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5日,这是中国民航史上一个重要的日子,也是中国联合航空(下称“中联航”)站在新起点、踏上新征程的重要时刻。
这一天,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首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入运营。也是在这一天,中联航正式告别百年南苑,开启元年大兴,一夜转场实现无缝运营。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中联航成立于1986年12月26日,原隶属于空军。2004年10月,中联航经股权转让归属于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航空器材进出口集团公司。
这期间,中联航旅客运量年均增长158%,总周转量年均增长163%,为缓解首都国际机场压力,繁荣首都航空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2010年10月,随着东航与上航联合重组,中联航加入东航,为公司进一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提供新的机遇。
2012年11月,中联航与原东航河北分公司实现整合重组,进一步优化东航在京津冀地区的战略部署,探索更加符合市场化的发展模式。
加入东航后的中联航,在东航集团的带领下,将自身的优秀基因与东航企业文化相融合,坚定执行东航集团的战略转型决策,并且敢于担责,勇于攻坚,在机队规模上、队伍建设上、市场影响力上,都有着突飞猛进的变化。
从中国第一座机场南苑机场启航,在砥砺前行的发展轨迹中,中国联合航空始终秉承服务国家和人民的初心使命,始终把安全作为立身之本,不断满足广大旅客多样化出行需求。
在发展历程中,中联航始终把安全作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坚持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严格规章、严于追责,把严格管理贯穿于安全管理的始终,完善规章制度、大力推行SOP、狠抓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注重改善运行环境、提升内部运行管控。
2016年12月26日,中国联合航空实现安全飞行30周年。在当日的纪念活动中,现任东航集团党组副书记、时任中联航董事长唐兵特别讲到,中国联合航空要始终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不动摇,始终把安全运行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始终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日复一日、月复一月积累出一条保证安全的稳健之路。
随着中联航的发展壮大和南苑机场的不断建设,到2018年,中联航共开通航线108条,形成以北京南苑机场为中心的南北相连、东西相接的航空运输和服务网络,进一步打通了全国各地区之间联结的桥梁,保障多地之间的产业合作、商务往来等出行需求。2018年,中联航运行规模达到航班起降6.1万架次,全年共飞行12.4万小时,分别同比增长5.8 %、6.3%;全年实现运输总周转量9.48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830.1万人次、货邮运输量3.1万吨,分别同比增长8.5%、8.3%、9.3%,成为中国民航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改革转型,涅槃腾飞
2014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人民的消费水平和结构发生改变,飞机出行已经越来越普遍,对低成本航空市场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在东航集团全面实施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基于对航空业发展的前景分析,东航集团对中联航实施了低成本转型。
当年7月2日,中联航宣布低成本转型,成为第一家国有低成本航空公司,成为东航全面深化改革和转型发展的重要平台,承载着打造东航北京战略、“双品牌”运营、探索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低成本发展道路的重要使命,也是东航“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重要力量。
从当时的全球低成本航空市场发展情况看,美洲、欧洲、亚太地区的低成本航空所提供的座位占民航市场总量的比例分别达到27%、23%和18%。中国民航业一直保持快速增长,运输总量已位列全球第二,但低成本航空公司运输量在国内市场上所占份额不到7%,低于全世界26%的平均水平。低成本航空在国内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空间。
