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杨伟代表:我的一个梦想,未来战机由中国来制定标准

文章来源: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8-03-20

编者按 新时代,新征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成就振奋人心、举世瞩目。2018全国“两会”正在进行时,来自国资系统各行各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相聚北京,带着满满的收获和对未来的期待,积极建言献策,纵论企业行业热点。3月8日起,国资委网站开设“两会声音”系列,聚焦“两会”国资系统代表委员观点。

 

杨伟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航空工业科技委副主任、歼20飞机总设计师

“你是战鹰家族的不老传说,引领在这头,希冀在那头。”前不久,杨伟写给2035年歼20飞机的一封信触动全国军迷的心弦,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航空工业科技委副主任、歼20飞机总设计师杨伟在全国两会期间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歼20系列飞机将逐步发展壮大,之后会再开辟新的领域,满足国家战略需求。他同时谈到了自己心目中下一代战机的构想。

歼10飞机为我们进入“自由王国”打下了坚实基础

杨伟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歼10飞机的问世,探索出了一条使我国战斗机发展能够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迈进的光明大道。

歼10是我国第一型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战斗机,1998年3月23日首飞到今年3月23日已经整整20年,而对歼10的改进研制从未停止向前迈进的脚步,如今歼10A、B、C、双座等相继展翅云霄,歼10已形成系列化发展。作为歼10系列改进型的总设计师,杨伟表示,歼10的研制成功给中国航空工业增添了持续自主打造跨代新机的信心,并且实现了当时定下的三大目标:一是研制一款新型战机;二是创建一套创新研发的体系;三是锻炼一支能研制跨代新机的创新型队伍。杨伟说,歼10的研制开创了我国很多个第一,填补了多项技术空白,包括综合航电、飞控等配套基础和试验设施手段都是当时建起来的,现在中国很多航空技术核心和重要研究人员当年都曾经参加歼10的研制,歼10为中国航空工业积累了大量的技术、人才、平台、精神等财富。

“歼10在部队的列装为捍卫国家主权、发展权增添了重要的力量,现在我国三代机的能力、数量和周边国家相比都逐步上来了。这一型飞机,为空军在作战准备、作战训练体制、装备应用体制等方面持续升级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杨伟表示,歼10系列飞机的牵引作用是全面的,不单只是一型飞机。

我们的“自由王国”是不甘心于只听别人讲故事

“从之前别人做什么,我们跟着做,到今天国家战略需要什么,我们就能干什么。”杨伟说,我们已经从“必然王国”迈向了“自由王国”。

在杨伟看来,所谓的“自由王国”就是从战略需求开始,有自己的战略目标和装备发展路线,在不参照别人、甚至没有先例情况下做自己的创造,并且有着更多的技术自信和发展自信。

“以前经常要了解别人怎么做的,别人这样做了我们才有信心跟着去做。但现在我们实现了自我超越,尽管我们依据的科学原理、技术基础和装备制造技术都是通用的,但我们的需求是独特的、我们的技术路线是独立的。”杨伟说,实际上就变成别人要研究我们下一步怎么走,“这也是我以前的一个目标,要让你值得对手研究。你都不值得对手研究,还搞什么博弈?!”

“自由王国”开创了一个思维习惯,不盲目跟跑,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对需求战略、发展路线勇于牵引、探索,而且矢志不渝、坚定信心为之努力。杨伟说,既然认定了我的战略需求,认定了未来战争模式,我们就用我们的装备按我们的玩法做准备,“军工博弈标准制定方不会是恒定的,我们不能满足于或甘心听别人讲故事,为什么我们不能追求未来战机由我们中国来制定标准呢?!”

歼20飞机不只是“踹门一脚”

曾有专业人士评价:歼20飞机是“踹门一脚”“一根针破一张网”的“典型武器”。

作为歼20的总设计师,杨伟对此回应道,歼20无疑是目前中国战斗机谱系中能力最强的一个,这也是我们的目标。既然有了最强的装备,就会在实战过程中把它用到最关键的地方。“踹门”肯定是关键的一个方面,但仅用“踹门”来说还有一定局限,它还会发挥其他作用。这和批量也有关系,当批量少的时候是一种应用,装备数量多的时候又会是一种应用。“最强的制空装备,什么时候需要它,它就会发挥其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于歼20的期望,杨伟说,看历史就可以知未来,歼10自2004年装备部队,到现在还在不断发展、推陈出新,战斗力也在不断提升。歼20以后肯定是系列发展,这既符合科学规律,也是国家的需要。

杨伟说,从“代”上来讲,我们和美国、俄罗斯都在第四代范畴内(国外也称为五代机),大家都会想下面该怎么走。歼20研发态势迅猛,后面我们更不会停歇。随着歼20系列飞机的发展壮大,我们也会再开辟新的领域,满足国家战略需求。

下一代战机什么样?

