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气南下” 东部能源通道全面贯通 实现俄气入沪

文章来源: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2-12-09

12月7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以下简称中俄东线)泰安-泰兴段正式投产,标志着我国东部能源通道全面贯通。来自西伯利亚的清洁能源,从小兴安岭入境,经东三省、京津冀、环渤海南下抵达上海,为我国东部地区能源保障和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微信图片_20221207144034.jpg

中俄东线北起黑龙江黑河,南至上海,途经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管道全长5111公里,其中新建管道3371公里,利用在役管道1740公里,是继中亚管道、中缅管道后,向中国供气的第三条跨国境天然气长输管道。全线按照北段(黑河-长岭)、中段(长岭-永清)、南段(永清-上海)分段核准、分期建设。北段工程和中段工程已分别于2019年12月2日、2020年12月3日建成投产,南段工程于2021年1月6日全面开工建设,2022年9月实现永清至泰安段投产通气。

此次投用的中俄东线泰安至泰兴段管道全长750公里,管径1219毫米,设计压力10兆帕,设计年输气量189亿立方米,历时23个月提前半年建成投产。投产后,该管段可在江苏泰兴与西气东输管道系统联通,“北气南下”通道延伸至长三角地区,提升长三角地区天然气保供能力约5000万立方米/日。

微信图片_20221207144029.jpg

据了解,中俄东线是我国首条采用1422毫米超大口径、X80高钢级、12兆帕高压力等级、具有世界级水平的天然气管道工程,建设过程先后攻克了工程设计、管材制造、建设施工等技术难题,全面推动管道核心控制系统和关键设备国产化,首次将18米加长钢管应用于我国油气长输管道建设;全面推广应用全自动化焊接、全自动超声波检测、全机械化防腐补口技术,焊口一次合格率达到98%以上,高于国家优质工程标准3个百分点。基于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该工程集成项目全生命周期数据,实现管道从建设期到运营期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是我国新一代智能管道的样板工程。

建设期间,国家管网集团严格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总体要求,坚持安全生产先于一切、高于一切、重于一切,严格把控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创新绿色施工方法,通过优化路由、盾构穿越等方式实现绿色管控,最大程度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全面发挥“建管融合”项目管理优势,加强工程建设与生产运行统筹管理,着力将油气管道完整性管理各类问题解决在项目建设过程之中,最大限度避免后续生产运行问题隐患。强化党建引领,创新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坚持党的建设与工程建设同步加强、深度融合,广泛开展全国引领性劳动和技能竞赛,积极打造管网工程建设“铁军”,高质量、高水平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微信图片_20221207144017.jpg

随着这一东部能源重要通道的全面贯通,中俄东线大幅将在提升东北地区资源供应能力、推动“气化东北”进程的基础上,增加环渤海地区陆上资源供应通道,缓解该区域对进口LNG的依赖,一定程度上降低用气成本;通过与西气东输管道系统互联互通,推动长三角地区形成东、西、南、北四方供气格局,有效缓解区域管输瓶颈。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资源调配和互供互保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对于保障高峰期供气安全、促进管道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截至目前,中俄东线已安全平稳输送天然气超280亿立方米,到2025年,可向东三省、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区稳定供应天然气380亿立方米/年,相当于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64亿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82万吨,将为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作出重要贡献。

【责任编辑:俞昭君】
网页版|英文版|邮箱|国资小新|国资报告

网站管理: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

运行维护: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

技术支持:国务院国资委信息中心

办公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26号 邮编:100053

网站标识码bm27000004

京ICP备0505210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2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