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披露火箭助推器首次验证了基于降落伞的落区控制技术的珍贵画面。从画面中可以清楚看到助推器在空中开伞和精准落地。
这项技术在今年3月于长三乙运载火箭发射第54颗北斗导航卫星的任务中首次验证。以往,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北斗卫星送入太空后,包括助推器在内的火箭残骸坠落地面,会对落区周边居民的安全造成影响。
此次任务中,研制人员给火箭的一个助推器安装了多个降落伞,成功控制了助推器坠落时的姿态和方向。“我们助推的落区范围大概是30(千米)乘90(千米),是2700平方千米。我们通过翼伞来控制它,落到指定的点,所以这个面积会大幅缩减。”航天科技集团一院伞控系统总体设计师张普卓介绍。
降落伞安装在火箭上
3月9日,在长三乙火箭助推器成功分离后,研制人员在25分钟之内就找到了火箭残骸。而此前完成这项工作短则需要几小时,长则需要数月。
通过照片可以看到,此次试验回收的助推器除了尾喷管部分由于落在石头上发生了二次碰撞,有一定的破损外,其他部分都很完整,储箱内剩余的推进剂也没有泄漏,而这也是此次试验需要验证的一项指标。
张普卓介绍:“现在我们的火箭分离之后,它有剩余的一部分推进剂,这部分推进剂如果是硬着陆的话,会发生爆炸或者泄漏,会对当地有一定的影响,软着陆就可以实现推进器掉落之后是完整的,助推剂都在箱体内不受破坏。”
据了解,今年还将有一到两次的搭载试验,同时还将使用更大面积的翼伞,来进一步加强对落点的精度控制。后续,研制团队将在前期搭载试验的基础上继续改进和优化方案,不断提升产品的可靠性,实现产品的批量化、低成本生产,进而大幅提高火箭残骸的落区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