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诚通:让董事会更有效
经济日报 李予阳 王胜颜
近日,记者在诚通集团采访时,正好赶上该集团董事会的薪酬委员会开会讨论集团高管的薪酬。会议进行了一整天,委员会成员认真地讨论相关事宜。记者看到,董事长和总经理均不在会议之列,该委员会的主席是其外部董事、原乐凯集团的总经理杜昌焘,成员除了一名职工董事,其余都是外部董事。
中国诚通集团是第一批建立董事会试点的中央企业之一,2005年12月正式成立董事会。目前,董事会成员11人。其中,外部董事6人,非外部董事5人(包括职工董事1人)。董事会设5个专门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战略委员会、提名与治理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审计委员会。
后3个委员会中,外部董事占多数,并担任委员会主席。
董事长马正武:董事会与经理层分开的机制在我们企业得到了较好贯彻。董事长抓战略,考虑企业3至5年以后的事,要尽量与执行层保持一定的距离,也就是大家说的“一臂之距”。董事长对具体事务要有意识变得不那么“专业”。董事会对经理层不是监督,而是推动。在实践中,董事会与经理层的职责和边界划分更多的是磨合出来的,而不是规定出来的。
外部董事的设立是这个制度很重要的基石,可以促进企业避免内部人控制,实现集体决策,并使企业决策时有了新的视野。董事会建立后,我们企业有了一些明显变化。一个是决策与执行分开,董事会与经理层已经起到了制衡的作用。一个是企业的透明度增加了。诚通虽然早就实现了内部信息公开,但董事会使得决策等环节更加透明。再有就是各种运作程序更规范了,企业整体上紧张起来了,更有规矩了,其实也就是每个人的“责任明确了”。董事长的重要责任之一是开好董事会,使分散的讨论集中,并使各种意见达成一致,董事长需要很好把握。
董事会制度的难点在于如何使董事会更有效。试点建立后,要进一步探索适合企业具体情况的运作方式。什么样的鞋子适合自己的脚,要靠实践去摸索,使企业真正实践董事会制度的精髓。我们企业在搞试点的时候进行了一些因地制宜的探索,比如设立了常务委员会,以提高日常的决策效率等。此外,这个制度要完善还要有与之配套的外部董事制度,有一支职业外部董事队伍,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与科学考核。
总经理洪水坤:任何治理形式是否有效,最终还要看它是否促进了企业发展。过去,国有企业习惯于一把手说了算,现在则是董事会决策。董事会把一些最优秀的人聚集在一起。执行层不是看哪一个人的脸色,不是看内部方方面面的关系,而是能够集中精力全力做事情。经理层每天陷于事务,不容易去看更长远的事,而董事会则可以充分考虑战略发展。外部董事好多都是退下来的企业一把手,有丰富的经验和智慧,他们位置超脱,可以有效地推动企业发展。拿我们搞国有资产管理试点来说,当时企业的情况和外部环境使我们有些顾虑,但董事会成员尤其是外部董事们坚定不移地支持我们走这条路子,现在看来,这条路确实是走对了。另外,我们企业董事长和党委书记是同一个人,使加强党委的领导和发挥董事会作用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外部董事杜昌焘:董事会在我们国家还是个很新的制度,尤其是中央企业更是没有现成的经验。对外部董事来说,也是一个新挑战。过去大家多是一个企业的一把手,既决策又执行,现在的位置是决策,不执行,比较超脱。成为试点企业的参谋顾问,要经历学习、适应的过程。大家都是搞企业出身,在实践中能够较快地触类旁通。外部董事常常要在董事会上说话,我的体会是要说好自己的话——说好出资人的话,代表出资人的利益,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说好决策层的话,为企业长远战略出谋划策。话不在多,而在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