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江到大海 再造“海上三峡”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发布时间:2020-08-10

三峡集团福建福清兴化湾海上风电场一期工程

从长江到大海,三峡集团在建设世界一流清洁能源集团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日前,国内首台10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在三峡集团福建福清兴化湾二期海上风电场成功并网发电。这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单机容量亚太地区最大、全球第二大海上风电机组。其并网发电一举刷新了我国海上风电单机容量新纪录,标志着中国海上风电开发能力跻身世界第一方阵。

新能源业务是三峡集团第二主业,海上风电则是新能源业务的战略核心。“作为最早进入我国海上风电市场的中央企业之一,三峡集团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战略部署,紧抓发展机遇,提出面向沿海、辐射全球,集中连片规模化开发海上风电,打造中国海上风电发展引领者的战略目标。”三峡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雷鸣山表示。

经过多年积累,三峡集团“沿海集中连片规模化开发海上风电”战略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建设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场新梦想自此启航。

集中连片规模化开发

随着全球能源变革兴起,海上风电成为清洁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中国海上风电资源丰富,但起步晚、瓶颈多、产业发展亟待破局。“近年来,三峡集团在抓好主营大水电业务基础上,不断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海上风电发展成为三峡集团的重大战略选择。”中国三峡集团总经理、党组副书记王琳表示。

2006年,三峡集团按照有关部门要求,发挥其在水利工程建设、水下施工等方面的优势,开展海上风电场建设前期及施工技术研究示范工作,为我国海上风电建设创造了条件。

作为我国首批商业运行的海上风电场之一,2013年核准的江苏响水海上风电场项目创造了多项国内第一。这一海上风电场的建成,不仅为三峡集团发展海上风电提供了实践支撑,也吹响了三峡集团乃至我国能源行业大规模开发海上风电的号角。

2015年,三峡集团与福建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福建省成为三峡集团集中连片规模化开发海上风电的切入点及重点区域。“我们在福清兴化湾建设全球首个国际化大功率海上风电试验场,通过让不同品牌风机‘同台竞技’的方式,遴选出最具发展潜力的国内外风机制造厂商,进驻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同时,采用国际先进技术转让、联合研发等方式,促进国内风机制造业技术创新,实现海上风电‘中国造’。”三峡集团三峡新能源股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吴敬凯表示。

夯实海上风电产业发展基础后,三峡集团在“海上”越“游”越快。

2017年9月份,福建福清兴化湾样机试验风场首批机组成功并网发电;2017年10月份,广东阳江沙扒海上风电项目获核准;2017年12月份,福建漳浦六鳌、长乐外海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先行工程建设工作启动;2018年10月份,江苏大丰海上风电项目首批机组并网发电;2019年1月份,我国北方地区最大海上风电项目“辽宁大连庄河海上风电项目”首批机组并网发电;2019年9月份,在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区,10兆瓦、8兆瓦海上风电机组陆续下线;2019年11月份,“阳江一期海上风电项目”首批机组并网发电……通过这些项目,三峡集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如今,三峡新能源股份公司作为三峡集团新能源战略的重要实施主体,正在坚定不移地实施“海上风电引领者”战略,全面推进集中连片规模化开发海上风电,正式开启建设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场新局面。目前,公司旗下已投产的海上风电项目遍及福建、广东、江苏、辽宁4个沿海省份,形成了“投产并网一批、在建装机一批、开展前期一批、储备资源一批”滚动开发格局,成为国内实力最强的海上风电开发者之一。

打造海上风电产业升级版

海上风电开发成本高,对设备可靠性要求更高,集中连片开发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降低维修难度的必然选择。

2017年1月份,《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印发。《办法》指出,鼓励海上风电项目采取集中连片规模化方式开发建设,在集约利用海域资源的前提下,通过集中连片规模化开发,推动我国海上风电行业提升与发展。

