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城:巩固脱贫成果 续力乡村振兴​

文章来源:华侨城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1-05-06

近日,在2020年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工作成效考核中,华侨城集团定点扶贫工作获得最高等次“好”的评价。作为中央企业,华侨城集团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全力以赴投入脱贫攻坚战。自2003年开展定点扶贫工作以来,华侨城集团累计投入无偿帮扶资金超9300万元,购买和帮销贫困地区农产品近3000万元,定点帮扶的贵州省三穗县、天柱县,云南省梁河县九保村、元阳县小新街村等地先后实现脱贫摘帽,帮助16万贫困群众脱贫出列。

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彰显央企姓党为民政治本色

华侨城集团党委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国务院国资委党委领导和统筹下,切实发挥纵览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压实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搭建“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扶贫办牵头,挂职干部和全国子集团联动”的“四位一体”矩阵式帮扶架构,形成“年初全面部署、压实责任任务,年中跟踪落实、倒排完成时间,年末查漏补缺、巩固提升成果”工作机制,构建了运转高效的扶贫工作体系,为助力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

贵州省三穗县寨头村农创蜂蜜品牌发布仪式现场

坚持党建引领。华侨城集团党委向定点帮扶地区先后选派10名挂职干部和驻村第一书记,统筹组织集团总部各职能部门、各二级单位创新开展党建促扶贫“四个一”工程,即全年至少专题研究一次扶贫工作、结对共建一个党支部、结对共建一个贫困村、组织一次帮扶活动,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凝聚起全集团力量形成扶贫工作的强大合力。“十三五”期间,华侨城集团党委班子成员到贫困县考察调研23人次,召开扶贫专题会25次、现场推进会10次,各级企业党组织结对共建40余个贫困村党支部,向极贫乡镇、易地搬迁安置点投入帮扶资金400余万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华侨城集团在助力脱贫攻坚实践中,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立足和发挥自身产业优势,在为民排忧解难中自觉践行党的初心使命。华侨城集团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着力打通人才扶贫、基金扶贫、旅游扶贫、产业扶贫、短板扶贫、文化扶贫“六大帮扶路径”,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帮扶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均超过全国水平,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务工就业等民生问题得到较大改善和提升,“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人民群众精神面貌和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贵州省天柱县栖凤油茶生态园示范基地

在天柱县栖凤油茶生态园示范基地,30多万亩连绵起伏的油茶林年产值超1亿元,是华侨城参与当地产业发展致富的“希望林”。2018年5月,天柱县油茶生态园基地开始建设占地145亩的油茶精深加工厂,这个集产品研发、精深加工、品牌展示、物联网、电商平台、休闲体验为一体的大健康油茶山庄,在建成投产后年产值预计可达3.2亿元,将有效帮助当地实现产业增收、产业致富。

产业帮扶是具有造血功能的首选工程,产业兴旺能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在多年定点帮扶的实践中,华侨城集团积极探索“摘帽—脱贫—致富”可持续帮扶模式,选择地域支柱产业打造“一县一品”龙头产品,用产业为当地百姓敲开致富之门,并把三穗县三穗鸭产业打造成为贵州省龙头产业,助力养殖基地扩大规模、延长产业链、拓宽销售渠道;推进天柱县油茶全产业链建设,促进林下生态经济发展升级;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养殖户”模式开展资金扶持,贫困户通过流转土地租金、入股企业或合作社量化分红、直接参与务工获得增收,与当地龙头企业洽谈股权投资等形式,助力产业规模提升。

依托“非遗扶贫”这个新发力点,华侨城集团发挥30余年深耕文旅产业的资源和优势,推进以贵州苗绣为载体的非遗扶贫,为当地脱贫攻坚开辟新路子。在三穗县,华侨城集团建立“寨头苗绣”刺绣加工和培训基地,推动“寨头村苗兴绣花厂”投产运营,打造“万妹度”非遗苗绣文创品牌,帮助三穗苗绣走出大山,走向杭州、香港、台湾等地,并远销英国、美国和东南亚国家,让三穗苗绣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实现最大化。在华侨城的支持下,“万妹度”非遗苗绣作品曾多次亮相深圳国际文博会、中国慈展会等国际化、国家级的文化盛会。

