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及过去三年中央企业改革发展情况

文章来源:国资委信息中心  发布时间:2007-01-09

  2006年,中央企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继续深化改革,加快结构调整,推进技术进步,强化资源节约,加强企业管理,生产经营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是经济效益继续保持较快增长。1-11月,中央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2984亿元,同比增长21.8%;实现利润6887.7亿元,同比增长18.9%;上缴税金6146.5亿元,同比增长23.5%。绝大多数中央企业实现了主营业务收入与利润的同步增长,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的有145家,占90.1%;实现利润同比增长的有129家,占80.1%。预计全年主营业务收入可达8万亿元,实现利润可达7200亿元,上缴税金可达7000亿元。到2006年底,中央企业资产总额可达12.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5%左右。

  二是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中央企业盈利能力普遍增强,资产运营效率普遍提高,总体负债水平稳中有降。1-11月,中央企业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为9.6%,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同比提高的企业有91家;总资产报酬率平均为6.9%,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同比提高的企业有103家。总资产周转率平均为0.64次,同比提高0.04次,同比提高的企业有113家;应收账款周转率11.8次,同比提高0.5次,同比提高的企业有100家。平均资产负债率为56.8%,多数企业资产负债率同比都有所降低。

  三是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1-11月,中央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553.9亿元,同比增长29.5%。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投资主要集中在石油石化、电力、电信等重点行业,这三个行业的企业完成投资约占中央企业全部投资的85%。二是主业投资比重提高,电力、石油石化、电信、冶金、汽车五大行业97%以上的投资额投向了主业。三是投资的重点主要是解决能源资源“瓶颈”制约、调整产品结构、提高生产技术水平。石油石化企业投资主要用于油田勘探开发,钢铁企业投资主要用于调整钢材品种结构,重大装备制造企业投资主要用于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四是投资中自有资金比例平均达到61.7%,比2005年提高1.1个百分点,电信、汽车、石油石化、冶金企业投资中自有资金比例均在70%以上。

  四是节能降耗取得新的成效。中央企业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精神,积极开展创建资源节约型企业活动,以节能降耗为抓手,带动企业改革、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和加强管理。通过优化生产系统组织管理、加强目标考核等一系列措施,节能降耗指标进一步优化。冶金企业主要能耗指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宝钢吨钢耗新水比上年下降14.6%;武钢吨钢综合能耗同比下降22.58千克标煤,预计全年余热余能发电将超过10亿千瓦时;鞍钢吨钢综合能耗同比下降61千克标煤;中国铝业铝材生产综合能耗同比下降31%,全年节能有望超100万吨标煤。三大石油石化公司预计全年节约能耗350万吨标煤,节水1亿立方米。

  在生产经营快速增长的同时,中央企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进一步显现。石油石化企业在国内成品油与进口成品油价格倒挂较为严重的情况下,通过提负荷、增资源、调结构、压出口、保重点等综合措施,确保了国内成品油市场的稳定供应。电力企业加强电网改造,加快发展农电事业,全面推进“户户通电”工程,保障了电力供应。电信企业在经济社会信息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军工企业深化改革,加快技术创新,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军品科研和生产任务,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建筑、建材、商贸等行业的中央企业在承担国家重点建设工程、稳定市场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4-2006年是中央企业负责人第一个业绩考核任期。三年来,中央企业发生了可喜变化。初步测算,2004-2006年,中央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78.8%,年均递增21.4%;实现利润增长140%,年均递增33.8%;上缴税金增长96.5%,年均递增25.2%;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0%,提高了5个百分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达到144.4%。有13家中央企业进入2006年公布的世界500强,比2004年增加5家。这是中央企业1000万干部职工抓住机遇、顽强拼搏、扎实工作的结果,成绩来之不易。在此,我代表国资委和国资委党委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辛勤工作和做出贡献的全体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三年来,中央企业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历次全会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一系列重大部署,抓住改革、调整、创新、管理等关键环节,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一)深化改革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中央企业把深化改革放在各项工作的突出位置,围绕企业发展,大力推进股份制改革,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股份制改革和境内外上市推进了企业经营机制转换。2003年以来,共有33家中央企业首次在境内外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其中,中国交通股份、中煤能源、招商能源运输、大唐国际发电、中国通信服务、中海石油化学、南车株洲电气、保利房地产、中国建材等企业去年上市,共募集资金575亿元。到目前为止,中央企业控股的194家上市公司中,已有191家完成或正在启动股权分置改革,占总数的98.45%。中央企业及下属子企业的公司制股份制企业户数比重已由2002年的30.4%提高到2006年的64.2%。

