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成功举行首次核事故应急演习

文章来源: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发布时间:2009-11-13

  11月10日14时20分至17时,我国成功举行了代号为“神盾—2009”的首次国家核事故应急演习。此次演习是以中核集团江苏田湾核电站假想事故,国家、省、核设施运营单位三级联动、军地协同的国家级联合演习。

  核应急工作是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核事业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此次演习旨在全面检验核应急预案及执行程序的有效性,锻炼队伍,进一步提高我国核应急响应能力。演习在北京、南京和连云港同时进行,约2000余人参演;演习运用了卫星、网络、有线、无线、微波传输等高科技手段,动用了各类大型装备,在我国尚属首次。

  演习模拟的事故情景是,位于江苏连云港市的田湾核电站2号机组1回路主管道发生泄漏,最终导致主管道大破口事故,安全系统因多种原因失效,放射性物质向环境释放,对核电站周边公众和环境造成了较大影响。事故发生后,各级核应急组织按照核应急预案要求,迅速开展事故应急响应和救援工作。

  下午14点20点,演习正式开始。国家核应急响应中心、江苏省核应急指挥部、连云港前沿指挥所、中核集团公司总部、田湾核电站、救援行动现场随即展开了一系列紧张有序地实战演练。

  演习过程中,在收到田湾核电站进入场区应急状态的报告后,短时间内,国家核应急协调委委员快速集结,进入国家核应急响应中心,分析事故情况、研判事故发展趋势,全力调度组织国家核应急救援行动。

  “启动场外应急。”“公众撤离。”“召开新闻发布会,事故通报国际原子能机构”“军队、卫生部门以及环保部专家迅速进驻现场开展救援”“气象部门提供连云港未来48小时天气信息。”……随着国家核应急响应中心发出的一条条指令,现场各专业队伍迅速展开辐射监测、交通控制、医疗救护等工作。从国防科工局演习观摩大厅巨型屏幕墙上不断切换的画面中,可以看到,田湾核电站及时报告,开展救援;气象组加强气象预测,航测飞机实施空中采样监测、军地开设野战沾染检查和去污消洗站,公安组实施交通管制,医疗组指导居民撤离和服用碘片,通信组紧急开设通信站……一切都在紧张有序地进行。

  下午16点50分左右,经过各级核应急组织的艰苦奋战,事故得到了及时有效地控制。事实证明,核电是安全、清洁的能源。按照核电站安全设计,实际发生本次演习模拟事故的概率极低,一个核电机组运行10亿年以上才可能发生一次。即使是在该事故情景下,我国通过有效的应急响应和处置,也不会造成灾难性后果。

  国家核事故应急首次演习,引起了全世界关注。来自日本和韩国以及国内有关部门和单位的150余名代表在演习现场进行观摩,国家原子能机构还按照《及早通报核事故公约》向国际原子能机构进行了通报。此外,来自国务院应急办、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中国核能行业协会、有关科研院所的资深专家组成评估团对演习进行了全面评估,并认为演习达到了预期目标。

  此次演习由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国家核应急协调委员会主任李毅中担任总指挥。根据国家核应急办的安排,中核集团公司参与此次联合应急演习。中核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邱建刚在国家核应急响应中心参加演习。受中核集团党组书记、总经理孙勤委托,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孙又奇担任中核集团总部核应急总指挥,党组成员王森担任副总指挥在中核集团总部核应急指挥部参与演习。

  据了解,经过多年努力,我国许多省份核应急管理机构建设有序开展,一系列核应急关键技术攻关取得突破,我国核应急管理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基础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中核集团公司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规章制度、健全了应急预案,出台了《集团公司安防环保管理规定》、《集团公司应急管理规定》,中核集团总部以及各成员单位分别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

【责任编辑:${content.getAttrByFlatName('zrbj').value}】
网页版|英文版|邮箱|国资小新|国资报告

网站管理: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

 

运行维护: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

技术支持:国务院国资委信息中心

办公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26号 邮编:100053

网站标识码bm27000004

京ICP备0505210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2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