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高质量发展——中国兵器北化研究院集团银光公司改革发展纪实

    发布时间:2019-11-18

10月份以来,中国兵器北化研究院集团甘肃银光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高级工程师、博士研究生刘耀宗与他的创新团队在研发生产出市场前景良好的合格戊二异氢酸酯(简称PDI)产品的基础上,开展规模化生产论证。银光公司充分发挥像刘耀宗这样的科研骨干的作用,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为高质量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

银光公司肩负着“强军报国、奉献社会”的神圣使命,发扬“把一切献给党”的人民兵工精神,始终与时代同步、与祖国同行,昂首迈向高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新征程。

奋斗,坚守强军报国初心

“银光的建设是从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开始的。”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的工厂第一批大学生、曾任银光厂总工程师、现已85岁高龄的张思俭老人回忆说。

1953年,工厂被确定为国家“一五”期间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项目之一。1954年起,在腾格里沙漠南缘,银光厂的建设工作拉开了序幕。首批建设者们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集到这里,以强烈的报国情怀将自身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紧紧连在一起,克服干旱缺水、风沙肆虐的严酷自然环境和物资紧缺的艰难生活条件,开启了第一次创业的征程。

1964年8月20日,银光厂第一条生产线一次投产成功,结束了某产品依靠进口的局面,填补了我国的一项空白。第一条军品生产线建成后,银光人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相继建成10余条特种化工生产线。经过实施军品能力调整、安改项目以及各种技术改造,工厂各条生产线的产能和安全性得到了全面提升。

承载着祖国和人民重托的银光公司,不辱使命,现已发展成为国家重点保军企业和军民结合的国防特种化工骨干企业,被认定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数次获得中国航天突出贡献供应商称号和天宫一号、神舟九号、长征二号F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物资供应商荣誉奖牌,彰显着共和国长子的荣光。

改革,迸发军民结合活力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伟大祖国的发展进入日新月异的新时期。改革浪潮风起云涌,银光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节点,迈上了艰辛的二次创业之路。

“作为民品建设项目的银光厂TDI工程,是当时兵器工业部和甘肃省联合投资的国家“七五”重点建设项目。”聚银公司总经理王进军介绍到。1986年7月1日,兵器工业部部长邹家华、甘肃省省长贾志杰为这一重点项目的开建剪彩。

1990年3月20日,TDI生产线一次投产成功。银光TDI产品的成功产出,打破发达国家的长期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结束了我国TDI产品依赖进口的历史,银光,当之无愧成为中国聚氨酯工业的先驱。

在坎坷中奋进,在竞争中成长,银光笃定前行。2009年,银光公司实施工艺技术改造,将生产线产能扩大到10万吨规模。项目的成功投产,加速了我国TDI科技成果转化为现有生产能力的速度,标志着我国在TDI重大科技领域走上自主开发之路。

银光公司发挥多年来在硝化、氢化、光化等方面积累的生产实践经验与技术、人才优势,围绕TDI上、下游产业链延伸,先后建成了18万吨DNT、10万吨氯碱、12万吨PVC等生产线,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带动了周边20多家企业实现产值100余亿元。

创新,助力“一主两翼”腾飞

伴随祖国母亲的脉搏,银光公司走进新时代。该公司负责人说:“银光公司要实现高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等不来,靠不来,只有靠我们不断地学习,对标先进企业,解放思想,以舍我其谁、时不我待的担当,以坚韧不拔脚踏实地的奋斗。”

企业对标国内外先进企业,在“对标先进找差距,理清思路补短板”的思想引领下,把握时代走向,加快对现有生产线实施连续化、自动化、无人化、智能化改造,TDI分离和含能公司废酸处理生产线已实现黑屏管理,DNT生产线完成智能化改造。企业以信息化、工业化“两化融合”体系贯标为突破口,在建立生产管控一体化平台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成为兵器工业集团首批4家完成“两化融合”贯标的企业之一、甘肃省首家“两化融合”贯标企业。先后实施了生产执行系统等20余套信息系统,拥有5万点实时数据的采集量。

在总结国内外智能制造的先进技术和经验,结合行业特点的基础上,银光公司正在通过实施“1+1+N”工程,即建设一朵云、铺设一张网、构建N个集成平台,建设具备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私有云平台,建设能够承载物联网设备,具备移动办公功能的商密网,统一构架综合移动应用、工业数据分析可视化、视频集成、异常管理黑屏操作等集成平台,完善顶层规划,提高集团化管控能力,打造智能制造新典范。

按照含能材料产业为主,光气化和精细化工产业为翼的“一主两翼”产业框架规划,银光公司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行业的批示精神,重点围绕现有产品产能提升、技术升级,实现危险岗位操作无人化,开展项目研发,通过共享科研设施资源,与科研院所进行含能产品精细化、新产品应用跟踪研究,形成高水平的科研检测平台,提高生产线连续化、自动化、本质化安全水平,提升产品质量,强化企业在含能材料行业内的核心地位,进一步满足国防发展需求。

作为国内聚氨酯产业的摇篮,银光公司做优做强光气化产业,建设“一个基地,两个中心,六个实验室”,拥有百吨PC中试基地,加快PC、M-XDI、HDI等光气化系列产品的研发和市场开发,使之成为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以现有年产500吨硅氧烷PC为切入点,在完成工艺优化、废水循环利用的基础上,择机建设年产5000吨硅氧烷PC装置,实现多品种特种PC生产能力。建设以M-XDI为核心的百吨级光气化柔性中试线,开发M-XDI等高附加值的异氰酸酯产品,实现光气化产品多元化发展。

在精细化工方面,企业依托硝化、氢化等核心技术以及磺化、水解、酰化等衍生技术,以工艺技术提升促产品向高端化领域拓展。围绕年产6万吨、产能居国内第三的一硝基甲苯,进一步理顺上下游产业和股权关系,实现产业链的平衡,提升一硝产业链市场竞争力。围绕年产1.7万吨、产能居国内第二的苯二胺生产线,银光公司吸引社会优势资源,延伸产业链,增强产品盈利能力和产业链抗风险能力。

祖国强则企业兴。银光的成就,离不开祖国的繁荣昌盛,离不开兵器行业的奋发图强。银光公司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向着高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目标砥砺奋进。

【责任编辑:赵艺涵】
网页版|英文版|邮箱|国资小新|国资报告

网站管理: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

运行维护: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

技术支持:国务院国资委信息中心

办公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26号 邮编:100053

网站标识码bm27000004

京ICP备0505210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2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