  中央企业董事会试点推进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宝钢、神华等19家企业开展了董事会试点,共选派了65名外部董事,有14家试点企业的外部董事达到或超过了董事会成员的半数,实现了企业决策层与执行层分开,董事会运作基本制度逐步建立,各专门委员会开始运行,企业管理层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增强。未被列入试点的中央企业,也积极推进规范的董事会建设。中船集团上海外高桥公司通过建立规范的国有股份公司董事会,充分发挥董事会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核心作用,促进了企业发展。兵器装备对子企业派出董事、监事和委派总会计师,并选派了专职出资人代表,目前集团子企业中的38户工业企业全部建立了比较规范的董事会。

  三项制度改革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活力。三年来,国资委大力推进用人制度改革,先后组织78家(次)企业面向社会公开招聘81名高级经营管理者,在10家企业通过竞争上岗方式选拔了20名高级经营管理者。通过开展公开招聘和竞争上岗,初步营造了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扩充了中央企业人才储备,已有1400多名社会各类人才进入中央企业人才库。许多企业把党管干部的原则和市场化选人用人相结合,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目前中央企业通过市场化方式选用的各级经营管理人才,约占总数的30%。一批企业建立了比较完善有效的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和全体员工竞争上岗、量化考核、末位淘汰、收入分配与业绩挂钩的机制。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推动了中央企业的改革发展。国资委成立以来,我们注重牢牢把握出资人定位,依法履行职责,切实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对中央企业负责人进行了年度和任期经营业绩考核,并将业绩考核和收入分配挂钩。同时,加强了企业财务监督和监事会监督。监事会主席认真履行监督职责,客观报告企业情况,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中央企业负责人以搞好企业、发展壮大国有经济为己任,表现出很强的责任感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带领广大干部职工奋力拼搏,扎实工作,创造出良好的经营业绩。在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下,我们共同探索了一条遵循企业发展规律搞好国有企业的路子,这是推动中央企业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调整结构为企业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三年来,我们始终把加快中央企业布局结构调整作为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强调突出主业,先后分五批核定公布了137家中央企业的主业。中央企业围绕做强做大主业,积极开展调整重组,缩短管理链条,推进自主创新,拓展海外市场,企业发展呈现了新的活力。

  企业重组优化了布局结构。三年来,中央企业共有73家企业参与了38次重组,企业户数从196家减少至159家。中央企业之间的重组有五种类型。一是科研院所进入产业集团。建材科研院、有色设计院、天津水泥院、中讯设计院、食品发酵院、中机国际工程院、重庆汽车所、寰球工程公司等科研院所进入相关产业集团,实现了产研结合,提高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二是强强联合。港湾集团与路桥集团、电子信息产业集团与长城计算机集团公司等企业联合重组,形成了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三是“窗口”公司并入大型骨干企业。中国土木工程公司并入中铁建,中国海外工程公司并入中铁工,大大增强了集团海外市场的开拓能力和竞争能力。四是通过产业整合拓展和完善相关企业业务链。中土畜、中谷粮油并入中粮,药材公司并入医药集团,邯邢冶金矿山管理局并入五矿,免税品公司并入国旅,旅游商贸公司并入中旅,中煤建并入中煤能源,外轮理货公司并入中远等,促进了相关产业中央企业的整合,发挥了协同互补效应。五是一批困难企业扭亏脱困,焕发新的生机。轻工业机械总公司并入建材集团,实现了扭亏为盈。国开投托管中包公司,诚通集团托管寰岛公司、接管普天集团8户亏损企业,探索了资产重组的新途径。许多中央企业开展了非主业资产的剥离重组。招商局将下属旅游企业划转港中旅,华能将下属房地产公司划转中房,实现了非主业剥离,增强了主业竞争力。少数濒临破产的企业通过重组探索了托管、移交地方实施政策性破产的路子,中央企业下属公司有312户纳入政策性破产四年规划。

