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工业被誉为“工业之花”,而直升机产业无疑是其中最璀璨的一朵。经过近60年发展,我国直升机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自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艰辛发展历程。据介绍,中航工业直升机人勇于创新,自主研制或者合作研制的直升机,已经形成轻、中、大型系列化发展的产品谱系,创造出我国乃至世界直升机发展史上的诸多奇迹,谱写了我国直升机产业自主创新、飞跃发展的新篇章。
技术创新引领发展
戴上3D眼镜,眼前随即1:1呈现出AC313直升机的立体影像。通过手持特殊手柄的拉近和旋转,可以“进入”直升机舱体内部,感受驾驶舱的各项操作;也可以“爬到”直升机外部,去“检测和维修”发动机等各种零部件。6月13日,记者在中航工业直升机设计研究所亲身体验了CAVE系统强大的虚拟仿真功能。
据中航工业直升机所所长邱光荣介绍,CAVE系统只是中航工业直升机所在AC313研制过程中运用的先进技术之一。2010年3月,大型民用直升机AC313横空出世,宣告我国大型直升机研制从第二代跨入了第三代。
被誉为“中国直升机摇篮”的中航工业直升机所,立足自主创新攻克了球柔性旋翼、结构响应主动控制、综合化航电系统、无人直升机自主飞行控制等一系列直升机关键技术,全面掌握了第三代直升机设计技术,荣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发明奖等40余项。
在直升机核心、关键制造技术方面,中航工业直升机人也同样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中航工业昌飞先后突破了大型先进的复合材料桨叶制造技术的难点,制造出亚洲最大的钛合金桨毂,掌握了第三代旋翼系统的制造技术;通过关键部件车铣复合加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高加工效率近4倍,产品质量也得到大大提升。
持续的自主创新使企业“强筋健骨”,近几年来,中航工业直升机人在军机、民机、无人机研制等多条战线取得累累硕果:直-8、直-9、直-11等传统型号不断改型升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用直升机AC313、 AC311相继诞生;与法国欧直公司合作研制的AC352开创了中外“共同投资、共担风险、共同研制、共享市场、共享收益”的合作新模式;2012年11月,直-10、直-19两型专用武装直升机精彩亮相珠海航展……
如今,中航工业直升机已逐步形成了从1吨级到13吨级多平台系列机型的产品构架。直升机所展厅墙上那如同满天星光一样璀璨的大、中、小直升机型谱,正在直升机技术和制造人员的手中一天天变为现实。
管理创新追求精益
管理和技术是支撑企业发展的两条腿。6月14日,在中航工业昌飞科研生产网络指挥中心,记者看到各零部件生产车间和各型直升机生产线的进度通过网络指挥中心的大屏幕尽收眼底。各生产车间主任和各级管理者也可以通过昌飞数字化制造系统(CPS),实时掌控零件制造、铆装、总装和试飞的进度和质量情况,在线指挥和监控整个公司的生产运转状况,实时了解关键设备的运转和利用率情况、风水电气的运转情况、现场安全等与生产相关的各项任务完成情况。
“昌飞致力于将信息化与管理结合,基于国外大型产品数据管理系统,经过十多年不断完善,二次开发了能够支持复杂航空产品研发工程应用的CPS。”中航工业昌飞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余枫介绍说,得益于CPS,昌飞又引入战略管控、精益管理,应用包括看板管理、可视化管理、物流配送、节拍生产等生产组织模式,建成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化集成精益生产线,实现了产品流、信息流等的统一,管理由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
中航工业昌飞公司总经理周新民告诉记者,通过持之以恒地推进现代化工程管理体系,目前中航工业昌飞生产能力达到10年前的30倍,3年前的5倍。
与昌飞一样,近10年来,直升机所也大力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科研领域。直升机研发采用了100%的全三维数字化关联设计技术,实现了直升机总体、结构、旋翼、系统等各专业基于骨架模型的设计关联,以及基于数字样机的全方位协同、异地协同、设计和制造协同,实现了直升机设计、制造和信息无缝集成。
目前,直升机所搭建了直升机研制信息技术平台,数字化仿真、数字化决策等系统全面应用,显著缩短了型号研发周期,降低了研制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
体制创新凝心聚力
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人才是关键。中航工业直升机公司注重从机制创新入手,培养了大批航空骨干人才。
“直升机所坚持以适当的待遇留人、充实的事业留人和优美的环境留人,为各类人才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和成长上升通道。”据中航工业直升机所党委书记赵伟华介绍,为了鼓励技术人员立足岗位成才,中航工业直升机所着力打造专家型人才队伍,设立了首席、A级、B级技术专家岗位系列,建立了所级技术专家选拔、培养、考核和激励体系;同时,直升机所非常重视在青年职工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放手让青年骨干人才在重点工程研制中唱主角,挑重担。
目前,中航工业直升机所技术专家当中既有硕果累累、闻名遐迩的中年“名人”吴希明、徐朝梁、李家云等,也有一大批朝气蓬勃、技术精湛的中青年技术人才。承担AC313、AC311研发任务的技术团队平均年龄不到35岁。
中航工业昌飞也注重从机制创新入手,采取激励和约束双管齐下的办法,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昌飞近年来加大对科技成果的奖励力度,重奖科技精英。在2010年召开的首届科学技术大会上,获公司科学技术奖的15名科技人员和6个团队获得重奖,12名杰出工人也获得重奖。中航工业昌飞还运用综合平衡计分卡、数字信息化等现代管理方法,将领导班子成员、干部职级、岗位、奖金等与个人业绩挂钩,靠数据说话,持续改善。
“干惊天动地事、做默默奉献人”——这是航空人的一句口号,也是许多航空人的真实写照。中航工业直升机人将个人的命运和事业发展与中国直升机产业的发展紧紧相连,焕发出极大的创新热情,担负起了中国直升机产业发展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