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核依托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保障核电安全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3-07-04

  7月3日,国务院批准修订版《国家核应急预案》向社会公布。

  视“安全”为至高无上基本法的中广核,在做好各项安全生产管理的同时,通过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保障核电安全发展。

  “自大亚湾核电站商运以来,中广核应急组织始终处于随时可以应急响应的状态。在进入应急状态时,应急待命人员能够做到响应及时,反应准确,实战演练的结果也验证了我们的应急准备与管理的有效性。”2013年6月30日,中广核安全与信息管理部副总经理李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广核各基地核应急组织和人员随时待命。

  据了解,自1994年成立以来,中国广核集团高度重视核应急管理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法规制度,结合实际,从健全应急组织机构,建立应急响应和处理机制,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应急指挥平台,开展应急宣传教育和培训演练等多方面狠抓工作落实,切实提高整个集团应急管理工作水平,形成了合法合规、卓有成效的核应急管理体制和机制。

  完善体系,持续提升核应急能力

  据介绍,在国家核应急协调委员会领导下,中广核及各下属核电基地始终坚持“常备不懈,积极兼容,统一指挥,大力协同,保护公众,保护环境”的应急工作方针,把保障人的生命安全作为开展应急响应与处置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预防、预警、应急救援与处置相结合,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和工作机制,广泛开展各类演习演练,形成了“以人为本、以防为主、分级负责”的核应急工作管理体系。

  在集团层面,中广核编制了《集团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集团核电基地应急体系建设规范》和《集团核电厂核事故应急支援方案》,涵盖了核事故、恐怖袭击事件、大面积停电事故、“三防”事件、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火灾爆炸事故、生产设备事故、道路交通事故等17项突发事件,从整体上阐述了处理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指导各成员公司的预案编制工作。截至目前,集团及各基地先后制定了各类应急预案818份,“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形成了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

  与此同时,各类演习演练常态化。每年在不同领域、不同专业组织开展的各类演习,内容包括核事故应急演习、核电站消防医疗演习、三防综合演习、危险化学品仓库事故预案演练、环境污染应急演习、反恐安保专项应急演习等。

  福岛核事故之后,中广核在核应急工作方面进行了改进,加强了集团公司在核应急工作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依托集团核应急技术支持中心,对各核电基地应急组织、程序、设备设施、软件、培训、演习和评价系统等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供指导和支持。

  “我们编制了《集团核电厂核事故应急支援方案》,加强对成员公司的指导、支援与协调,此方案目前已经通过了国家核安全局的评审。”李靖介绍。在各核电基地层面,中广核也按照短、中、长期项目实施了多项改进。短期核安全改进项目,如增设移动应急电源和移动泵等已经实施完成。中期和长期安全改进项目,如核电厂防洪改造、深入评价厂址地震和海啸风险、完善严重事故预防与缓解措施和开展外部事件概率安全分析等正在按计划进行。

  在核安全,包括核应急改进方面,中广核始终与国外各同行和核安全相关组织保持着密切的沟通,始终关注着国际上最新的核安全和核应急改进的方向和具体的行动,并充分吸收国际国内同行福岛事故后的安全改进,保证核应急体系的有效运作。

  未雨绸缪,超前谋划在建核电基地核应急管理

  “此外,各在建核电基地还完善了应急控制中心功能及可居留性方案,开展了抗地震、洪水、全厂失电等外部事件安全裕量分析评估工作,并与气象、海洋、地震部门建立了外部灾害等信息及时通报机制,制订了防灾预案和管理程序。红沿河、宁德核电基地还制订了多机组同时进入应急状态后的应急响应方案,优化了应急资源配置。”李靖表示。

  事实上,经过多年的发展,运营了6台核电机组的大亚湾核电基地已经建成了一套完善的核应急管理体系,并通过做好应急组织正常应急值班、应急人员培训以及场内综合应急演习等工作,坚持对关键应急岗位进行实操演练制度,提高关键应急响应人员的应急响应技能。通过不断的演练,检验应急体系的快速启动响应能力。增进人员的技能和应急队伍的整体协同能力,确认应急设备的可靠性,不断完善应急预案。以高于法规要求的频率进行演习演练,每年要进行2到3次综合演习,10到20次小组单项演练。自2006年以来共组织综合演习10次,联合演习2次,其中联合演习是由广东省核管办牵头组织的大型综合演习,其余10次综合演习由大亚湾核电运营公司自行组织。