对未来我们总是充满好奇。下一代战机到底什么样?杨伟回答,作为下一代战机,一定是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的集合体。他认为,美国以前提出的四代机“4S”特性,即“隐身、超声速巡航、过失速机动、综合化信息系统”并不是一个很规范的说法,目前美、俄、中都有四代机,但对各个特征的权重把握并不一致,这也说明各家的发展思路不尽相同。他说,在未来博弈过程里,机械化必然会遇到一个“坎”,必须得过了这个“坎”以后才能有“柳暗花明”,它是个基础,但是当过了这个“坎”以后,机械化对整个战争效能的贡献就不像以前那么大了,实际上最核心的还是信息化和智能化。

“我想下一代战斗机应该是在更高的机械化平台上,更加追求信息化,特别是智能化。”杨伟表示,当再研究一个新飞机的时候,更多的还是要考虑平台,因为信息化和智能化到哪儿都用得上,不需要重新再造个壳子,核心还得明确和把握好机械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一体的良好综合。

装备智能化趋势:“网+”与“体系+”

对于“下一代主战装备会有无人平台吗”这样的疑问,杨伟认为,智能化有两个含义,一个是帮助人,一个是替代人;帮助人,照样可以有人,替代人才是无人。而就“无人”来说,智能的水平可以从很“傻”一直到很“聪明”,遥控飞机没人,它是无人机,但遥控飞机不是我们未来意义上的无人飞机。杨伟说,他个人不太倾向于强调无人还是有人,核心是智能化的能力,自主化的等级。人机混合智能化在一定时期肯定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他认为,航空武器装备要持续推进“三化”。我们要持续发展机械化,机械化是装备的基础,发展是无止境的;我们要全面发展信息化,信息化是武器效能的倍增器,在当今战争中正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们要创新突破智能化,是实现弯道超车、跨越发展的目标。当前,我国AI领域发展迅速,“AI+”也正在不断创造新的发展生态,杨伟认为这也引发了军事领域的某些变革,为我们提出了更多的发展方向和指导,“网+”与“体系+”将会是装备发展的创新突破点。

先手在于谁能率先突破

谈到创新,杨伟表示,国防工业实际上是博弈的行业,要用更先进的装备来保卫国家主权和发展权,装备的先进性就体现在比博弈对手要有所突破,取得先手。国防工业创新的必要性和牵动性,以及最终的作用要比其他行业需求更大,它的发展过程或者说发展的动力更足,发展结果体现最明显。

聚焦到航空工业,杨伟分析说,第一梯队仍是美国引领的,无论是在军机、民机和特种飞机,美国有强大的科技和经济基础;第二梯队是中国、俄罗斯和欧洲。我国军机特别是战斗机领域经过这么多年努力,逐步地跃到了第二梯队靠前的位置,这是被世界所逐步认可的,民机还处在追赶的过程,而在航空相关的基础领域研究近几年势头也比较好,无论是基本理论、特定装备还是材料、工艺、制造技术等等,我们现在也在往上走;第三梯队就是其他国家。杨伟表示,尽管我们和第一梯队还有一定差距,但我们正加快速度、想方设法、全力以赴地去追赶,力争在不久的将来实现并驾齐驱甚至整体超越。

“只有坚持创新的思维,才能够不断牵引我们实现战略目标。”杨伟认为,目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还是在各个细分领域采取不同策略,不但要在技术基础方面创新,更重要的是装备发展路线以及装备的设定、博弈方式等全方位的创新。

【责任编辑:李巨尧】
网页版|英文版|邮箱|国资小新|国资报告

网站管理: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

运行维护: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

技术支持:国务院国资委信息中心

办公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26号 邮编:100053

网站标识码bm27000004

京ICP备0505210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2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