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集团认真分析经济运行状况 部署下半年工作
2004年7月22日至23日,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在京召开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会,对上半年工作进行总结,认真分析经营中的问题和困难,并对下半年工作做出安排。
全面完成上半年工作任务
今年上半年,在集团总公司党委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全面完成上半年工作任务。实现销售收入82.01亿元,同比增长29.64%,完成全年预算指标的48.81%;实现利润1.65亿元,同比增长38.90%,完成全年预算指标的61.56%。集团分销、物流、零售三大主营业务稳步推进,重组改制、战略扩张成效显著,加强了科研开发和自主工业品牌的推广,形成了以麻药原料及麻药单、复方制剂、头孢类抗生素、抗癌药、中成药、非专利药、中药饮片等为中心的六个生产基地。合资企业管理和境外办厂成果显著,医药进出口稳步发展,在加强服务中拓展了商机。强化了财务、人力资源、信息化三大管理系统,加强了中央医药储备和安全生产工作。扎实开展了党建工作,紧紧围绕公司经济工作这个中心,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
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由于抗生素等药品连续降价(集团涉及抗生素降价库存金额约4900万元)和招标等因素的影响,进一步挤压公司主营业务利润,毛利水平下降,盈利能力走低;由于银行紧缩贷款,不仅使各子公司资金需求受限制,同时也影响对下游客户的收帐,扩大了应收帐款总额。应收账款周转率略有提高,但总额比去年增加6.35亿元;销售资金回款率和经营性现金净流量下降,经营风险加大。采购与销售脱节,采购管理粗放,造成库存结构不合理,库存加大,占用资金;从今年7月1日起,所有零售药店必须凭处方销售抗生素,一般抗生素药品占到零售药店的四分之一销售量,但利润贡献大约占到三分之一,但医院的处方一般不外流,这样,对零售药店的打击是巨大的;集团内资源共享和系统规划、团结协作精神有待加强。
部署下半年主要工作
一是努力完成全年各项生产经营指标。2004年集团总公司的经营指标是:销售收入168亿元,利润总额2.68亿元;严格落实全面预算管理,强化指标分析和业绩考核;研究市场变化和竞争对手动态,及时调整营销策略,加强与客户沟通,提高市场应变能力,降低经营风险。密切关注应收帐款、现金流、毛利率、库存等关键数据,解决实际问题,采取切实措施,提高经营质量。通过重组改制,引入外部资本,增强公司资金实力,降低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应降到60%左右;建立以销定购的采购制度,改进采购方法,调整库存结构,以降低库存;加强对重点产品的主要终端客户的服务和开发,建立重点产品和终端客户服务档案,对客户实行动态管理。加强对采购和销售的监控,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进一步转变观念强化服务功能,持续培养核心竞争力;提高对突发危机事件的应变能力,制定应对突发事件预案;加强安全生产和经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二是启动“国药物流”一体化运作。三是积极推进新业态发展。四是对外合资合作工作要有新突破。五是持续推进信息化建设。六是继续加强重组改制、投资管理和医药储备工作。
对完成下半年工作提出要求
集团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郑鸿对下半年工作提出要求。她指出,我们要认真按照国资委的要求,不能盲目乐观、放松工作,而是要进一步找出不足,巩固已有成果,加强薄弱环节,更加注重运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法律手段,推进全年经济任务的完成。一是稳步推进战略性扩张,确保中国医药分销第一品牌,力争用5年的时间,研发出10-20个化学原料药和制剂新药;实现工业销售收入20亿元,利润总额2亿元;研究开发3-4个麻药缓、控释制剂,3-4个麻药复方制剂,2-3个崩解片、软胶囊等制剂新品种,普药新复方制剂1-2个;开发成熟1-2个中药注射剂新品种,3-5个中药颗粒、片剂新品种;建设与示范性GAP种植基地50个。认真研究市场、宏观经济形势,顺应形势适时调整营销策略,全面预算管理,加强绩效管理与考核。二是做好“十一·五”规划编制起步工作。集团“十一五”期间,实现两个转变由医药及相关商品销售为主的公司向以服务贸易为核心,科、工、贸一体化的复合型公司转变;由面向国内市场经营为主向跨国经营转变。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努力,力争实现销售收入400亿元,占全国医药市场销售收入4000亿元10%的市场份额。三是搞好董事会试点工作,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四是创新企业党建工作,坚持为企业改革发展稳定服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建设,加强组织建设,加强廉政建设。集团各级领导干部要把思想统一到集团的统一决策上来,主动应对各种挑战和危机,加强民主决策,狠抓落实,带领全体员工,用优异的经营业绩迎接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