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长庆油田形成复合型科技集成创新模式

文章来源: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发布时间:2012-03-21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大面积覆盖、水平井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及多段多簇压裂技术攻关在致密性油气藏的全面展开,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已形成了从“软件到硬件、从地下到地面”的复合型科技集成创新模式。3月16日,油田科技负责人说:“在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创新方面,长庆油田仅2011年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9项,授权专利165件,有4项自主研发的新型工具获集团公司认定。”

  长庆油田管理开发的鄂尔多斯盆地,属典型的“低渗、低压、低丰度”油气藏,储层致密、开采难度大。多年来,长庆油田面对这块难啃的“硬骨头”,从软件到硬件,从地面到井下,实施了一系列集成创新和技术攻关,实现低渗透油气田高效开发。

  在软件上,面对数万口油气井、数千口井站的生产规模,长庆油田推广数字化信息技术,不但可以智能化地对各类油气藏进行分析解释,为科技攻关提供依据,而且将油气井远程监控、数据采集、井口启停等几十项原来需要员工现场操作的程序,全部“搬进”计算机,员工坐在值班室操作鼠标就可完成。高端技术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推动了油田真正意义上的管理升级。

  软件开发创新是基础,硬件配备也必不可少。2008年以来,长庆油田先后投资8903.6万元,购置仪器设备71台(套)。目前,长庆油田已拥有各类重大仪器设备、大型试验装置164台(套),整体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其中,长庆油田研制的全硅结构SOI微传感器及检测系统已在油田推广应用4000余套,满足了油田的管理需求。

  面对复杂的地面和地下环境,长庆油田在发挥勘探开发研究院和油气工艺研究院科研职能的基础上,又专门成立了苏里格气田、超低渗油藏两个处级科研中心,集中精力推进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在地面工艺创新上,在大力推广“联合建站、丛式布井、系统共用”等工艺技术的基础上,油田积极实施以小型化、橇装化、一体化集成为特征的装备研发、推广和应用。目前,一台新研发的橇装设备,可发挥一座小型联合站的作用,实现了数万口油气水井、上千座场站的网络化管理,不仅提高了地面建设速度和管理水平,而且大幅提高了开发效益。

  针对致密性油气藏开发中遇到的难题,长庆油田借鉴国外先进经验,通过水平井井位优选、随钻地质导向、不动管柱水力喷射、压缩式裸眼封隔器多段压裂和油藏注水等主体技术,大大提高了油田的开发效益。近3年,长庆油田完钻水平井210口,投产初期平均单井产量8.3吨,是直井产量的3倍以上。

【责任编辑:${content.getAttrByFlatName('zrbj').value}】
网页版|英文版|邮箱|国资小新|国资报告

网站管理: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

 

运行维护: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

技术支持:国务院国资委信息中心

办公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26号 邮编:100053

网站标识码bm27000004

京ICP备0505210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2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