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油陆丰13-1油田控制成本保效益

文章来源: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发布时间:2013-06-24

  今年20岁的中国海油陆丰13-1油田,桶油成本已经接近同海域油田桶油成本均值的两倍。高成本下,油田作业区一方面从大处着眼提高生产时率,追求产量硬效益,另一方面从小处入手降本增效,“挖一点儿是一点儿”,从而守住了效益空间。

  直接作业费为何居高不下?

  9577.6万元!陆丰13-1油田连续三年直接作业费逼近1亿元。老油田正面临着成本带来的生产压力。

  直接作业费为何居高不下,算算账就知道了。

  在直接作业成本中,维修费是大头。老平台设备老化,关键性设备维保频次增加,一年设备的备品、备件就要花费500多万元。设备生锈是常见病,以前“打短工”的防腐队伍,现在变成常驻平台的6人小分队,一年的费用就要150多万元。资料显示,2012年的维修费要比2011年增加2000多万元。

  健康安全环保的投入也在逐年增加。早期平台设计很多不符合新的要求,设备升级需要资金;现场处置突发性事件等工作都在平台上开展,消防器材的维护、检查、取证、培训等工作都需要资金投入。

  改善员工居住条件也需要投入。陆丰13-1平台是个老平台,生活设施简陋,陆丰油田作业区维修经理左天庆告诉记者,今年生活区改造只投了30多万元,改造不完的只能等到明年了。

  海上油料费、化学药剂费等,随着老油田稳产难度越来越大,相关的费用都随之增加。

    小处着手,挖一点是一点

  日本企业在成本管理上有句名言:干毛巾也要拧出一把水。曾经与日本石油企业合作多年的陆丰13-1油田,在降本增效上“小处着手,挖一点儿是一点儿”

  作业区首先把挖潜的着力点放在油料上。撤台关井需要回注柴油,以前一次回注120立方米,作业区与生产部配合,对高含水油井进行理论测算,现在一次回注柴油只需50立方米。生产系统设备和管线稀释循环用柴油、海管置换用柴油都改用生产水,一次能节约60立方米柴油。按一年避台四次算,一年能节约柴油520立方米,折合人民币大约160万元。

  平台原来用电给淡水加热,现在安装了生产余热回收装置,用温度高的排海生产水给淡水加热。以前,平台使用三套水处理系统,通过调整水流参数、优化化学药剂等措施,现在只需两套水处理系统。仅此两项,平台一年就节约用电400多万千万时。

  此外,作业区对锅炉实施改造,全年省油1000多吨,按每吨重油价格5500元计算,每年节约500多万元。

  以小改小革为突破口,作业区尝到了甜头。现在,平台上正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动员包括承包商员工在内的智慧,节约挖潜、降本增效。2012年,平台共收集合理化建议30多个,其中一半以上已实施完毕。

  保生产时率是最大的效益

  与挖一点是一点的“芝麻”相比,作业区更看重“西瓜”——保生产时率,产量才是硬效益。

  陆丰油田作业区经理谭四周说:“管理就是效益,通过软管理,保证生产时率,在成本一定的情况下,产量越高、效益就越大。”

  保生产时率,设备是关键。陆丰13-1平台是亚洲最大的采油平台,也是年龄比较大的平台,很多设备的资料已经不完整,对设备寿命预估计不足,平台预防性维修的工作量越来越多,尤其是关键性设备维保频次逐渐增加,6台发电机,原来一年一次,现在一年两次。

  加强油井的综合管理。在新的调整井完井后,不急于投产,而是集中精力做好返排清井工作,把泥浆对油层的污染降到最低,保证生产工艺系统长期稳定;在生产过程中,把泵的排量控制在厂家规定范围内,延长泵的使用寿命;利用每个避台风的停产机会,测试、调节油嘴,确保发电机运行平稳。

  强化油井工艺系统管理。油田综合含水已经超过95%,生产措施增加以及化学药剂注入,容易造成管线腐蚀,作业区利用每一个机会,对管线进行检测,及时维修。

  主观能动性的增加,使油田生产时率有了保证。今年前5个月,生产时率达到98%,陆丰油田作业区生产经理杨浩波告诉记者,如果全年都能维持这样的生产时率,油田有望实现超产。

【责任编辑:${content.getAttrByFlatName('zrbj').value}】
网页版|英文版|邮箱|国资小新|国资报告

网站管理: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

 

运行维护: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

技术支持:国务院国资委信息中心

办公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26号 邮编:100053

网站标识码bm27000004

京ICP备0505210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2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