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型项目建设提升保障能力

文章来源: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发布时间:2010-07-06

  十一五”期间,中国石油炼化业务投资比“十五”增长1倍多,建设了一批重大炼化项目,提高了营利能力和保障能力,锻炼了工程建设队伍,增强了中国石油组织世界级规模炼油化工项目的能力。截至2009年年底,中国石油炼油能力和乙烯生产能力分别占全国产能的34%和29%。

  目前,中国石油还有一批重点工程正按计划推进,2010年还将建成广西石化,完成庆阳炼厂扩能改造。与重组上市前相比,中国石油炼化装置规模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实现大幅提升。

  中国石油过去是以上游业务为主的石油公司,随着1998年两大石油公司重组,以及2000年中国石油重组上市,特别是2008年以来,公司将下游业务作为新的利润增长点,炼化业务发展速度大大加快。新一轮的发展呈现几个特点:由技术改造转变为以新建为主,装置建设由中等向大型化、规模化发展,由区内建设向区外建设挺进。

  “十一五”期间,除隐患治理的必要投入外,中国石油减少了对老装置扩能改造的投入,并相继关停了一批装置规模小、能耗高、技术落后、效益差的林源和前郭等8个小型炼化企业,淘汰高耗低效装置百余套。

  新建的装置均是世界级规模,如大连石化千万吨炼油、广西石化千万吨炼油、独山子石化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四川石化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工程等。为了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中国石油建设了独山子、四川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炼化一体化项目,炼化项目布局向目标市场靠近。

  “十一五”是中国石油炼化业务加快战略性结构调整和布局,建成一批大型炼化生产基地和优化、高效的企业群,形成大炼油、大化工战略格局的机遇期。随着大庆、抚顺、四川、广西等大炼油、大乙烯建设全面铺开和推进,炼化业务进入了项目集中、工程建设时间集中的快速发展阶段。截至2009年年底,大连石化千万吨炼油、独山子石化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抚顺石化800万吨/年常减压、兰州石化500万吨/年常减压等重点工程建成投产。

  一大批中外合资炼化项目在中国落户,除了带来世界级生产装置外,也为工程建设领域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手段。过去,中国石油工程建设采用业主自我管理模式,随着管理理念的改变及国内承包商的成长,尤其是中国寰球工程公司和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的陆续加盟,EPC、PMC等先进的管理模式得到推广。目前,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的独山子、四川等大型炼化工程均采用EPC承包模式。

  为了提高工程建设阶段业主的管理水平,中国石油2007年年底组建了炼化工程建设项目部,旨在规范业主管理行为,提高建设管理专业化水平,业主管理走向专业化。通过独山子、大连、广西等大型炼化项目建设的锻炼,中国石油炼化建设承包商的能力有了显著提高,更加注重设计、采购和项目管理等高端业务的发展,更加注重主营核心业务发展,服务保障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有了新的提升。经过独山子、广西、四川等大型项目的实战,中国石油设计、采购、施工和项目管理的能力以及总承包的实力显著增强,施工队伍装备水平、管理水平大幅提升。
【责任编辑:${content.getAttrByFlatName('zrbj').value}】
网页版|英文版|邮箱|国资小新|国资报告

网站管理: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

 

运行维护: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

技术支持:国务院国资委信息中心

办公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26号 邮编:100053

网站标识码bm27000004

京ICP备0505210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2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