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我们要总结经验、乘势而上,在新起点上推动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高瞻远瞩,为推进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指明了前进方向。40年来,广大中央企业在改革开放的征途中披荆斩棘、风雨兼程、一路高歌。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国务院国资委网站推出“改革开放40年·国企轨迹”系列报道,敬请关注。今日推出第二十五篇《中国石化:因改革而发展 在改革中壮大》。
中国石化在改革中诞生,因改革而发展,在改革中壮大。
35年前,时值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石化总公司成立,宣告中国石油化工管理体制迎来一次重大变革。
35年来,中国石化从一个具有政府行政职能的企业转变成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由一家主业单一的炼化公司发展成为综合性的能源集团;从立足国内到逐鹿全球。他用35年追赶上世界能源巨头百余年的发展历程。
中国石化35年的变革史,是中国石油石化工业引领者的锻造史,是国有企业通过市场化改革走向强大的一道缩影。
胜利油田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对青东5区块以海油陆采开发模式进行开采,实现油田开发与环境和谐统一
时代孕育——中国石化是改革开放的产物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国石化工业历史性转折。
中国石油化工行业要发展,就必然要实现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成立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成为管理体制跨越的必然选择。
成立一个公司由党中央直接发文,这是前所未有的,1983年2月19日,党中央【1983】7号文件,决定正式组建中国石化总公司。对全国原来分属石油部、化工部、纺织部等部门管理的炼油、石油化工和化纤企业,实行集中领导,统筹规划,统一管理,强调中国石化总公司“是部一级的经济实体,不同于一般的行政部门,它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都应采取经济办法”。
经过3个多月的紧张筹备,1983年7月12日,中国石化总公司在北京正式成立。
天津LNG接收站供气量突破6亿立方米
穿新鞋,走新路。中国石化总公司要少投入、多产出、快产出,首先把效益搞上去,为缓解国家的财政困难雪中送炭——“爱我中华、振兴石化”这一初心与使命,深深融入企业改革发展基因之中。
成立中国石化总公司已是改革开放的第五个年头,在中央批准设立4个经济特区、放宽利用外资政策、扩大地方外商投资审批权限等改革春风吹拂下,企业领导者敏锐地捕捉外资入华商机。
中国石化总公司在认识到中国石油天然气资源和技术、资金、人才短缺的基础上,提出以开放之道振兴企业,只有到国际上去找出路,才能抓到机遇,拓展发展空间。
自1988年起,中国石化总公司先后选择茂名、广州、镇海、大连4家企业试点。经国家批准,当年进口原油100万吨,为企业发展赢得了宝贵资源。
开放炼化业务,合资建设乙烯厂是中国石化总公司引进来的又一探索。为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中国石化总公司先后成立了扬子-巴斯夫苯乙烯公司、扬子江乙酰化工公司等合资企业,与巴斯夫、BP等公司签订了大型乙烯合资意向书,对外合资增长较快,合资项目趋向大型化。
普光气田上半年产气逾40亿立方米
脱胎换骨——确立市场经济竞争主体地位
中国石化总公司的诞生,为中国石油化工业建立起一道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屏障。通过充分利用和发挥市场优势,为企业改革发展赢得了宝贵资源。
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通过引入竞争机制,让大企业动起来,活起来。
1998年3月10日,全国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决定在原中国石油总公司、中国石化总公司的基础上,分别组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下称中国石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下称中国石化)。
中国石化重组成立后,充分发挥上下游、产供销、内外贸一体化优势,坚持炼油化工规模化、集约化、集体化发展,不断加强布局和结构优化调整,有力促进了我国石化工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1999年7月,中国石化启动整体重组和改制上市。集中主业和优质资产设立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先后于2000年10月和2001年8月,在香港、纽约、伦敦和上海四地上市。
整体股份制改革以后,中国石化股份公司在管理体制上与国际惯例接轨,实现了对外经营战略、重大投融资决策、资金结算、对外合作、重大科研、信息系统等方面的集中统一管理,克服过去多级法人、多层决策、分散投资的弊端,内部资源得到进一步的优化配置。
“海上钢铁石油城”累计输油75.45万吨
搏浪翱风——建设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
1999年,中国石化第一次参加《财富》世界500强评定,以营业额340亿美元排名第73位。2017年,中国石化以2675.18亿美元营业收入,位居世界500强第3位。紧抓30年的改革开放黄金机遇期,中国石化从步履蹒跚走向世界一流。
挺进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队列,机制活力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为企业改革提出新的挑战——要大而强,快而优。
2013年,炼化工程公司在香港成功上市,进入了国际资本市场,为下一步石油工程等业务改制上市摸索了经验,起到了示范作用。
2014年,中石化启动并完成油品销售重组引资工作,打响了中央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第一枪。
改革奔着问题而去,中国石化从国际投资业务着手升级。为理顺管理关系,推进转型发展,2018年6月28日,中国石化整合国际和资本、金融业务,挂牌成立中国石化国际合作部、资本和金融事业部,主动谋划和推动从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
以创新驱动作为引领公司发展的“火车头”,砥砺攻坚,中国石化科技创新结硕果,其中不乏一些独门绝技。中国石化“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气田安全高效开发技术及工业化应用”项目获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中国石化“高效环保芳烃成套技术开发及应用”项目荣获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镇海炼化百万吨乙烯高附收率创新高
2017年,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涪陵大型海相页岩气田高效勘探开发等3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烃类分子结构导向转化化工原料高效生产技术等2项成果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全年申请专利6798件,获得专利授权4239件,持续保持中央企业领先地位。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石化抢抓机遇,不断将优势资源带出国内,为企业建立海外优良资产,优化投资结构提供了重要支撑。2017年,中国石化提出“4322”合作构想,全力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与沿线国家开展多领域、深层次的紧密合作。
截至2017年底,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中国石化在10个国家有17个油气合作项目,俄罗斯UDM项目成为中俄油气合作典范;建成6个炼化和仓储项目,与沙特阿美合资的延布炼厂拥有世界领先的炼化设施;在21个国家开展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是沙特、科威特第一大钻井承包商;在11个国家开展炼化工程技术服务,承建的哈萨克斯坦芳烃项目是该国第一套现代石化生产装置,马来西亚拉比德炼厂渣油加氢项目是首个大型工程总承包炼化项目。
点击图片 进入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