  压缩管理层级,优化了企业组织结构。目前,大部分中央企业已将管理层级初步压缩到三级以内。广核电取消了三级以下的全部企业。中石化下属炼化企业基本完成了扁平化改革,由三级管理变成了两级管理。中电投实行“小业主、委托制”的运营模式,在所有发电企业实施了主辅分离、运检分离、运管分离。中材科工和新时代集团重组内部松散业务板块,有效整合产业链,优化了集团内部资源配置。与此同时,中央企业积极推进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和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工作。截至2006年9月底,76家中央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方案已经得到批复,共涉及改制单位4879个,分流安置富余人员77.7万人。目前,中央企业共分离企业办普通中小学1849所、公检法机构345个,移交在职职工14.8万人,离退休教师6.93万人。

  推进自主创新优化了产品结构。围绕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中央企业积极推进自主创新,进一步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开发了一批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新技术、新产品,为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科研设计企业努力承担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设计任务,积极探索技术扩散机制和途径,为各行业的技术提升做出了积极贡献。军工企业在国防关键技术领域大力推行科技创新,取得了一批重大技术成果,“神舟”系列载人航天成为我国集成创新的典范;依靠自主创新、自主设计建设的秦山二期60万千瓦商用核电站,走出了一条核电自主发展的路子。电信科研院提出的3G国际主流标准TD-SCDMA产业化取得突破,并已具备商用水平。中国联通在全球率先开发了CDMA/GSM双模双待机终端技术,获得中国通信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名。鞍钢依靠自主创新建立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热连轧、冷连轧和冷轧硅钢等现代化生产线。南车、北车集团适应我国铁路跨越式大发展的需要,在引进国外机车车辆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加大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力度,在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速客车和大功率机车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一汽加大自主品牌产品的开发力度,已开发车型471种,完成科研成果810项。中船重工为伊朗建造的30万吨超大型油轮的顺利交工,打破了日本、韩国垄断的格局,提高了我国船舶工业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实施“走出去”战略开拓了海外市场,优化了市场结构。三大石油石化公司积极开发利用海外油气资源,在自身实力不断增强的同时,为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做出了贡献。五矿、中国铝业、有色集团等企业积极推进矿产资源全球战略,拓展营销网络,控制关键资源,取得了积极成效。中建、中铁工、中铁建等企业积极承建国外高难度工程项目,一批项目已成为所在国的标志性工程。南方电网在次区域国家电网互联、电力交易和合作开发电源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成功实现或启动了向越南、泰国、老挝送电。中国网通完成了中俄、中蒙、中越光缆及传输系统建设,实施了国际出口带宽扩容和安全配套工程。中央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注重融入当地社会,为所在国创造就业岗位,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中远为美国波士顿港口提供了9000个就业岗位,成为当地最受欢迎的外国公司。五矿德国公司赞助支持德国杜赛尔多夫地区政府举办第一届中德企业论坛,树立了中国企业的良好形象。

  (三)加强管理为企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年来,中央企业积极推进管理创新,加强产权管理、财务资金成本管理和战略规划管理,增强集团控制力和抗御风险能力,乱投资、乱担保、乱贷款的现象基本得到遏制,企业管理逐步从粗放型向集约化、精细化转变,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强化产权管理,理顺产权关系,为企业改革发展奠定了基础。大多数企业通过完善产权管理制度,加强产权基础管理,有力地推动了企业改制上市、重组整合、主辅分离等改革的进行。核工业集团将产权管理制度细化,设计了产权管理工作流程图,有效地规范了集团所属企业的改革行为。中航集团结合产权换证及登记工作对各级子企业进行了全面清理,为集团资源整合和改革提供了重要依据。兵器装备、华能等企业统一招标评估机构,并进行动态管理,劣出优进,从资产评估源头着手提高评估报告质量。中央企业规范国有产权交易、促进国有产权有序流转工作初见成效,进一步发挥了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用,促进了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

  强化财务资金管理,加强成本控制,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高。一批企业结合自身特点,积极推广精细化管理、全面预算管理等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取得明显成效。中石油采取贷款封闭运行、收支两条线及债务集中管理等措施,撤并8000多个银行账户,债务规模缩减了1000多亿元。国家电网清理撤并银行账户9480个,网省公司归集资金占货币资金存量的87.4%。宝钢三年来实施精细化项目260项,共创造财务收益12亿元。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企业建立集中采购制度,加大集中招标采购力度,有效降低了设备采购成本。国开投通过比价管理选择融资机构,节约融资成本约20亿元。中船重工实行担保集中审批管理,加大对外担保的清理力度,使对外担保余额从年初的32.9亿元减少到1.8亿元,大大降低了对外担保风险。

