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国家电网防冰灾四大攻略

文章来源:国家电网公司  发布时间:2009-01-14

  目前,部分曾在2008年年初遭受严重冰雪灾害的省份发布暴雪橙色预警,国家电网供电区域的防冰灾形势不容乐观。本报记者近日获悉,国家电网公司投入的100多亿元技改资金已经落实到位,2008年抗冰技改工程已经完成。公司从防、抗、融、除四个方面着力提升抗冰防灾能力,已经取得一定成果。

  防,即健全防冰组织体系,公司从总部到相关网省公司、地市公司都建立了防冰机构,有些地方还开展了专门的防冰反事故演习。抗,即提高线路本身抗覆冰能力,这是技改的重点,目前国家电网供区内2008年冰雪灾害重灾区的线路抗覆冰能力已经大大增强。融,即发展融冰技术,目前公司交直流融冰技术已取得一定突破并通过了相关试验。除,即丰富除冰手段,目前公司手段和方式丰富了,一旦要清除线路、铁塔覆冰,不会只用人工除冰这一种方式。

    防冰:三级应急体系初步建立 最多可动员应急队伍8万人

  2008年,面对灾害事件,公司系统应急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公司成立了以刘振亚总经理为总指挥的应急领导小组,强化公司应急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一指挥。冰灾后,公司迅速启动了多项重点应急工作。

  总部及网省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建设一期工程已于2008年7月建成,并在奥运保电期间发挥重要作用。预计2009年3月,9个网省公司将完成建设,2009年6月,14个网省公司将完成建设。

  在备调建设方面,到2010年末,各网省公司将基本完成备用调度建设,建成国、网、省三级备用调度体系,满足电网运行控制和调度生产指挥不间断的要求。目前,公司系统已建成并可以运行的省级以上备用调度共有12个。2010年前,公司备用调度系统建设任务将全面完成。

  据了解,按照统一管理、科学分布、综合储备、统一调配实时信息的原则,公司将建设应急物资储备管理中心。目前,公司已对各网省公司的265个仓库进行了摸底,提出了10个应急物资储备仓库选址推荐意见。

  公司制定《应急电源管理工作指导意见》和2008、2009年各网省应急移动发电车新增配置计划。目前,6个省公司的购置任务已完成,新增应急电源容量14.4万千瓦。

  公司还完成了应急通信系统建设工作和安全生产应急信息新闻发布制度建设,并积极筹建直升机作业公司。

记者获悉,根据公司2008年印发的应急队伍建设方案和《国家电网公司应急队伍管理规定》,公司系统可动员的应急队伍人员最大规模近8万人。其中,27个网省公司层面2.6万人、321个地市公司层面5.2万人。目前,队伍组建工作已经完成。

    抗冰:提高新建工程设计标准 加强已投运线路防冰技改

  多年来,我国电网企业严格执行现有工程设计标准,在电网发展和建设中严格质量管理,切实加强电网运行维护,保证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但近年来,极端天气造成电网设备严重损毁的事件时有发生。这次冰灾进一步说明原有设计标准已不能适应灾害性天气频发的局面。

  现行电网工程设计标准中对气象环境参数重现期一般按15或30年一遇取值。根据历史气象资料和线路途经地区地形地貌等因素,我国中东部地区输电线路设计标准一般取10~15毫米覆冰厚度。而2008年因冰灾受损严重的地区,覆冰厚度普遍超过30毫米,很多地区达到50毫米及以上(湖南线路平均覆冰厚度为30~60毫米,江西的也超过30毫米,浙江海拔400米以上地区线路覆冰厚度超过30毫米),远远超过了受冰灾线路导线和杆塔覆冰设防标准,造成线路和杆塔实际承受荷载远远超过设计容许极限荷载,使铁塔、导线的荷载和承受的应力大大超过设计极限,导致倒塔、断线。

  2008年冰灾发生后,公司第一时间调集大批科研人员赴冰灾现场实地开展事故调查和分析,迅速摸清了线路倒塔、断线的机理,找出了事故原因。针对覆冰厚度设计取值等主要问题,公司组织专门技术力量,从规划设计标准着手,按照差异化工作思路研究解决方案。

  2008年2月28日,公司下发《关于印发电网差异化规划设计指导意见的紧急通知》,颁发《110~750千伏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定》等5项电网设计企业标准。2008年3月28日,公司下发通知,要求新建输变电工程全部按照差异化标准进行设计和建设,以提高线路的抗冰能力。

  修订后的标准提高了各电压等级的安全等级、可靠度指标和失效概率等设计系数,同时对设计气象条件重现期进行调整,35~330千伏电网由15年一遇提高到30年一遇,500千伏电网由3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750千伏电网50年一遇,正在建设的特高压工程按100年一遇考虑。标准还在现行规程基础上增加了10~20毫米中冰区设计条件。应该说,新建电网工程尤其是骨干电网工程,抗冰能力较以前已经有了较大的提高。

