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中国宝武获悉,自2023年10月湖北省首个5G+全连接智慧钢铁工厂在中南钢铁上线以来,鄂城钢铁已上线机器人34台(套),分布在炼铁、炼钢、检化验等工序。截至今年11月底,鄂城钢铁有451名员工从涉煤气等重大危险区域撤出,钢铁料累计消耗下降0.87%,综合成材率累计提高2.75%,支撑3D岗位替代45%,煤气放散率累计降低100%,从产量提升、效率提升、降耗减费等方面综合测算,年度创效超亿元。
走近鄂城钢铁炼钢炉,新上岗的机器人“新工友”正在检测样品。
“天车来了,天车来了……”在语音提示中,巨大转炉载着120吨钢水缓缓来到炼钢炉前。天车停稳,一炉钢水倒进炼钢炉,激起四射的钢花。偌大的炼钢车间,干净整齐,只有一名身穿黄马夹的工人在巡视。以前手持钢钎,头戴有墨镜安全帽的炉前工哪里去了?除了炉前的一名巡视工人,更多的工作人员在炼钢厂的生产监控大厅,通过监控大屏观察着生产的各个环节。
“炉前工不在炉前,炉内钢水的温度谁来观测?”“炉子里的机器人代替了呀。你看,这就是一号炉里的机器人。”指着监控视频,工作人员介绍到。这其实是一个全自动的机械臂,它用激光传感器适时监测炼钢炉里的各种数据,包括料仓的运行状态。此时,1号炉机器人刚好完成一炉钢水的炉后钢水温度监测,并实时传送,显示的是1566℃。
一炉钢水就如热炒的一锅菜,咸淡如何,能不能装盘出菜?炉前全自动快分实验室则是尝“咸淡”的工作间,那里的机器人是配料分析师。“菜样”是从炼钢炉现场提取,冷却后装在一个专用小盒子里,热乎乎地迅速通过专用管道“传菜”到实验室。接“菜样”的是六轴连转的全自动工业机器人,取样品盒,打开盒子,取出样品,初加工、做分析,一连串动流畅利索。
“一个样品实验分析完成,到数据上传,总共只需100秒左右。”设备管理部自动化室主任李琛说,“炼钢车间需要实验数据进行‘调味’,直至产品合格,而一炉钢炼成也就30分钟左右,尝‘咸淡’必须快速、准确。”
2019年,炉前全自动快分实验室建成,目前有5台机器人上岗工作。之前,这项工作每班需要6人完成,每个样品完成实验需要300秒左右,“而现在每班只需两人,而且实验的准确率提高了,劳动强度也降低了。”炉前全自动快分实验室负责人彭勇说。
钢水成材后,质量怎样?接下来出场的是质检中心联合实验室里的机器人。在这里,只是有一人巡检,一人在操控室值屏。
在现场可以看到,与操控室玻璃墙相隔,检测室里尽管没见人影,活儿却照干。只不过,干活的是运转自如的机械手,运料的是如方盒子样的机器人。“以前是一人一台设备,三班倒,剪样、搬料、上料、实验、观察、记录,紧张忙碌。”质检中心设备管理员刘幼钢说,“现在检测室平时不会有人,包括两台搬试样的运输机器人在内,共有7台机器人干活,数据适时上传,检测误差是毫米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