  强化战略规划管理,为企业发展明确了方向。中粮充分发挥战略规划的主导和引领作用,通过制定发展战略,调整和重组业务单元,推进资源优化配置。中远按照集团发展战略,实行了以流程优化、资源重组、质量制胜、内涵发展为特征的一系列改革举措,加快了国际化进程。中化集团经过多年探索,已经形成了发展战略导向下的三年滚动规划编制和年度预算考核紧密结合的管理机制,促进了经济效益的稳步提高。

  加强投资活动全过程管理,提高了投入产出效益。中石油、中石化、中国电信、华能、国电、国开投等企业建立健全了投资项目后评价制度,后评价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中石油后评价工作涵盖了公司六大业务领域,占公司总投资额的90%以上。中石化把前一轮后评价结论作为后一轮改造的依据,新上乙烯项目科学选用国产化设备,相同设备节省投资50%。华能通过能耗及污染物排放后评价,挖掘节能潜力,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电厂提供了重要依据。

  加强风险管理与控制,增强了抗御风险能力。大多数企业都建立健全了风险管理的规章制度,一批企业的境外上市公司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并将内控体系扩展到存续企业。中央企业还加快了法律顾问制度建设,已有119家企业设立企业法律事务机构,33家实行了总法律顾问制度,依法决策、依法经营管理、依法维护权益的能力和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四)加强和改进企业党建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强的保证。

  三年来,中央企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组织部、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央企业党建工作的意见》,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新思路和新途径,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了企业党建工作。通过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企业党员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一些影响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和涉及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得到解决,并在建立健全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长效机制上取得新的进展。董事会试点企业积极探索在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条件下,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有效形式,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企业党建工作提供了经验。东风公司党委领导和指导合资企业党组织,探索了党组织在合资企业中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中央企业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加强,三年来国资委共任免中央企业领导班子成员747人,其中任命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125人。通过开展创建“四好”领导班子活动,领导班子素质不断提高,结构不断优化,凝聚力、战斗力有了显著提高,精神面貌有了新的变化,求真务实、团结拼搏、开拓创新已经成为中央企业领导班子的主流。中央企业将纪检监察工作融入经营管理,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加快构建惩防体系。中船集团积极探索纪检监察工作新模式,对重点企业纪委负责人试行以集团公司为主的双重领导,轮岗任职、交叉兼职,取得了较好效果。中央企业不断加强宣传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积极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推行厂务公开和职工民主管理,实施职工素质工程,努力发挥工青妇等群众组织的作用,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维护了职工合法权益,增强了职工爱岗敬业的自觉性,为企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在看到成绩和进步的同时,我们也要十分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很多差距和不足,中央企业的改革发展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企业改革相对滞后。目前,中央企业股份制改革的面还不够宽,集团一级不少企业还是按《企业法》注册的国有独资企业。规范的董事会建设才刚起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任务十分繁重。企业内部改革还不到位,经营者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机制在不少企业还没有真正建立。二是布局结构不尽合理。目前,中央企业分布仍然过宽,在国民经济的95个大类行业中,中央企业三级以上企业涉足86个行业,行业分布面为90.5%。国有资本集中度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中小型企业数量仍过多,相当一部分企业主业不清晰;大型企业在企业规模、创新能力、品牌建设、经营效率等方面与优秀的国际大公司相比,差距还相当大。历史遗留的大量不良资产、无效资产和非主业资产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三是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有的企业资产运行质量不高,净资产收益率和销售利润率甚至低于1%;有的企业债务风险较大,盲目扩大规模,过度负债经营,过度担保;有的企业集团管控能力不强,管理相对滞后,对资金筹集、管理和利用等重大财务事项缺乏有效的内控监督,对所属子企业缺乏有效控制。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中央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必须高度重视,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下决心、下功夫加快解决。

  摘自李荣融在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的讲话(2007年1月5日)

【责任编辑:${content.getAttrByFlatName('zrbj').value}】
网页版|英文版|邮箱|国资小新|国资报告

网站管理: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

 

运行维护: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

技术支持:国务院国资委信息中心

办公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26号 邮编:100053

网站标识码bm27000004

京ICP备0505210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2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