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技六院为火箭打造全系列动力系统护驾神舟

文章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发布时间:2016-10-19

面对第六次载人飞船飞行任务,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火箭发动机研制团队仍然没有一丝一毫的懈怠。

针对液体火箭发动机高温、超低温、高压、高速、强振动、单点失效等特点,六院在发动机设计、生产、制造、试验、交付等各阶段的检查、测试中都要求做到:每一个零件、部件、组件、整机必须达到零缺陷和百分之百可靠的要求。

这一苛刻的质量管理要求,对六院科研人员来说则是最基本的要求,精益求精是他们不给风险留任何机会的“法宝”。

六院任务团队认真反思近年来发动机研制工作出现的质量“疑点”。针对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飞行发射的任务要求,科研人员量身定制了多项质量改进措施,系统分析可能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风险,进一步辨识设计关键特性、工艺关键特性和过程控制关键特性。

六院借鉴此前获得成功的产品的成熟技术,拓展应用范围,运用信息化技术,有效开展数据包络分析。通过有针对性的风险分析,特别对一些不可检测项目的分析,六院从设计和工艺上采取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确保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动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飞船上的姿控发动机全部由六院研制。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在交会对接中一次次精准的定位、靠拢、调节,均要靠这些姿控发动机来完成,包括轨道提升、轨道修正、姿态控制、交会对接平移、返回再入制动等等,任何一个细小的动作,都要求精准精确。

发动机在太空中精准动作的背后,是六院科研人员对动力系统研制过程中工艺技术的极致追求。

在发动机上,成千上万个零部组件连接在一起,少不了螺纹连接,传统的螺纹连接主要凭操作工人的经验来完成。

六院科研人员对所有螺纹连接部位的结构形式,零件的材料、镀层、表面状态等进行了梳理、分类,甄别各部位螺纹连接的特点,并对发动机产品力矩校核的数据进行了包络分析,积累了大量数据,从而确定了发动机螺纹连接预紧力控制方法和措施,实现了螺纹连接预紧力全面量化控制。

在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2500牛发动机研制中,推力室头部喷注器需要微小孔加工,密密麻麻上百个,小孔细如发丝,而且撞击精度、角度、距离、孔径要求也极为严苛。

对此,六院为了确保精度改进了工艺方法,采用高速数控工艺加工微小孔,效率提高了4倍,经头部液流试验,精度提高了3倍,为神舟十一号载人飞天提供了可靠支撑。

【责任编辑:${content.getAttrByFlatName('zrbj').value}】
网页版|英文版|邮箱|国资小新|国资报告

网站管理: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

 

运行维护: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

技术支持:国务院国资委信息中心

办公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26号 邮编:100053

网站标识码bm27000004

京ICP备0505210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2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