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企业援建青海玉树剪影

文章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1-08-31

汗洒重建路 爱溢三江源——中央企业援建玉树剪影

  8月24日,上午10点。太阳刚爬上通天河畔的青山之巅,阳光洒在一栋崭新的藏族民居的白墙上,五彩格桑装扮的屋檐分外鲜亮。

  一条条道路阡陌交汇,一座座学校拔地而起,一栋栋民居熠熠生辉……一年多来,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水电、中国建筑四家中央企业数万员工秉承“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斗志更高”的信念和追求,开山修路,凿地筑屋,为雪域高原30万藏家儿女撑起新的希望!

  他们挺起了玉树重建的坚强脊梁

  8月18日上午,阵雨过后的结古镇,阳光透过云缝洒下来,带来一片暖意。结古寺东侧山脚下,中国铁建援建的玉树州民族中学竣工暨“交钥匙”仪式在欢快的歌舞声中开始了。年近花甲的崔玉文校长接过钥匙,思绪万千……

  过去40年里,他曾一直默默守护的校园,瞬间被无情的地震毁坏;此时,交到他手里的是一座现代化的新校园!

  “拥有一座现代化的校园是我大半生的梦想,想到孩子们将搬进漂亮、先进的新校园,感到非常激动,非常幸福。”面对记者,他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地震前,老师们几乎仅靠一本教科书、一支粉笔上课,那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然而,这座寄托着希望的校园,留下了中国铁建1000多名援建职工多少汗水、多少故事,难以复叙。

  当体育场跑道进入最后的塑胶铺设阶段时,负责跑道施工的周银生每天都拿着一把尺子,反复丈量着塑胶的厚度。“底层黑胶必须达到9厘米,表层红色颗粒胶必须达到4厘米,然后才能划线。这是设计要求,不能有半点马虎。”周银生说,只有前一道工序合格、监理签字后,才能进行下一道施工程序。“这是整个项目施工要求,更是我们中国铁建的质量承诺。”

  不仅要质量,也要速度。玉树州民族中学重建项目自去年9月20日开工后,用48天完成4栋教学楼主体结构封顶,108天完成全部7栋楼2.51万平米施工,中国铁建生动演绎了150天新建一座可容纳2400名学生、玉树重建规模最大学校的传奇故事。

  不只是中国铁建,中国中铁、中国水电、中国建筑等参与援建的中央企业,也不断书写着这样的传奇故事——

  中国中铁援建的玉树县第二完全小学于8月11日竣工、玉树县第一民族中学8月15日竣工;中国建筑援建的安冲乡英群社首批34户农牧民去年10月18日喜迁新居,玉树州红旗小学8月22日正式启用;中国水电援建的城镇居民住房目前已开工96%、农牧民住房开工87%,玉树县第三完全小学即将交付使用……

  四家中央企业援建队伍以“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斗志更高”的信念和追求,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拖不起”的危机感、“慢不得”的责任感,挺起玉树重建的坚强脊梁!

  他们诠释了中央企业的责任担当

  援建玉树,面临着异乎寻常的困难:平均海拔4200米,氧气含量只有平原地区的一半左右,最低温度零下30多度,昼夜最大温差20多度,恶劣的自然环境成为援建人员必须首先克服的困难;由于地理和气候因素,正常施工期只有半年,工期紧、任务重、项目散、交通难、建材缺,重重挑战前所未有。

  从结古镇出发,沿着扎曲河一路下行数十公里至与通天河交汇处,再沿通天河上行十余公里,记者来到歇武镇上塞巴村,见到在这里工作了半年的中国水电员工杨修坤。

  这位25岁的湖北小伙皮肤黝黑,帅气难掩,由于长时间在高原工作,嘴角都冒出了水泡。去年大学毕业后,他放弃了去杭州一所设计院工作的机会,毅然决定到青海,并主动申请到玉树参加灾后重建。

  去年10月初,他刚到这里时,生活物资极其匮乏,一连吃了一个多月方便面。夜里寒风呼号,不时还有狼闯进村子。

  “知道晚上有狼和熊出没,真有些害怕。但既然来了,就必须坚守住。”杨修坤坦陈自己的想法:“作为援建央企员工,要担当责任,更要对得起这里的百姓!”

