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冶集团掀起向吴大观同志学习热潮

文章来源: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09-08-28

  中国冶金科工集团党委认真贯彻落实国资委党委《关于开展向吴大观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精神,将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向吴大观同志学习,作为加强党性修养、弘扬党的优良作风的大好契机和推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深入开展的重要举措,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全集团上下形成了学习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热潮。

  一、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党委常委带头学习

  中冶集团党委高度重视,及时动员部署,以文件形式迅速向中冶集团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传达了通知精神,要求各级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开展向吴大观同志学习活动的重要意义,全面把握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的深刻内涵,把开展向吴大观同志学习活动做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抓好落实。同时,中冶集团党委于7月30日迅速召开党委中心组专题会议,领导班子全体成员集体学习了吴大观同志的先进事迹。紧接着,7月31日组织召开了中冶集团总部机关党员干部大会,向广大党员干部传达学习了吴大观同志的先进事迹。各基层党组织及群团组织高度重视,紧密结合企业实际,切实制定学习活动的步骤计划,精心组织实施,把吴大观同志严谨求实、勤奋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在全集团迅速掀起学习吴大观同志活动的热潮。

  二、精心组织,措施得力,学习活动稳步推进

  一是集中布置组织学习。中冶集团党委通过视频会议形式组织全集团收看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让大家充分了解吴大观同志的先进事迹,并把学习教育与正在开展的“双百”评选结合起来,引导全体员工在评选过程中,认真学习“双百”候选人特别是中央企业系统10位候选人物的先进事迹,把对先进典型的学习转化做好工作的强大动力。

  二是分层组织动员学习。各基层党组织为党员干部发放了学习资料,组织学习了有关文件精神和人民日报《中国心、报国情:一论学习吴大观同志》、《真信仰、百炼钢:二论学习吴大观同志》、《吴大观日记、学习笔记摘抄》、《吴大观采访札记:信仰的力量》等事迹材料,组织收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播放的《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追授吴大观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决定》,开展“学习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月”等活动,从他的事迹中吸取精神营养。对于分布在全国各地乃至海外项目现场,各基层党组织制作了向吴大观学习的专题学习电子包,将学习材料压缩后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到每一位员工的邮箱中。

  三是组织党员展开讨论。通过座谈会、民主生活会等形式,深切缅怀吴大观同志,联系实际畅谈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一些党员同志们在学习吴大观同志的事迹后,拿起笔记录下了自己的心得体会,他们以饱含深情的笔墨表达了对吴大观同志爱党爱国的坚定信念,心系祖国航空事业、刻苦钻研技术、勇挑重担、甘为人梯、淡泊名利的敬仰之情。党员冯宇飞同志在学习心得中写道:在如今物欲横流的社会,功名、利禄这些我们所看重的东西,吴老却不屑一顾,他淡泊名利的一生真的让我们感到惭愧。党员尹青同志则谈到:怀着崇敬的心情学习完吴大观同志的先进事迹材料后,极大的触动了我,使我的心灵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洗礼。除了工作作风和人生态度,吴大观同志的工作方法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非常值得刚参加工作的年轻同志学习和借鉴。党员景觅同志写道:吴大观同志的生平事迹,强烈的震撼了我的内心,也给了我许多关于人生和理想的启示。我想,在今后的生活中要时刻保持一种努力奉献、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在工作中坚持刻苦钻研、严谨务实的科学精神和勇于探索、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努力向更高的目标攀登。这些发自肺腑的感言,代表了中冶集团全体党员学习后的心声,吴大观同志的事迹激发了广大党员爱党爱国的无限热情。

  四是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各级党组织充分利用网络、通讯等载体,做好向吴大观同志学习的宣传工作,为活动顺利进行提供有效载体。党群部门和各部门紧密配合,在宣传过程中注意把学习活动与科学发展观的整改落实工作结合起来,把学习活动与企业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把学习活动与推动生产经营工作、服务大局结合起来,使学习活动成为公司员工关注的热点,进一步扩大了学习活动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三、工作深入,群众满意,学习活动成效显著

  自学习活动启动以来,中冶集团累计组织召开组织生活会1641次、参会人数26687人,座谈会 651次、参会人数13009人,开展演讲活动58次、1687人,撰写学习心得6465篇,开展征集征文422篇,开展网上学习讨论20288人次,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学习活动,很多党员纷纷表示,吴大观同志就是一面镜子,在这面镜子前照一照,就能受到心灵的洗涤和净化,就能找到努力的方向和目标,找到前进的动力。要向吴大观等老一辈科技工作者学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刻苦钻研,勤奋工作,在有限的时间内焕发无限的工作激情与动力,以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为完成公司各项目标任务做出贡献。

【责任编辑:${content.getAttrByFlatName('zrbj').value}】
网页版|英文版|邮箱|国资小新|国资报告

网站管理: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

 

运行维护: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

技术支持:国务院国资委信息中心

办公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26号 邮编:100053

网站标识码bm27000004

京ICP备0505210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2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