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中国二重扭亏脱困、改革振兴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经营指标大幅增长,实现扭亏为盈,完成利润总额1.6亿元、同比增加6.7亿元,营业收入43.5亿元、同比增加22.3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2.4亿元、同比增加11.2亿元、连续多年来第一次由负数转为正数。中国二重改革振兴迎来新的转折点。
重组3年以来,针对连续亏损、资不抵债、负担沉重等严峻问题,国机集团及中国二重着力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采取“主动退市、重组债务、分流人员、盘活资产、革新机制、创新驱动”等措施,为企业在2016年上半年成功实现扭亏为盈奠定坚实基础。
围绕2016年扭亏脱困的目标,国机集团通过“外科手术”与“内科手术”相结合的办法,举全集团之力使中国二重债务重组、人员分流达到预期目标,资产盘活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长线产品开发工作稳步推进,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获得有效提升。随着改革效果逐步显现,今年以来,用户、供应商对企业的信心明显提振,职工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中国二重经济运行向好势头进一步巩固。
果断实施主动退市
自2011年起,因连续大额亏损,中国二重主业上市公司——二重重装股票面临强制退市风险,为维护证券市场稳定和中小股东利益,国机集团先后采取全面要约收购、股东大会决议方式,果断实施主动退市,实现了中小股东“零上访、零投诉”,有效化解了退市风险,成为我国资本市场退市改革的首个成功案例。
扎实推进债务重组
2014年底,中国二重资产负债率已达133.7%,有息负债高达162亿元,60多亿元银行债务逾期,资金链断裂,破产风险剧增。国机集团、中国二重经过一年时间,与近二十家债权银行艰苦磋商四十余次,最终达成多方认可的“以股抵债+现金偿还+保留债务”的综合受偿方案。通过债务重整,中国二重妥善处置各类金融性债务逾134亿元,每年可减少利息支出6-8亿元,资产负债率大幅下降,并同步解决了企业债、中票、融资租赁等问题,卸下了沉重的债务负担,有效化解了债务风险,极大改善了地方金融生态环境,实现企业、金融机构、供应商等经营债权人的多赢。
稳妥实施减员增效
2013年底,中国二重用工人数达1.5万人,年均13亿元的人工成本远超企业承受能力。中国二重通过提前退养、离岗休养、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等多途径分流人员。到2015年底,用工人数已减至7700人,年人工成本同比减少6亿元,降幅近50%,且骨干职工流失率控制在10%以内。
加快盘活调整资产
针对企业产能过剩、资产包袱过重问题,国机集团从“去产能、调结构”着手,收购盘活二重镇江基地、八万吨压机、成都研发大楼等重大资产,在减轻企业运营负担的同时,积极推进资产的市场化运营。同时,国机集团加快盘活处置积压库存物资、应收债权等低效无效资产,到2016年6月底,应收账款较年初减少3.38亿元,降幅11%;存货盘活原值2.26亿元,盘活收益8935万元。
改革创新体制机制
国机集团高度重视对中国二重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主导组建了以外派董事为主的新的中国二重董事会,完善了法人治理结构;并分四批选派了15名集团优秀干部充实二重管理队伍。中国二重深化内部改革,建立权责利对等的管理机制,同时全面从严管理,实行干部全员竞聘上岗。目前,中国二重中层以上干部较2013年减少20%,管理人员较2013年减少37%;加强责任考核和奖惩力度,仅2015年就问责领导、干部79人次。
持续提升产品质量
今年1-6月份,中国二重产品质量水平大幅提升,废品损失率由2015年的1.26%降至0.13%,合同完成率由同期的50%提高到92%,产品边际利润水平由过去的负值提升至14.3%,2016年预计非生产性成本较2013年将下降40%。
创新驱动转型升级
目前,国机集团紧紧抓住国家推进“中国制造2025”机遇,坚持市场需求与技术引领相结合、自主创新与业务协同相结合,推进中国二重转型升级。一方面,着力推进长线产品研发。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国机集团指导中国二重制定了《产品及市场开发规划》,明确做强做专冶金、锻压等传统业务的同时,努力提升核电、煤化工等新兴领域的技术能力。国机集团发挥所属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促成与中国二重的协同研发,先后签订联合研发协议16项、产品研发合同18项,集团已为此投入研发经费10亿元;另一方面,业务协同带动商业模式转型。借助国机集团工贸业务资源和丰富的全球市场资源,引导中国二重与25家兄弟企业达成合作意向,2015年内部协同项目签约额30亿元;实施中国二重与集团所属中国机械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的重组,促进中国二重从单一制造商向工程服务商及总包商转型,利用“一带一路”建设契机,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部分项目已取得实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