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地震发生后,经国家电网公司抢险人员全力抢修,受损严重的芦山县城主干道供电于当晚恢复,国家电网公司还及时派出应急发电车、运送发电机,保证医院、指挥部、受灾群众安置点等地的电力供应。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称赞国家电网在抗震救灾中“言必行,行必果,打了一场抗震救灾恢复供电的漂亮仗”。
电力抢修工作高效,得益于国家电网公司完善的应急体系、先进的科技,还有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员工队伍。
指挥有力 机制顺畅
4月20日,地震发生后,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刘振亚第一时间作出指示,要求公司系统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启动公司总部及四川、重庆、青海等省电力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安排24小时应急值班;安排公司安全工作负责同志前往灾区现场组织救援,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主要负责同志赶赴现场,调派应急救援人员、物资、车辆、应急发电车等赶往现场救灾。
同时,公司启动地震灾害一级应急响应,成立了以刘振亚为组长的应急领导小组,指挥协调公司系统抗震救灾工作;启动总部应急指挥中心,连线国网四川电力及有关受灾地市供电公司,开展24小时视频会商和应急值班。
如此迅速、高效,不仅体现了公司在大灾大难面前高度负责任的态度,还反映出公司已经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应急体系和机制,应急能力显著提升。
这套发挥出巨大能量的体系和机制,是公司多年来苦心努力和培育的结晶。从研究制定发展规划到健全完善总部、省、地市和县级公司应急管理组织体系,从建立应急培训基地到组建专业化应急抢修队伍,从建立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到应急指挥中心初步实现互通互联……一步步走来,谋划周全,步伐坚定。
在应急体系和机制的有力支撑下,公司系统打响了一场场与时间赛跑的救援战和保电战。
地震发生后的72小时内,国网四川电力共组织应急抢险队员2100余人,300余辆车到达指定地点,开展抗震救灾工作;调集12台发电车(3412千瓦)及272台(1869.9千瓦)发电机全部抵达灾区,为抗震救灾提供电力保障;组织了电力医疗分队9人在灾区开展治疗及现场防疫工作。
截至4月26日6时,公司已安排车辆136台次,组织共计8000余件矿泉水、5400余件干粮、2.5万余斤新鲜食品,3.9万余件帐篷、睡袋、棉被、充气垫、防潮垫、军大衣、雨衣、冲锋衣等生活用品和1万余盒药品送往抗震救灾前线。
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芦山地震,公司在应对时一次比一次从容,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公司应急体系和机制建设是成功的,更说明了公司集团化运作的方向是正确的。因为有集团化运作作为保障,因为有公司对抗震救灾物资供应的全面保障,因为有公司系统各单位对四川及时施以援手,这场对抗天灾的战役才打得如此迅速、如此漂亮。
科学救灾 有序有效
一套行之有效的应急指挥体系,要在自然条件恶劣的抗震一线真正发挥作用,离不开一批高、精、尖装备的支撑。现代科技在电网应急抢险中所占的分量越来越重,成为战胜灾害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
在灾区宝兴,无人巡线飞机取代人工巡视,在山体滑坡、滚石不断的余震中,翱翔于崇山峻岭间,及时诊断输电线路异常,有力保障了人身安全。
在震中芦山,抢险队员扛上摄像机、背上单兵微波图像传输设备,近距离拍摄电网受损和灾区受灾情况。移动卫星地面通信系统(“动中通”)同步将图像和影音资料传回应急指挥中心,为第一时间科学制定抢险救援方案提供依据。
在受灾群众安置点,多功能皮卡充电方舱受到灾区群众好评,它能同时满足1300余台手机充电,并设有300余个插座,用于电筒、台灯等充电。
汶川地震后,公司加大对应急装备的投入力度,配备了像静中通便携站、移动卫星通信指挥车、无人飞艇、无人巡线飞机、大型应急充电方舱、冲锋舟等一流的应急设备,极大地突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形成海陆空立体式应急救援网络,带动了电网应急抢险能力的整体提升。(下转第二版)
技术演进,彰显的是公司以人为本的救灾理念。保障抢险人员人身安全,不盲目、不冒进,始终是抢险救灾中的头等大事。尽可能创造条件,以科技装备取代人力,是避免造成二次伤害的有力武器。
技术先进,彰显的是公司科学抢险的救灾理念。科学抢险既有赖于平时建立完善应急联动协调机制,也有赖于灾后制定合理的应急抢险方案。
而这些都离不开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术做支撑,尤其是需要及时掌握受灾受损信息,否则,科学决策便无从谈起。
实践证明,应急抢险中,不仅需要大量使用常规技术装备,还要提高科技含量,积极应用新材料、新技术,以攻克难点、焦点问题。只有这样,灾害发生时才能临危不乱,从容应对。
队伍坚强 应对及时
在抗震救灾中,有一支意志坚强、业务精湛、经验丰富的应急救援队伍同样是取得最终胜利不可或缺的要素。
四川绵阳电业局输电运检专业工区主任石磊带领的30余人,全部是北川供电公司员工,石磊也曾是北川供电公司副总经理。汶川地震的经历,除了使他们对震区群众有更多感同身受的同情,更赋予了他们过硬的心理素质和更加丰富的震区救援、作业经验。
芦山地震余震次数大大超过汶川地震,如果抢险人员没有过硬的心理素质,轻则影响作业质量,重则可能有性命之忧。
目前,国网四川电力已经按照地域特点与属地管理相结合的原则,组建起应急专家队伍、应急救援基干分队、电网应急抢修队伍、区域应急救援队和地市、县两级应急救援队伍,形成了完善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
今天成绩的取得,正是成千上万国家电网人在平时默默付出的结果。
此外,意识的转变是公司应急体系和机制建设带给员工最大的转变。
在平时工作中,经常想到要主动避灾而不是被动抗灾,是实现从容应急处置和防灾减灾的关键。即使是面对地震这样的不可抗力,不断强化的应急意识同样使员工们有了更多的应急手段,再加上平时的应急准备,就能以最安全、最平稳的方式去渡过灾难。
宝兴供电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丁健在强烈地震发生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调度室查看电网受损情况。
当发现电网全部无法短时间内恢复供电之后,他第一时间调集该公司在县城的4台发电机,为重要客户和居民安置点供电。他的果断,使县城居民在地震当天晚上就见到灯光,还保障了医院及时救死扶伤。
地震可怕,地震又不可怕。有了坚强的队伍,就等于有了更多应对的办法,有了取得最佳抗震救灾结果的机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