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建设计国内首座跨海高铁桥转入水上施工

文章来源:中国铁道建筑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9-03-29

3月25日,中国铁建所属铁四院设计的国内首座跨海高速铁路桥——福厦高铁泉州湾跨海大桥77号主墩钢吊箱下放到位,至此大桥两个主墩钢吊箱全部完成吊装,为实现由水下向水上施工转换提供了有力支撑。

福州至厦门客运专线铁路泉州湾跨海大桥效果图

新建福厦高铁是国内首条跨海高铁,北起福州市,南至厦门市和漳州市,正线全长277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泉州湾跨海大桥全长20.287公里,海上桥梁长8.96公里,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跨度的组合梁斜拉桥。

为实现大桥主墩安全高效、经济化施工,首先要通过钢吊箱在海中营造一个干作业的承台施工环境。它的作用是利用四面壁板和后期浇筑的封底混凝土形成围堰,为承台施工挡水、挡浪。

泉州湾跨海大桥主墩钢吊箱是一个足有3层楼高、面积近两个篮球场大小、自重达517.7吨的“钢铁巨人”,相当于在海中放置一个巨型“箱子”,将箱子底部和海中桩基相连并固定,然后向底部浇筑混凝土,抽干里面的海水,就可以在海中形成一个小型“人工岛”,使海洋施工环境变为陆地环境,方便施工。

铁四院桥梁院总工程师严爱国介绍,泉州湾跨海大桥是国内外首座设计速度达300公里每小时以上的跨海高铁大桥,也是世界第四长跨海铁路大桥。

目前,世界前三大跨海铁路大桥依次为日本濑户大桥、设计速度160公里/小时,丹麦厄勒海峡大桥、设计速度140公里/小时,在建的福平铁路平潭海峡公铁大桥、设计速度200公里/小时。

面对风大、水深、浪大、流急、潮差大、高盐分、高湿度等海洋环境条件,通行高速铁路的泉州湾跨海大桥需面对诸多技术难题和挑战。严爱国说,比如:强风、浪大恶劣环境下,要确保长大跨海桥梁通行高速列车的安全性、旅客乘坐的舒适性;在恶劣海洋环境条件下,实现桥梁线型毫米级建造精度等。

为攻克系列技术难题,设计团队开展技术攻关,实现了铁路钢—混组合梁斜拉桥、无支座整体式钢构桥、耐海洋大气腐蚀钢结构等三大技术体系的重大创新和突破。

泉州湾跨海大桥于2017年9月30日开工建设,预计2020年底建成,”严爱国说,大桥开启了世界高速铁路跨海时代,将推动我国大跨度高速铁路、跨海桥梁的技术发展。

福厦高铁建成后,福州至厦门行程时间将从现在的近两小时缩短至1小时以内,并串起福州、泉州、厦门等福建三大发展引擎,带动厦漳泉大都市区和福州大都市区这两大区域连成一片。

【责任编辑:姚腾】
网页版|英文版|邮箱|国资小新|国资报告

网站管理: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

 

运行维护: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

技术支持:国务院国资委信息中心

办公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26号 邮编:100053

网站标识码bm27000004

京ICP备0505210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2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