全新的运营模式满足了国内航空运输多样化的需求,从供给侧提高了民航服务的覆盖能力和水平,更加方便了广大旅客的乘机出行。同时,此举也使东航集团集“传统的全服务经营模式”和“大众化经济型经营模式”于一体,成为央企中首家“混合经营制”大型航空运输集团。
自转型以来,中联航秉持东航集团核心价值观,坚持改革创新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逐步在各个层级和方面进行深度转型整合,为企业依据市场需求进行资源配置做好转化基础。
通过开展机上餐食售卖、行李收费、旅游产品和机上升舱、机票退改签、保险销售等项目,中联航增加了非航收入,在成本结构和盈利模式方面都发生了根本变化。
2015年5月1日,中联航全面启动低成本模式,通过重新适应市场,重寻目标客群,重做品牌定位,重塑中联航品牌等种种举措,逐步完成了包括建立直销平台、简化服务、扩大非航收入、客舱加密改装等工作,直销比例达到70%,总体变动成本同比下降超过三成,创造了中联航历史上最佳业绩。
在服务模式方面,中联航把传统的打包式服务改变为灵活性的菜单式服务并不断完善,旅客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餐食、行李等,切实体会到大众化的便捷实惠的服务。
在客舱布局方面,中联航2015年及以后新引进的飞机均采用186座位数的全经济舱布局,由原来商务舱/经济舱的两舱164座位布局改造为单一全经济舱布局。
在产品与非航方面,中联航航空主业推出四种机票套餐产品,8元机票周周放送,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应。同时,中联航彩绘飞机惊艳亮相,比如全球首架国画写意彩绘飞机“安顺黄果树号”、入围全球彩绘飞机十强的“包头创梦号”等,将航线资源与地方的旅游资源完美结合。
在航线结构方面,中联航执飞国内70余航线,并在内蒙古自治区和贵州省形成一定的区位优势,同时保持着佛山、衢州、安顺、兴义、毕节、阿尔山、嘉峪关、伊春、金昌、汉中等十余条独飞航线的优势,形成独特的航线网络。
通过转型,中联航迈向了发展新阶段,驶入了发展快车道。2014-2018年,运输总周转量从6.49亿吨公里增至9.48亿吨公里,年运输旅客从550余万人次增至830余万人次,年均分别增长9.94%、10.83%;资产规模从50.46亿元增至124.75亿元,主营业收入从42.55亿元增至56.6亿元,利润总额从3.9亿元增至11.9亿元,分别增长了2.47倍、1.33倍、3.05倍。
转型五年来,中联航坚持创新驱动,深化商业模式变革,推进市场化机制建设,经营品质不断提升,品牌形象逐步改善,呈现出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东航集团也已明确将中联航作为东航集团未来“3+5”产业格局中的三大主业(全服务、低成本和物流)之一,为中联航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因改革而生,也始终伴随着改革而成长。中联航一路走来,经历多次改革重组,每一次改革都为中联航提供了发展的新机遇,特别是2014年转型低成本以来,取得显著成效,更为中联航的发展赋予了新的使命。
“中联航始终在改革中进步,进步中改革,尤其是低成本转型以来,中联航面貌焕然一新,转型成果显著,改革红利不断释放。”唐兵告诉记者。作为国内首家国有低成本航空公司的探路者,中联航通过改革创新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
在转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之前,中联航经历5年时间的改革转型,使之成为国内唯一一家集机场、空管、航空为一体的航空公司,以及国有唯一一家低成本航空公司。5年的转型成果,也让中联航具备了与守护大兴机场“新国门”相匹配的能力。
2018年8月3日,中国联合航空入围国企改革“双百行动”计划名单。未来三年,中国联合航空将按照国务院国资委的统一要求,坚持以市场化为核心,以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为目标,理顺管理体制,健全运营机制。
“百年南苑,元年大兴”
大兴机场是“国家发展新的动力源”,也是中联航发展新的动力源,是中联航新的重大历史性机遇。
2019年,作为东航“双品牌”战略的主要载体,以及东航北京战略的重要参与者,中联航转场大兴机场,结束南苑机场百年民航运营的历史。
9月25日16:35,中联航在大兴机场首航航班正式起飞,圆满完成转场投运工作,开启了发展运营新篇章。也是在当日的23:23,中联航最后一架前往大兴机场的调机起飞之后,南苑机场跑道灯关闭,至此南苑机场正式结束了109年的航空使命,在夜色中完美谢幕。
始建于1910年8月的南苑机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机场,也是中国民航业的发源地。从建立到停运的109年间,南苑机场实现了中国航空史上诸多第一,其航空事业的发展史伴随着中国近代化、现代化历程,见证了中华民族百年奋斗的历史。
