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城正式宣布武汉项目从未“填湖”

文章来源:华侨城集团公司  发布时间:2010-04-03

——武汉华侨城东湖开发真相

  近日,《时代周报》刊登了题为《武汉华侨城开发东湖调查》的报道,并被凤凰网、新浪、搜狐等国内网站转载,且更换不同标题,包括“武汉华侨城拟填掉450亩东湖渔场”、“东湖生态恐恶化”等等,引发了社会公众对于东湖及其生态保护的高度关注。

  今日,本报记者对东湖管委会、武汉华侨城公司进行了深入采访,全面了解事实真相。

  东湖生态环保工作有目共睹

  东湖作为中国最大的城中湖,以秀丽的山水、丰富的植物、浓郁的荆楚风情和别致的园中园,成为武汉市最大的风景游览地,每年接待游客近四百万人次。东湖风景区始终把生态环保放在第一位。2007年,为了加强对东湖风景名胜区的管理,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风景名胜资源,武汉市出台《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条例》,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对东湖环境保护进行了规定,这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尚属先例;2008年,按照“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原则,东湖管委会对于原有规划进行修编,对污水处理、水体保护等生态环保方面进行了更为详尽和严格的规定,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2009年,因为在文明建设、生态环保方面的突出成绩,东湖风景区被中央文明委、国家住房建设部、国家旅游局联合授予“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荣誉称号。

  在引进文化旅游项目的过程中,湖北省、武汉市和东湖管委会也非常关注生态环保问题,对于武汉华侨城大型文化旅游综合项目,省、市领导均提出了非常明确的生态环保要求,华侨城方面也给出了明确的承诺。

    引进华侨城项目,是武汉旅游产业发展的需求

  东湖的定位是生态旅游,需要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积极的利用。考虑风景区旅游元素单一,不适应城市人群日益增长的旅游文化需求,有必要增加必要的休闲娱乐设施;同时,由于风景区周边有十多个村庄,村民生活垃圾、污水直排入湖,建设无序,环境脏乱,与风景区的整体环境要求相差甚远。实施城中村改造,是武汉市政府城市建设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东湖风景区经多方选择后,引入华侨城,既是拉升旅游产业链、完善旅游功能的需要,也是引入主体,实施城中村改造的需要。
武汉是中国中部的中心城市,一直以来缺少大型文化主题公园项目。自2004年以来,湖北省、武汉市政府多次邀请华侨城集团在武汉投资发展大型文化旅游项目,填补武汉市乃至华中区域大型主题公园空白,为武汉和华中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推动力。

  华侨城“填湖开发”,纯属子虚乌有

  对于上述报道所说的“华侨城填湖开发”一说,华侨城指出:“纯属子虚乌有”,武汉华侨城用地范围不牵涉任何东湖水面,怎么会有“填湖开发”的事。

  据华侨城集团有关领导和武汉华侨城人员介绍,武汉华侨城大型文化旅游综合项目在与武汉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于去年年底举行项目奠基仪式后,没有急于动工,而是投入了大量精力开展前期规划工作。武汉华侨城项目并不涉及任何东湖水面,在规划之初即提出了“不改变一寸东湖湖岸线、不占用一寸东湖湖面、全力提升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原则。临近湖面原东湖渔场450亩鱼塘纳入了项目用地范围,此水域将保留,改造为一个敞开的,免费向公众开放的公共滨湖市民休闲旅游公园,要建设的是一些便于市民进入,为市民提供便利的旅游服务设施,根本没有填鱼塘建造酒店的计划。华侨城方面表示:为了满足广大市民的需求,将在充分咨询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再做详细规划,得到广泛认同后才会实施,短期没有开发计划。 

  武汉华侨城将聘请国内知名的生态环保专家,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低碳排放等方面进行研究,秉承生态环保理念、强调项目可续发展,力求将东湖及周围的生态环境和系统变得更好,让生态环保和低碳理念贯穿项目建设和经营全过程,打造一个全新的生态旅游示范区。

    水体治理,东湖风景区工作的重中之重

  东湖正在实施大东湖生态水网建设项目,根据东湖专家的建议,东湖水体治理主要有三大措施:一是截污。即将环东湖大专院校、行政机关、居民的生活污水纳入市政雨污水收集管网,集中处理,不再直排入湖。二是引江济湖。将长江水源经青山闸引入东湖,打通东湖、沙湖水系,完成水体交换。三是生态修复。即通过清淤、水生植物种植、湿地建设、适度养殖鲢、鳙鱼等手段,净化水质,恢复生态系统。适度养殖鲢、鳙鱼,只是提高湖水自净能力的方法之一。改善东湖水质,防止水质恶化,关键是要控制点面污染源。因此,养殖鲢、鳙鱼,并非东湖水质的净化器。鲢、鳙鱼又是湖北的普通鱼种,且投放比例很小,在东湖其他水面和附近村庄,鲢、鳙鱼苗养殖基地比比皆是,完全可以保障正常投放需要。