集中连片规模化开发海上风电,对开发企业的技术能力、融资能力、项目规划能力、产业链组织整合能力等都提出了很高要求。不过,这些要求难不倒三峡集团。作为全球最大水电开发企业、中国最大清洁能源集团,三峡集团具备所有这些竞争优势。

“海上风电开发难度很高、技术含量更高。”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李俊峰认为,三峡集团可以借鉴其大水电产业链整合经验,培育海上风电创新技术。“海上风电不仅代表了企业转型的方向,也是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支撑。”

早在三峡工程建设初期,三峡集团就充分发挥统筹主导作用及集成创新能力,在大型水电机组国产化进程中,努力推动国内水电装备制造业跨越式发展,全力支持国内厂商自主创新。

实践证明,以三峡工程为依托,以哈电集团、东方电气集团等为代表的我国水电装备制造企业,仅用10余年时间,就“抹平”了我国与国际先进企业在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巨大差距,稳步迈向世界水电装备制造最前沿。如今,三峡人正在努力复制这一历程,将相关经验应用于国家海上风电产业,力争走出一条中国海上风电产业跨越式发展道路。

2016年11月份,福建福清兴化湾海上风电样机试验风场、福建三峡海上风电产业园项目开工建设。随着金风科技、美国通用电气(GE)、丹麦艾尔姆(LM)叶片公司等国内外知名企业洽谈入驻,福建三峡海上风电产业园正逐步成为国际化的百亿元级风电产业园。

“样机试验风场将借鉴三峡工程经验,让各厂家同台竞技,确定适应福建地区的最优机型,并选取技术先进、质量可靠的风机厂家进入产业园,通过创新提升我国海上风电装备制造水平。”三峡产业园运营公司副总经理陈永明说。

从区域示范到大规模开发,进而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三峡集团海上风电开发“乘风破浪”。如今,我国大容量风机关键技术已取得突破,产业发展条件也已具备,一个高起点、大容量、全产业链的海上风电产业基地正在福建形成。

雷鸣山表示,未来三峡集团将加快构建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瞄准重点领域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加快实施“海上风电引领者”战略,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创新推进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研发应用,努力把中国海上风电做大、做强、做优。

建设世界一流清洁能源集团

2016年6月份,三峡集团成功中标“德国稳达28.8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80%股权,成为我国第一家控股已投运境外海上风电项目的企业。此举标志着三峡集团海上风电业务终于走出国门,来到海上风电发源地欧洲。

“抵达欧洲”对三峡集团乃至中国海上风电产业意义非凡。

虽然近年来中国海上风电产业发展迅猛,但总体看仍处于起步阶段,与欧洲先进企业还存在很大差距。在欧洲拥有一个优质的海上风电场,有助于三峡集团提升海上风电业务核心竞争力,加快在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新能源市场布局。

通过国际收购,三峡集团不仅获得了欧洲优质海上风电项目,还收获了很多“无形资产”。比如,了解了新能源项目创新的投融资模式及产业资本运作模式,熟悉了与世界先进海上风电技术及装备提供商合作交流模式,拥有了一支独立的、具有丰富经验的技术及管理团队。此外,三峡集团还向德国稳达项目派出多批优秀员工,学习欧洲先进海上风电经验。这些“无形资产”可以为三峡集团和国内企业新能源业务快速发展提供机遇,有助于国内企业捕捉投资机会、建立良好市场形象、开展更加广泛的国际合作。

成功收购稳达项目后,三峡集团再迈进一步,于2018年12月份收购英国Moray East海上风电场10%股份。该项目也是英国最大的海上风电场之一。

“未来,三峡集团将继续在欧美海上风电市场上拓展业务,寻求优质海上风电投资机会,向着建设世界一流清洁能源集团目标加快前进。”雷鸣山表示。

【责任编辑:赵艺涵】
网页版|英文版|邮箱|国资小新|国资报告

网站管理: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

运行维护: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

技术支持:国务院国资委信息中心

办公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26号 邮编:100053

网站标识码bm27000004

京ICP备0505210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2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