  有担当,就要有付出。

  2010年9月25日,一场特殊的婚礼在玉树县第一民族中学重建现场举行,中国中铁的三对新人共同迎来他们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刻。三位新娘宛若仙子,在祝福声中绽放出最美丽的笑靥。此刻只有她们才清楚,为了这一刻,她们期待了多久、又付出了多少——

  当听说男友要参加玉树援建,袁红芳没有丝毫犹豫就一同奔赴高原;郭莉的男友一直忙于援建工作,婚期一推再推;方孝勤和廖成本原定于去年8月24日结婚,廖成本为了赶工期,没能赶上自己的婚期……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在同事们眼中,中国中铁二局玉树灾后重建工程总工程师程思军是一个性格刚强、不轻易流露感情的人。但来到玉树后,有人发现好几次程思军躲在被窝里哭了。

  程思军刚到玉树,母亲就重病住院了,父亲和妻子多次打电话急催他回家,但为了赶工期,他一直未能成行。指挥长卿三惠知道真相后,强行要求他回家,他推脱不走,最后指挥部一致决定将他“驱赶”下山。谁知没几天他就回来了,又忘情投入工作中。

  中国铁建指挥部副指挥长达文彬到玉树的第一天就开始打吊针,血压猛蹿到160,剧烈的头疼一直折磨着他,一头青丝竟在短短一年内半白……

  他们书写了汉藏一家亲的深情画卷

  68岁的藏族老人开周是不幸的:突如其来的地震夺去了儿子和儿媳的生命,他和老伴只能与3个孙女、1个孙子艰难度日。

  中铁建工援建玉树第二完全小学开始后,扎在校园废墟上的帐篷都要搬走,开周一家却不知该迁往何处。项目经理周良武了解情况后,专门在工地腾出一个角落供开周一家落脚。为解决一家老小的生活困难,项目部决定聘请开周给工地看门。但施工车辆和人员都从前门出入,必须按规定配备正规保安人员,于是便有了后墙这扇为开周一家而开的后门。

  从此,工地的食堂也成了开周一家的食堂,工人们还自发捐款,为一家老小每月提供800元生活补贴。

  面对记者,老人的孙女依希拉珍格外腼腆。周良武轻轻缕起她的头发。“才12岁的小姑娘啊!每天一放学就到食堂帮忙,也不知道苦累。去年有一段时间工地停水,她还跟着爷爷往返好好几里地给我们送水,小女孩拎着小水桶,汗流浃背,还冲着我们憨笑,看得我们直心疼!”

  周良武说,在老人帮忙看门的日子里,工地没有丢过一块砖、一片瓦,他把工地当作自己的家一样爱护。因为汉语并不流畅,开周双手一直竖着大拇指,噙着泪水连连说道:“中铁建工好!我们就是一家人!”

  2010年11月5日,20岁的代西将永远铭记这个难忘的日子:踏上前往西宁的飞机,前往中国水电四局职工学校学习,她心头最渴望的校园梦想实现了!

  在中国水电第五工区入住歇武镇的第一天,指挥部指挥长王维斌得知求周才仁一家生活困难,当即就决定让求周才仁和女儿代西到工区从事后勤工作,工区食堂每天还免费为代西双目失明的母亲提供饭菜。

  求周才仁的小女儿卓彦到了上学年纪,却因为没钱上学一直拖着。王维斌买来新书包、文具,亲自将小卓彦送到了歇武镇小学,并承诺小卓彦的学费将由水电四局承担,直至小卓彦大学毕业!

  看着家人都得到了很好的安顿,代西萌生了上学的念头。在水电四局的帮助下,2010年11月5日,她踏进了校园的大门,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涯……

  “如果不是水电四局对我家人的无私关怀,我想孩子们的命运将和我一样,注定一辈子都是农民。”求周才仁谈及一年来全家的变化,泪如雨下。

  鱼水般的深情渗透在高原厚土,无私的关爱漫溢在三江源头。

  “地震的伤痕渐渐抚平,新的生活冉冉升腾……”中国水电指挥部勘测设计院技术员张萌对玉树的未来满怀期待:“我坚信援建完成的那一天,玉树将是一个生机盎然的美丽城市!”

【责任编辑:${content.getAttrByFlatName('zrbj').value}】
网页版|英文版|邮箱|国资小新|国资报告

网站管理: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

 

运行维护: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

技术支持:国务院国资委信息中心

办公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26号 邮编:100053

网站标识码bm27000004

京ICP备0505210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2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