武汉跑。为此,中交二航局又同时发动近10个渠道,包含当地项目部、当地供应商、运输单位、当地物流协会等共同寻找运输车辆,但绝大部分人还是不愿意跑这趟运输。
虽然有司机不愿跑,但也有很多司机让黄启汇感动。黄启汇回忆说,有个司机对他说:“我货都没送到,我们小区物业已经在家等我回去隔离了。但既然是支援疫区的实验室建设,哪怕是回去要被隔离14天我也认了。”
“我们有时候要的材料非常多,也会跨很多行业、品类,这对供货商来说也是费时费力的事情,大家在这个时候冒着风险帮助我们,一起抗击疫情,我真的很感动。”黄启汇说。
BIM建模显身手
为了高标准、高质量地建成实验室,中交二航局采用了BIM技术和工地视频监控系统等数字化技术。一方面,使用BIM进行VDC虚拟建造,另一方面,应用网络摄像头远程视频监控现场进度。
“要在5天时间里完成实验室全部施工,模型必须要走在施工前面。但是,我们几乎没有建模的时间。”BIM现场负责人刘维佳说。
根据经验,“火眼”实验室建筑体量虽然不大,但局部工艺复杂,建设标准非常高。除了传统的建筑结构、机电设备外,还有错综复杂的工艺设备及管网系统,建模工作量非常大。加上最开始连图纸都没有,直到1月30日15时,刘维佳和同事们才拿到建筑图纸。拿到图纸后,他们立即对建筑模型展开还原,主要包含建筑、结构、管线等模型,但没有施工图纸,还是不能细化建模。
1月31日4时,刘维佳等人才拿到第一版施工图纸。他们顾不上休息,马上开始建模。1月31日13时,他们完成了第一版BIM合成模型。
有了模型,技术人员如虎添翼,借助可视化的3D空间,他们讨论了技术方案和施工组织安排,针对局部的复杂节点,讨论制定了合理快速的工序工艺。与此同时,物资采购人员也借助BIM模型输出了材料清单,梳理了材料和物资采购工作。
接下来的2天2夜,刘维佳等人接连拿到了V2.0和V3.0版的施工图纸,他们第一时间对新图纸进行复核和优化。
2月2日4时,经过3个昼夜的鏖战,第三版全专业BIM合成模型终于完成,其相关成果也得到了各方的认可,现场施工根据BIM模型开展,变得更加顺利、高效。
“这次实验室建设,BIM技术不仅能够在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在项目运维管理阶段还可以发挥延伸作用。施工结束后,我们将输出竣工模型,与实体实验室一并交付给业主。”BIM技术总负责人李建强介绍说,这是“实体+数据资产”双交付,将方便业主后期开展实验室的运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