  公司吸取了2005年华中电网冰灾后的改造工作经验,在合理提高新建工程设计水平的同时,按照差异化规划设计思路和线路设计新标准,集中资金加大设备抗灾投入,有针对性地开展抗冰技术改造工作。2008年以来,公司仅在冰灾后恢复重建和提高抗冰灾方面已安排投资100多亿元。

  2008年,公司要求针对设备在电网安全运行和供电可靠保障方面重要性的不同,对重要线路(核心骨干网架、战略性输电通道、重要负荷供电线路),采取不同的设计标准,针对不同地区(包括同一条线路不同地段)的气象和地理环境差异,采取相应的设计标准。通过开展调查、收集本地区历史覆冰、温度、降雪等气象资料,组织绘制本地区电网冰区划分图。冰区划分图的主要原则为:在相同条件下,重要线路提高5~15毫米覆冰设防水平,并按照提高15~25毫米覆冰的极端情况进行验算。

  另外,公司还开展提高大跨越输电塔抗冰能力和输电铁塔抗冰能力的研究,并在实验室试验取得良好效果。公司研发的防冰涂料技术也有助于提高线路抗冰能力。据悉,公司还能在不中断供电或短时停电的情况下,通过现有手段和设备,增大电网覆冰区域线路的电流,使线路电流略大于覆冰电流,解决线路防覆冰问题。

  2008年年底,国家电网抗冰防冰技改线路、铁塔全部完成。

  融冰:投入1.47亿元开展科研 线路交直流融冰装置开发工作取得突破

  2008年冰灾后,公司加快组织实施科技防冰减灾计划。在全面收集整理冰灾资料基础上,公司编制完成全面的技术分析报告;积极整合电网防冰减灾各环节的科技需求,组织知名高校和科研单位近30位专家进行技术交流,探讨防冰、除冰技术措施;先后五次与国防科技工业局(原国防科工委)进行沟通和交流,商定合作的主要技术领域。公司还从规划建设、运行维护、应急处置等方面提出预防、预警、除冰、减灾及恢复重建等系统性的研究计划,并下达耗资1.47亿元的52个研究计划,目前已完成10项以上。

  在电气融冰技术方面,公司目前已开发完成220千伏线路交流融冰装置、220千伏线路移动式直流融冰装置、220千伏线路固定式直流融冰装置,在500千伏线路固定式、可移动直流融冰装置研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目前,公司已完成三条三峡送出直流系统(江城、宜华和龙政)融冰方式系统试验工作,填补了国际国内空白。

  公司2008年开展的科技减灾项目还有冰灾监测预警技术,包括冰灾监测预警系统、小型电网监测无人机系统、基于卫星遥感技术的广域自然灾害监测技术,以及多种覆冰监测装置。

    除冰:多种非人工除冰装置诞生 抗冰抢修技术研究取得成果

  欲流之远,必浚其源泉。公司在2008年冰灾后加强覆冰机理研究及实验室能力建设,完全实现了导地线覆冰过程仿真,结合数值仿真和实验数据,部分总结了导地线覆冰规律。在输电线路环境模拟实验室建设方面,公司已完成了仿真平台软件、硬件的安装、调试。

  公司还大力发展机械除冰技术,目前已经研发出单导线除冰装置、手持除冰工具、储能冲击式除冰装置,还完成了发射型爆震药管试验。多分裂导线除冰装置、固定型爆震药管和微波反应釜过热蒸汽除冰技术、微波辐射器除冰技术的研究,以及《输电线路人工除冰技术导则》的制定,均取得重要进展。

  考虑到最坏的情况,公司还在抗冰抢修技术和冰灾后电网恢复技术方面加强研究并已取得部分成果。目前,公司已经完成《输电线路通用抢修技术方案(征求意见稿)》《重要用户应急供电保障技术规范(讨论稿)》和《重要用户应急电源基础信息数据库框架》。公司开发完成电网应急指挥信息平台综合应用系统,并成功将其应用在总部应急指挥中心(一期)中;提出电网防冰减灾应急机制;完成通信应急指挥中心基本建设和系列抢修索道、系列抢修抱杆的研究试制。

  如果2009年再遭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国家电网是否有能力承受?公司有关部门表示,虽然公司在提高设备抗灾能力和隐患治理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电网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安全风险始终存在,影响设备安全运行的不利因素还未根本清除。因历史原因,电网综合抗灾能力总体偏低的格局没有得到根本改观,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工作任重而道远。

  而且,由于气候环境恶化的趋势和其难以预测的特点,这种局面短期内不可能得到根本改变,所以提高电网综合抗冰灾能力仍是对电网企业的严峻挑战。电网防灾需要电网企业持续付出艰苦努力,更需要全社会的理解、支持与配合。

【责任编辑:${content.getAttrByFlatName('zrbj').value}】
网页版|英文版|邮箱|国资小新|国资报告

网站管理: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

 

运行维护: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

技术支持:国务院国资委信息中心

办公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26号 邮编:100053

网站标识码bm27000004

京ICP备0505210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2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