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登世界集运之巅
----中国海运集团公司七年发展纪实
温源
编者按: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经济基础,进一步搞好国有企业,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当前,国有企业有很多加快改革和发展的有利条件,同时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一大批国有企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加快推进改革,规范改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新世纪里谱写出新的辉煌的篇章。本报从今天起,开辟“进一步搞好国有企业”专栏,将陆续报道十家国有企业的典型经验,以期让更多的读者了解国有企业的现状,关心国有企业的发展,支持国有企业的改革。
这十家国有企业是: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铝业公司、江西铜业集团公司、天津钢管有限责任公司、中联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1997年成立之初,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这个由上海、广州、大连三大海运公司为主组建的、拥有251亿元总资产的大企业,实际上是一个“烂摊子”:企业负债1.84亿元;经营业务主要是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石油和煤炭沿海运输,远洋业务只是沿海运输的一种补充;没有国际经营网络,集装箱运输更是一片空白;平均船龄14.5年,大部分只有1万吨左右的载重量,大型化程度较低,不适应市场需求。
2004年,这个在国人看来依然有些默默无闻的企业,却已成长为世界航运业的新秀:集团预计收入达到480亿元,实现利润85亿元,总资产达到600多亿元;集装箱达到27万箱位,拥有10艘目前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8500TEU 标准箱)集装箱船队;企业6月份在香港上市,成为全球市值第5位的班轮公司;在美国权威航运杂志年度国际班轮公司利润评比中排名第一。
短短七年,是什么让中国海运走过了其他船运公司需要二十、三十年才能走完的历程,实现了持续跨越式大发展?中海人会异口同声地回答:坚定不移地发展集装箱运输,做大做强主业。
决定性的战略选择
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集装箱运输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一艘5000箱位的集装箱船需配置船员23人,与一艘万吨轮所需人数相当,但营运效率和收入却能超过50艘万吨轮。海运集团组建后,对要不要发展集装箱运输曾产生过很大的争议,主要担心资金投入大,经营风险高。以李克麟董事长为核心的中国海运领导集体经过认真研究分析,果断地做出决策:集装箱运输是未来发展方向,中海集团要不遗余力地发展集装箱运输,并把它做大做强!
发展集装箱,没有船怎么办?1997年到1998年,中海通过自己的船厂将44艘散杂货船改造为集装箱船,迅速形成了初具规模的船队。“1998年用改造的集装箱船第一次跑欧洲航线,船跑得太慢,人家跑20多迈,中海的船跑11迈;人家的船早就回来了,中海的船还在跑。客户意见很大,投诉不少,有的甚至不付运费。”一位员工谈到起步时的困难情景,至今仍记忆犹新。
虽然步履维艰,但中海对发展集装箱运输的初衷没有改变。1999年起,中海集团从国外租赁了35艘集装箱船舶,同时加强与国际班轮公司在航线、舱位等方面的合作,从当年3月到11月,相继开辟了“远东澳洲”、“远东欧洲”、“远东地中海”、“远东美国”四条航线,形成了覆盖全球主要贸易区的远洋集装箱运输网络。一个船公司一年内连续开辟四条远洋干线,这在集装箱运输发展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而今的中海正从昔日的“追赶者”变成“赶超者”。目前世界集装箱船的平均船龄都在8至15年,中海集运船队平均船龄为10年,其中4000TEU以上的主力船队平均船龄仅为1.7年,正是船舶的最佳服役时期;全球正在运行的大多数集装箱船速度为每小时18_21迈,而中海新造的集装箱船平均航速每小时25迈,船舶准班率前后不超过4个小时;船队共有68艘4000TEU以上的大型集装箱船,平均单船装箱能力达到5700TEU,经营着40多条国际航线,服务遍及全球75个国家的165个港口。七年里,中海集团已经打造出一支规模化、年轻化、大型化、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集装箱团队。
后发制人抢先机
航运是个周期性很强的行业,始终伴随着风险与机遇的博弈。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之所以在短短几年实现跨越式发展,与其积极运用反周期策略,充分利用了航运市场波动周期是分不开的。
2001年,受“9·11”事件影响,全球航运市场一路下滑,造船价格十分便宜。当别的航运企业深感前途未卜,等待观望的时候,中海毅然将国家拨给的24亿元贷款,一分不剩地全部用来造船。果真如他们预测的那样,从2002年下半年起,市场持续走强。而中海前两年船价较低时订购的一批集装箱船今年恰好投入运营,完全踏准了市场复苏的节拍,不仅使成本大幅降低,更使其在市场转旺时能从容开拓新航线,船队的整体竞争力得以迅速提升。
2002年第四季度欧元呈现升值趋势,中海看到欧共体在形成欧元统一货币后,经济正在加快复苏,便判断中国产品将大量出口上述地区,集装箱货量将大幅增长。他们立即安排8条5600TEU集装箱船投入远东至欧洲航线。2003年,该条航线运力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舱位爆满,中海赚了个盆盈钵满。
向世界一流企业看齐
2004年,全球航运业整体飘红,被航运企业称为几十年不遇的好年景。然而,高峰过后可能就是低谷,未来集装箱运输还有多大的发展空间?中海再次面临选择。
“全球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将大大促进国际贸易量的增长,从而带动集装箱运输的发展。李克麟在深入分析全球航运形势后提出:“应该看到,中国的集装箱运输还刚刚起步,未来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中海要坚定不移地把集装箱运输进一步做大做强。要真正形成资产优质、结构合理、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船队,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去年中海在韩国订造和租赁了8艘9600TEU“巨无霸”集装箱船,将于2006年底开始交付。每条船都相当于十几个足球场那么大,是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船。有人预测,9600TEU型船可望给中海带来每标箱300_400美元的超值利润。
“中海要打造一支世界顶级的集装箱船队。”李克麟不无自豪地说,“到2006年,中国海运集装箱运力预计达到45万TEU,进入全球20大班轮公司前第五位,2010年进入前三位,我们的目标是全球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