  东湖渔场始建于1951年,多年来一直在东湖进行渔业养殖,为东湖水体生态平衡做出了一定贡献,但大规模养殖也对东湖水质造成了一定的污染。从2006年开始,政府要求东湖不再进行人工养殖,只能适当进行自然放养,为此,东湖风景区管委会在引进华侨城项目之前,着手实施东湖渔场的改制和产业转型,将渔场主业由养殖业向旅游业和生产服务业逐步转变。

  “生态环保大于天”——华侨城的开发理念

  据了解,总部位于深圳的华侨城集团公司,堪称中国文化旅游产业的领军企业,从早年的“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欢乐谷”等主题公园,到近年的“深圳东部华侨城”等生态旅游主题景区,不仅在文化旅游方面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同时“生态环保大于天”的开发理念贯穿华侨城本部和华侨城区外项目的规划、建设、运营的全过程。

  华侨城集团在低碳环保、生态旅游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华侨城早在1985年就确立了“环境就是优势,规划就是财富,结构就是效益”的理念,在早期的规划中坚持了依山就势,保持自然生态环境的整体规划思路,华侨城社区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瞩目的最适宜人们居住的“国际花园社区”,为深圳乃至全国的城市规划建设提供了经验和示范。

  深圳东部华侨城兴建之初便规划投资2000万元建设了国内首座近万平米的旅游景观风力发电站群云中风车项目,还通过利用太阳能的风光互补路灯、云海谷沼气利用系统、空调节能系统等多种方式合理利用清洁能源,被国家环保部和国家旅游局联合授予全国首个“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的荣誉称号。

  除了大型生态旅游综合项目外,华侨城其他的主营业务也无不践行低碳理念。华侨城洲际大酒店是“绿色环球”成员之一,并且早在2008年9月便已获得“绿色饭店”奖牌;“华侨城体育中心”扩建工程设计能耗达到了节能64%的水平,获得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颁发的“2008年精瑞住宅科学技术奖绿色生态建筑奖金奖”……由于长期以来对生态环保的坚持,如今华侨城位于深圳的本部基地已成为深圳市乃至整个华南地区最适宜人居的城区。

  今年,华侨城启动了“低碳华侨城,环保中国行”系列活动,包括碳补偿植树活动、绿色家园美化大赛、以环保为主题的“创意市集”设计大赛等活动。此举是华侨城主营业务整体上市之后发起的第一项大型绿色公益活动,也是华侨城在25周年之际献上的一份绿色大礼,这也是华侨城“生态环保大于天”的切实实践。

  武汉华侨城项目的诞生,是华侨城集团响应武汉市政府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城市发展战略,积极参与中部开发的战略举措。武汉华侨城也将继续践行“生态环保大于天”的开发理念,将“华侨城·旅游城”的区域系统开发模式引入到武汉东湖,在切实保护东湖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通过高水平的规划设计、高水准的施工建设,早日为武汉市民乃至华中区域呈现一个全新的大型文化旅游综合项目和生态旅游示范项目,为武汉市两型社会建设作出贡献。

  附:

华侨城集团公司就近期某媒体
刊发武汉华侨城项目严重失实报道的声明

  作为中国文化与生态旅游的先行者和领导者,华侨城集团公司在多年的开发实践中始终坚持“生态保护大于天”的开发理念,并在全国率先开发建设了首个“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武汉华侨城项目是华侨城集团公司响应武汉市政府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政策号召,积极参与中部开发的战略举措。在其项目规划用地中,并不涉及任何东湖水面范围。近日某媒体关于武汉华侨城项目“欲填东湖破坏生态环境”的报道,属于严重报道失实行为。华侨城集团公司已要求有关媒体立即撤销并更正不实报道,积极挽回不良影响。视情况,华侨城集团公司保留追究撰写、刊登和转载不实报道相关记者和媒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责任编辑:${content.getAttrByFlatName('zrbj').value}】
网页版|英文版|邮箱|国资小新|国资报告

网站管理: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

 

运行维护: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

技术支持:国务院国资委信息中心

办公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26号 邮编:100053

网站标识码bm27000004

京ICP备0505210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2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