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智慧治水”助力浙江生态文明建设

文章来源:中国冶金地质总局  发布时间:2016-12-20

近年来,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智慧治水”核心技术积极服务浙江省“五水共治”大规模治水行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取得了良好成效。

2013年,浙江省部署推进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五水共治”大规模治水行动,但城市地下管网普遍存在的淤积严重、雨污混接等情况成为检测治理中的一道难题。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所属正元地理信息有限公司利用地下管网探测技术及三维河道检测技术成功解决了这些难题,在浙江湖州市德清县得到成功应用,助其两夺浙江治水最高荣誉“大禹鼎”奖。

在德清县钟管镇工业功能区,当地政府与来自“地理信息小镇”的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所属浙江正元地理信息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借助“管道爬行机器人”,为地下管网“全身体检”。“管道爬行机器人”能够精确探测出管道淤积和破损之处,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交由电脑储存和分析,标明检测位置,绘制图表,对管道的破裂、渗漏、支管私接和其他各种结构性缺陷及功能性缺陷作出等级定性,为后面的清淤、修复提供了可靠的分析数据。管道机器人的工作效率为人工的30倍以上,此项技术的成功应用减少了人工负担,并有效避免了井下空气污浊对下井人员的身体伤害。 通过“管道爬行机器人”为地下管网“全身体检”,彻底解决了园区多年来污水排放不畅的问题。

在蠡山村三仙桥畔,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下辖三川德青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建起了淤泥干化处理站,对从河底绞吸上来的泥浆进行干化处理后,用于路基填料、工程回填土,实现淤泥的资源化利用,为循环经济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正元地理信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河道三维监测系统在这方面也发挥了巨大作用。该系统利用声波技术,清楚探测河底淤泥堆积情况,并制定清淤方案,对河道进行动态监测管理。该系统的成功应用,为当地建立起河道大环境、淤泥模型、水面模型等三维模型,实现河道地质断面查看,进行河道回淤分析,并实现淤泥土方量计算、污泥分析,对淤泥进行生态化利用,不仅为治水服好务,而且还可广泛应用于城市防灾减灾、重要工程建设等,同时能够有效减少对水底生态的破坏,有助于保持生态平衡。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在浙江积极服务“五水共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做法和成效引起了央视和《人民日报》等媒体的关注。2016年12月初,中央电视台《芝麻开门》栏目组到德清录制节目,应节目组的邀请,公司智慧河道管理技术也参与了节目的录制。12月13日,《人民日报》第十三版刊登文章,对正元地理信息公司利用地下管网探测技术及三维河道检测技术在“五水共治”中发挥的作用表示肯定。

下一步,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将继续深化推进转型升级,积极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在智慧管网、智慧水利、智慧燃气、智慧供水、美丽乡村以及智慧旅游等多方面研发核心技术、拓展业务领域,为服务社会、服务民生,持续做出积极的贡献。

【责任编辑:${content.getAttrByFlatName('zrbj').value}】
网页版|英文版|邮箱|国资小新|国资报告

网站管理: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

 

运行维护: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

技术支持:国务院国资委信息中心

办公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26号 邮编:100053

网站标识码bm27000004

京ICP备0505210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2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