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技771所研制面向农业科学种植智能监控系统

文章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发布时间:2015-07-09

面朝黄土背朝天,手持弯锄入农田。这本是农民耕作场景的形象描述,但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可能更多看到的是农业管理人员、农业专家在电脑屏幕、手机或手持终端前,实时监测农作物现场的环境状态信息,掌握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参数,并进行实时调整。这正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九院771所目前正在开展的面向农业科学种植的智能监控系统研制工作所要实现的画面。

农业基础设施的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物联网技术在农业领域的示范应用日渐深入,正逐渐成为改变中国农业、农民、农村的新生力量。通过物联网与农业的“联姻”,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可有效地减少中间环节,保障农产品安全,提高农资产品的利用效率。因此,以物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智慧农业的概念将在现代农业中发挥引领作用,并有望带来万亿元级的市场空间。

771所依托专业优势和航天技术积淀,大胆向智慧农业领域进军。今年5月,该所以陕西省杨凌、大荔农业大棚为应用背景,以无线通信传感网络技术为核心,采用自研的智能通信模块,搭建智慧农业平台,积极开展面向农业科学种植的智能监控系统研制工作,主要研究农业物联网络架构技术、基于WSN传感网络的监控系统设计、智慧农业云平台设计技术等。

该系统面向现代果林、温室大棚对种植标准化、精细化生产管理的需求,建立农业环境监测网,采集空气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等指标,以提升农业种植的精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实现农业生产的“全面感知、无线传输、智能处理”。

届时,只要管理人员、农业专家通过电脑、手机或手持终端连接该平台,就可实时监测农作物现场的环境状态信息,实时掌握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参数,进而对农作物种植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科学指导,并能有效解决目前存在的过度施肥、过度打药等问题,从生产源头保障农作物的食品安全。

目前,该所面向农业科学种植的智能监控系统已完成实施方案评审,正在进行产品设计。通过陕西省农业厅的牵线搭桥,该产品设计成功后将与陕西承信农业信息公司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进行后续合作,共同建立农业示范区。

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771所将借助自身的航天技术,在我国智慧农业的沃土上结出硕果。

【责任编辑:${content.getAttrByFlatName('zrbj').value}】
网页版|英文版|邮箱|国资小新|国资报告

网站管理: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

 

运行维护: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

技术支持:国务院国资委信息中心

办公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26号 邮编:100053

网站标识码bm27000004

京ICP备0505210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2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