从资金支持迈向产业扶持,华侨城集团因地制宜,多个产业扶持项目在西藏、四川、云南、广东等地顺利落地,实现了当地扶贫从“输血”到“造血”的进化升级。为进一步向“造血式”帮扶跨越,华侨城集团通过开展双向挂职交流,把发达地区发展的先进思路、管理、技术、资源带到帮扶地区进行延伸拓展;同时,聚焦天柱、三穗两县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和人才发展需求,打造“四个一批”就业扶贫,解决就业一批,在疫情期间提供800余个就业岗位解决贫困群众转移就业问题;勤劳脱贫一批,投入定点帮扶资金帮助1900多名贫困群众就业增收;培训带动一批,共计培训1600名人才;景区惠及一批,在云南创新实践“景带村”脱贫发展模式,优先吸纳当地贫困户就业,惠及建档立卡贫困群众超3万人,帮助400余人就近就业。

坚持发挥文旅产业优势 实践华侨城特色文旅减贫模式

在多年的扶贫实践中,华侨城集团成功探索出独具特色的“文旅融合+美丽乡村”“产业扶贫+乡村振兴”文旅减贫模式。实践证明,这个高度契合华侨城文旅主业的文旅减贫模式,从孕育就具备了发展壮大的基因,从落地就展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深挖文化资源,把握文旅扶贫的灵魂。华侨城集团发挥文化品牌塑造能力,以“文化+农创”的方式,开发出“林开花”蜂蜜、“寨头苗绣”“林下拾堂”猴头菇等20余种文创、农创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深挖少数民族和地域文化特色,组织策划天柱县国家级非遗文化四十八寨歌节、斗牛节等“非遗+演艺”特色项目;在海南三亚中廖村、云南元阳哈尼梯田,通过原住民展现当地少数民族独特文化。

海南省三亚中廖村

坚持因地制宜,丰富文旅扶贫的业态。林芝华侨城南山国际汽车营地是华侨城“央企入藏”、助力脱贫攻坚、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稳定发展的示范性引领项目,在强调与自然的融合的同时增加营地的人文气息,引入藏族的“过林卡”、锅庄舞等特色民族风情体验,开业以来已成为318国道线上的网红打卡点。目前营地70%的基层员工都来自多布村,有效解决了当地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营地正式运营之后,每年向察隅县提供500万的专项资金用于当地340户1556人的对口扶贫。在提出“100个美丽乡村计划”后,培育了海南三亚中廖村、云南元阳哈尼梯田、四川成都安仁南岸美村等多个央企精准帮扶、美丽乡村的华侨城特色品牌,为脱贫攻坚作出了重要贡献。

坚持打造央地合作新样板 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乡村振兴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出台,为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重要遵循。

华侨城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阶段,将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工作要求,巩固提升脱贫成果,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推动形成“后扶贫时代”乡村振兴的华侨城模式,打通从“脱贫”到“发展”的幸福路。

甘肃省临夏州永靖县黄河三峡大旅游区项目签约现场

2020年,华侨城集团分别与贵州省、黔东南州达成战略合作关系,以“六个迈向”——从帮扶脱困迈向乡村振兴、从资金支持迈向产业扶持、从消费扶贫迈向全线营销、从帮扶两县迈向全州全域、从人才培训迈向挂职培养、从定点帮扶迈向全面战略合作,开启后扶贫时代新征程。此外,华侨城集团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四川省马边彝族自治县和内蒙古自治区科右中旗等地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脱贫地区共同打造央地合作新样板。2021年4月,华侨城集团党委委派2名新任挂职干部到定点帮扶县履职,保证人才帮扶不留空档、压茬交接,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

【责任编辑:赵艺涵】
网页版|英文版|邮箱|国资小新|国资报告

网站管理: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

运行维护: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

技术支持:国务院国资委信息中心

办公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26号 邮编:100053

网站标识码bm27000004

京ICP备0505210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2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