辞旧迎新,百舸争流。告别了百年南苑,延承中国民航历史血脉,中联航开启了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运行的全新篇章。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顺利投运,中联航在其中起到了突出的作用。作为首家整建制转入、首家运营的航空公司,中联航代表的不仅是中联航,还代表着东航和整个中国民航,更代表着整个中国的国家形象。
从转场工作开始以来,中联航通过一系列举措坚决打赢转场投运“攻坚战”:编制转场投运“一图一表一方案”,通过月度总结、半月调度、每日小结、现场协调督办等实现闭环管理,制定形成安全运行、服务销售、员工后勤、品牌宣传四个保障方案并细化为92个子方案,355项任务清单,作为公司在大兴机场初期的运行指导书。
为确保运行初期的平稳运行,公司参与完成大兴机场举办的7次综合演练、特别进行24次专项演练、参加2次试飞活动、完成15个科目的真机验证、调机、首航等任务,实现“一夜转场,无缝衔接”,成为首家整建制转场投运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首家运营的基地航空公司。
2019年8月26日,大兴机场迎来第二阶段验证试飞,为确保转场后的安全运行,中联航派出一架B737飞机参加了验证试飞工作,这也是中联航首次参加大兴国际机场的试飞任务。
本次试飞科目极具“含金量”:大兴机场是按照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CATIII 类(CATIII B) 运行标准建设的,这意味着跑道视程在50米以上这样能见度极低的情况下,飞机也能正常降落。
2019年9月26日,全球首架飞抵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商业航班——中联航从鄂尔多斯出发的KN5302航班平稳落地,标志着中联航转场投运工作全面实现。
作为大兴机场前期运行的主力军,中联航实现首家整建制进驻和首家运营,并且在2019年10月27日民航冬春换季之前,在大兴机场“独家运行”。
中联航自知责任重大,丝毫不敢懈怠。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华北空管局大兴空管中心、中国航油、东航旗下各相关保障单位等多方的协作支持下,经过周密部署和筹备,最终实现了高质量运营。
2019年9月29日,中联航共执行航班128班,其中,在大兴机场执行的82班航班(出港41班、进港41班),按照民航局正常率统计标准,实现了民航关键指标3个100%,即始发航班正常率100%,关舱门正常率100%,靠桥率100%。中联航创造了民航三项指标第一次同时实现100%的历史记录,代表着运行品质的全面提升。
在一个月的独家运行期间,中联航安全起降3282架次,运输旅客51.6万人次,客座率达90%,运输行李16.03万件,航班行李提取完成平均时间18分13秒,旅客满意度达98.49%;始发航班正常率92.78%、航班放行正常率98.85%、航班关舱门正常率98.3%、航班靠桥率100%。
作为大兴机场的先行军,中联航在一个月时间内,促进了大兴机场运行安全、有序、顺畅,为后续各航司大规模转场运营积累了经验,树立了标杆,奠定了基础。中联航高质量运行,得到了民航局的肯定。。
2019年12月31日,中联航全年最后一架航班平稳降落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实现又一个安全年。这一年中联航安全飞行超过13万小时,执行航班6.6万余架次,平安运送旅客超过900万人次,圆满完成多次等重大运输保障任务。
告别南苑,启航大兴。从百年南苑一路走来,中联航在大兴机场开启新的梦想。2020年,中联航将以近60架飞机的机队规模、年千万级的旅客运输量和全新的企业形象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中联航党委书记蒋飞飞表示,中联航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建设、民航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东航集团党组、股份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紧紧抓住转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战略机遇,为实现中联航的高质量发展共同奋斗,以东航集团“1232”发展新思路为引领、以转场新机场的重大使命为动力,最终实现“亚太一流、幸福联航”的美好蓝图。
未来,中联航将不断把握机遇,勇于担当,创新实干,持续提升服务品质和运行保障能力,在‘新国门’为广大旅客带来全新的出行体验。(《国资报告》记者 任腾飞 通讯员 吴佳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