  目前,中广核现拥有包括红沿河核电基地在内的5个在建核电基地,其中红沿河1号机、宁德1号机在今年已经开始投入商业运行。各在建核电基地在借鉴大亚湾核电基地良好实践的基础上,均根据公司管理计划和生产准备总体计划,有序推进规范化的应急管理体系、应急程序文件、应急基础设施、培训授权体系、应急准备体系建设,为核应急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2年,两个基地均举行了首次装料前场内综合应急演习和场内外综合应急演习,场内外联合应急演习均获得了“优秀”的成绩。

  完备的核应急管理体系,为中广核在运核电机组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目前,中广核在运核电机组各项安全技术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自1999年参加与60多台法国同类型机组的安全业绩挑战赛以来,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一期已累计获得29项次第一名。与美国核电运行研究所(INPO)数据对标表明,与美国104台核电机组相比,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一期4台机组2012年四季度总体综合指数得分在美国拥有4台及以上机组的运营公司中连续12个季度排行第一。

  信息公开,让“守护核安全”成为全员共识

  核应急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中广核除了做好核应急本身的各项工作以外,还将核电安全信息公开和核安全文化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确保核应急工作更加扎实、有效。

  在核电安全信息公开方面,中广核有序开展了核与辐射安全信息公开通报、与媒体、公众沟通互动等工作,保证核电安全信息的公开透明,增进公众对核电的了解和信任。2012年中广核建立了国内首个“核与辐射安全信息公开平台”,对于“零级”及以上事件在2个工作日(假期72小时)内向社会公众公开,社会公众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查阅大亚湾核电基地的运行事件、安全状态、辐射防护、环境监测、工业安全。不久前商运的宁德核电1号机、红沿河核电1号机,也先后建立了“核与辐射安全信息公开平台”。同时,坚持开展核电公众科普工作。组织“微旅游”和“公众开放日”等主题活动,邀请公众和媒体到电站现场参观考察,提高公众透明度与参与度。

  2011至2012年间,中广核各基地累积接待社会各界100多批次、近1万人,累计举办“科普巡回展”、“核电科普进校园”、“核能与核安全”专题讲座60多次,并率先在辽宁红沿河两所中小学开通国内首门核电科普公开课,将核电知识纳入到人们生活知识体系中。此外,中广核还充分利用网络传播手段,集团以及多个基地开通官方微博,组织微旅游、微体验、微访谈、微论坛等线上线下活动共8次,网络博文曝光率达上百万余次,主动化解公众误解和疑虑,树立核电行业安全、公开、透明的公众形象。

  在核安全文化建设方面,中广核通过多年的发展与总结,逐步形成了管理者的承诺和示范、骨干推进者的辐射和渗透、全体员工的参与和贡献的核安全文化体系。中广核核安全文化的实践形式多样、特色鲜明。通过核安全文化培训,统一员工对核安全的认识,使“安全第一、质量第一、追求卓越”,“敬畏核安全、守护核安全”,“一次把事情做好”,“人人都是一道屏障”等核安全文化理念成为员工共同的价值观。通过核安全文化宣教,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使安全文化与员工的工作紧密联系起来。通过核安全震撼教育,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对风险的认知,保持对核安全的“敬畏感”;结合防人因理念,建立了包括技能训练、行为训练、安全文化、经验反馈、程序优化和其它措施等多个要素的防人因失误管控体系。

  “善待社区、善待环境”、“为社会提供安全高效的能源”、“与环境和谐共存”是中广核一直坚持的理念。我们将认真落实国家关于核应急协调委员会的部署,从各领域继续完善核应急工作,提升处置核与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环境、公众和员工的安全”,中国广核集团新闻发言人胡光耀表示。

【责任编辑:${content.getAttrByFlatName('zrbj').value}】
网页版|英文版|邮箱|国资小新|国资报告

网站管理: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

 

运行维护: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

技术支持:国务院国资委信息中心

办公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26号 邮编:100053

网站标识码bm27000004

京ICP备0505210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2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