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0月20日,国务院国资委公布了三季度中央企业运行“成绩单”。从一季度同比下降11.8%,到三季度实现正增长,央企经历“疫情大考”,营业收入逐季回暖,加速回到经营发展的正常轨道,走出了喜人的上扬曲线。这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凝聚着央企直面危机、主动求变的努力,也为中国经济实现稳定恢复增长作出了积极贡献。10月28日起,国务院国资委网站推出“央企奋战稳增长”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国机集团,这家中国机械工业领域央企,率先在防疫医疗物资保障和复工复产两条战线上赢得主动,为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一家涉外经营收入占比超过60%的国际化企业,面对国内国际市场不确定性增多的挑战,实现了前三季度净利润56.7亿元、同比增长3.3%的佳绩。记者近日走访国机集团,探寻其如何化危为机、逆势发展。
稳链保链 转产防疫医疗物资保供应
国机集团科技发展部部长宋志明用“惊心动魄”来形容那段紧急转产防疫医疗物资的日子。他回忆,当时口罩机、防护服压条机、熔喷布生产线以及超声波焊接仪等配套物资设备极度紧缺。
在年初防疫医疗物资紧缺的危急关头,国机集团旗下各单位紧急转产扩产,短时间形成了以口罩机、防护服压条机、熔喷布生产设备、医用口罩、医用防护服、熔喷布“三机三品”为标志的医疗物资产业链;承接多项应急传染病医院设计咨询和建设管理任务;研发核酸检测仪器所需光学核心器件……
今年前三季度,国机集团累计生产医用口罩10.68亿只;医用平面口罩、口罩机、防护服压条机、熔喷布、熔喷布生产设备等5类产品产量均位列央企第一;医疗防疫物资产业链初具规模。
正因有完整的制造体系、强大的产业转换能力,才能支撑阶段性的高需求;正因有完善的产业集群,才能在需要的时候调整出应对的产能。转产让很多人感受到中国制造的“跨界”速度,看到背后供应链的强力支撑;扩产考验了中国制造的产能实力,也印证了背后较完备的产业链优势。
以变应变 激活复工复产新动能
保障防疫医疗物资供应有赖于相关产业链供应链的循环畅通,企业复工复产也依托于这条“生命线”。
2月底,国机集团旗下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克服原料供应、物流运输等重重困难,全力打通供应链,带动300多家配套企业复工复产,形成抗疫情、保春耕、促发展的强大合力。
经济生产环环相扣,产业链供应链是重要支撑点,一线生产的生命力往往有赖于关键“节点”的疏通。像国机集团这样的龙头企业发挥资源优势,对于贯通产业链循环、带动上下游中小企业协同复工复产作用明显。
国机集团战略投资部部长王小虎介绍,集团积极采取资金支持、提前采购招标、扩大合同订单、增加项目合作等措施,全力稳定产业链、畅通供应链,带动上下游企业顶住冲击、有序复工,并在此过程中引领发展新模式、新业态。
国机集团旗下以供应链集成服务为主体的苏美达股份有限公司推出“苏美达达天下”全球设备在线交易服务平台,融合“供应商圈、客户圈、金融圈、物流圈”4个生态圈,打造“进口装备淘宝”;打造出口品牌的同时,把适销国外产品和服务引入国内市场;把握大宗物资贸易窗口机遇和供需关系变动,及时调整生产和营销结构……一系列举措使其业绩逆市飘红,成为国机集团在应对疫情中加快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
疫情催生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壮大。工信部数据显示,前三季度装备制造业加快回升,增加值同比增长4.7%。装备制造产业快速复苏的背后,是以国机集团为代表的众多制造企业以变应变、化危为机的努力。
固链强链 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
尽管国内经济已经回暖,但海外疫情仍在蔓延,外部风险挑战明显增多。把握住产业链供应链这个着力点,不仅有助于抵御潜在风险,也有利于把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国机集团工程承包业务管理部部长张钰介绍,国机集团涉外经营收入占到总收入的60%至70%,利润贡献率更高达70%,并直言疫情对海外市场造成影响。
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国机集团董事长张晓仑表示,国机集团不会收紧“走出去”的步伐,而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高水平的开放,主动参与全球产业链重塑,着力优化产业链布局。
“‘一带一路’是制造企业走出去最好的平台和机遇。”张晓仑说,国机集团将整合内外部行业资源、提升产业链掌控能力。主动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发展规划,以国际产能合作为重心,在工业化、区域综合开发等领域创新合作,承揽一批具有重大意义的大型海外项目,并带动装备制造产品走出去。
“集团国际项目也为国内中小企业开发国际市场创造了机会。”国机集团运营管理部部长王玉琦说,下一步集团将通过加强与国内各领域有竞争力的中小企业合作,以共赢理念为产业链供应链“赋能”,在全球制造格局调整中把握先机。
张晓仑表示,国机集团将聚焦国家重大需求、聚焦关键核心技术、聚焦主责主业,加大国内国际市场开拓力度,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