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平:央企在行业整合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文章来源:国资委信息中心  发布时间:2009-09-27

    国务院国资委信息中心推出《辉煌60年-国企巡礼》高端访谈,邀请中央企业领导做客国务院国资委网站聊天室与广大网友共同分享中央企业60年来的成绩和经验。今天为高端访谈第六辑——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董事长宋志平访谈。以下为部分访谈实录:

    主持人:和讯网网友问,中国建材集团联合重组是依靠央企的优势取得的,是一种国进民退的"大吃小"。请您谈谈对这位网友的提法?

    宋志平:我个人感觉到,"大吃小"、"小吃大",是过去大家在竞争中常常使用的词。但是今天我们所做的工作,实际上是从共赢和互利出发。从我们自己的重组过程中,可以看到,我们的南方水泥公司在浙江的重组,实际上是在浙江水泥产业最困难的时候,在水泥厂家混战、打得最惨烈的时候进去的。今天来看,浙江的这些水泥企业进入到中国建材这个大的平台以后,在这场金融危机里都平安地渡过了,水泥企业家们没有遇到那么大的困难,这也是联合重组给大家创造了双赢和共赢带来的结果。

    宋志平:今天来看,行业的重组已经远远离开了过去竞争的思路,而是从行业的健康发展、从行业的共同利益,并照顾到方方面面进行的联合和重组。中国建材在联合重组过程中,很少用"收购、兼并"这样的词汇,因为我们确实在创造一种新型资源重组的方法、资源配置的方法。所以我们很少去想"吃掉谁",我们是想和大家共同拥有和发展水泥这样一个事业。我们现在所有接收的企业,基本他们的经营管理者还都留在企业,因为我们给他们创造了一个人生的舞台。过去我们收掉的一些中小型企业,给他们还留一点儿股份,使大家不仅可以享受到创业的成就,也能够分享联合重组以后由于市场健康所带来的收益。应该说这是我们现在选择的一个方式,而且获得了大家的普遍认同。

    宋志平:谈到现在很多人在议论所谓的国进民退,我觉得这不是一个很清晰的概念。现在央企在行业整合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其实也有着其内在的逻辑。从最初改革开放时,中国的企业主要是缺资金,缺技术,所以那时企业发展许多是引入外资,引入资金和技术。到90年代时,企业很大程度上是机制不活,所以很多进行改制,突出市场机制对企业的引导作用。

    宋志平:今天的环境下,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竞争力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比较重要的,一是规模;二是创新能力;三是国际化的能力。在这三方面,央企都有突出的特点,所以在行业整合过程中成了主要的整合平台和主力军。今天我们来看整合,里面有很多内在的逻辑。现在有很多人说央企凭借央企的身份,然而中国建材是在非常充分的竞争领域里,没有任何垄断。我觉得一件事情的发生一定有深刻的背景和内在联系,现在央企充当各个大行业整合的平台,我觉得是非常有利的。但同时我也想说,现在央企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国企,比如中国建材已经上市,现在投资者和股民持有我们超过50%的股权。可以说我们是一个适应市场的、投资者拥有的一种新型央企,一个国际化的企业。

    宋志平:所以不光是我们央企的体制已经变化,而且也进行了市场化转变。同时,央企确确实实有别人无法比拟的优势,比如大型院所现在都在央企;比如做了几十年的进出口公司,也都在央企。我们现在的问题是经过金融危机以后,中国的企业该怎样聚集起来,该怎样提高我们的竞争力,该怎样到国际市场上分得一块市场,得到一块资源的配置,我觉得这是我们应该想的问题。所以现在央企,与其说在这场重组中获得了更大的机会,倒不如说央企在这次重组中拥有更大的责任,因为它要负责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代表中国参与国际竞争,并带动很多中小企业参与竞争,我觉得这是我们央企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也希望网友和媒体的朋友们,对于央企进行行业重组多一些正面和积极的看法。

【责任编辑:${content.getAttrByFlatName('zrbj').value}】
网页版|英文版|邮箱|国资小新|国资报告

网站管理: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

 

运行维护: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

技术支持:国务院国资委信息中心

办公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26号 邮编:100053

网站标识码bm27000004

京ICP备0505210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2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