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陆地观测卫星助力国际减灾救灾

文章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发布时间:2013-11-20

  今年10月,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发生十年来最严重的森林火灾,局部火势失控,灾情严重。基于我国曾于2009年澳大利亚发生山火时,为其无偿提供过灾情监测数据及高清图片的援助,今年再次发生丛林大火时,澳方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在灾情监测方面经验丰富、能力突出且拥有良好国际关系的中国。

  实施国际援助 体现大国风范

  我国陆地观测卫星能够大面积覆盖,准确定位火灾地点,给予澳方的援助及时、有效,被澳方赞誉为中澳科技合作的典范。

  中国卫星资源应用中心主任徐文介绍,10月19日接到外交部、国家国防科工局和中国驻澳大利亚使馆关于向澳大利亚提供卫星遥感监测数据的指示后,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紧急安排了卫星成像计划。迅速了解受灾区域的位置和大致动态,第一时间提取灾区历史归档数据,合理调度卫星,利用环境一号卫星大幅宽的特性进行森林火灾的普查,利用高分一号、资源三号、资源一号02C、实践九号等高分辨率卫星实现重灾区目标的详查。在历时十天的灾害监测中,中心处理并提取灾前数据6景,安排卫星成像9次,采集、处理灾后数据24景,共计将30景影像上传FTP服务器,并对澳大利亚火灾情况作了初步的解译和分析,根据估算,过火面积约7万公顷。

  由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运行管理的在轨卫星目前已达8颗,既有宽覆盖、能在2天对全球成像一次的卫星星座,也有分辨率达到2.1米的高分辨率成像卫星,还有立体成像卫星。通过组合远控这些卫星,可以对受灾地区进行大范围的连续监测,也可以进行局部精细观测。负责向国际空间与重大灾害宪章组织提供数据的资源卫星中心工程师郭朝辉说:“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地面接收系统处理后的影像,直观地看到受灾前后地表颜色的变化,计算出受灾范围和面积,分析灾情蔓延方向。”

  近年来,中国民用陆地观测卫星先后为巴基斯坦地震、冰岛火山爆发、泰国洪水、玻利维亚火灾、印度洪水、秘鲁地震等外国灾情给予卫星影像援助,并帮助泰国、南非等国建立数据接收站,这样就可以第一时间接收到来自我国陆地监测卫星发送的数据,方便这些国家的灾情监测,有序、高效地开展减灾救援工作。“中国作为航天大国,有一定的卫星资源和监测能力,在灾难面前发扬人道主义精神,是一举多得的好事。”郭朝辉说。

  履行社会责任 创造社会效益

  自1999年资源一号卫星01星成功发射以来,中国遥感卫星逐渐被广泛应用于我国农业、林业、水利、国土资源、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灾害监测、海洋环境监测和国防建设等领域,中心不断向全国广大用户提供大量卫星数据产品。环保部、减灾委、国土资源部、国家测绘局,很多科研院所、高校,都是资源卫星应用中心的用户。在南水北调、青藏铁路、西气东输、三峡工程、西部开发等国家重点工程中的应用,有效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环境等事业的发展。在汶川地震、淮河洪水、舟曲泥石流、雅安地震、丽江玉龙火灾、黄河凌汛、东北洪水等国内重大灾害中发挥的跟踪监测、应急减灾、损失评估等作用,直接或间接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郭朝晖表示:“1999年以前,由于中国没有自己的陆地观测卫星,卫星影像资源都是国外的,想要用别人的数据和图像,成本非常高。”

  通过近20年的不断投入和研究,如今,我国已经建成了能对多颗卫星进行综合管理的多星综合管理系统,拥有了完备的陆地观测卫星地面系统,拥有一整套卫星监测、数据回传、资料分析技术,与众多国内专业部门合作,将卫星技术应用到我国社会的各个领域。“陆地观测卫星数据用途很广,加上与不同应用部门的合作和数据分析,我们就能将其应用到不同的领域,完成各种任务。”郭朝辉说。

  加盟国际组织 扩大国际影响

  2007年5月,我国以国家航天局名义加入国际空间与重大灾害宪章(英文简称Charter)组织,成为15个成员之一,参与全球的减灾救灾活动,与加拿大、美国、法国等国的航天机构共同为全球重大灾害提供监测服务。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受中国国家航天局委托,在Charter组织中承担执行秘书、紧急事务官、空间资源机构三项职能,除承担维护该组织正常运转的责任外,更重要的是在我国发生重大灾害时,承担向该组织的其他成员请求援助并进行协调,以及在世界其他国家发生重大灾害时,负责把中国陆地观测卫星数据提供给别国的双重身份和义务。

  从2000年开始,Charter组织就开始对全世界提供灾害应急援助,目前已经完成了467次国际援助行动。中国从2007年加入到现在已经为五大洲十余个国家提供过近20次援助,同时,中国也请求过16次Charter的援助。“这些援助对我国的救灾是非常有用的,特别是在汶川地震、芦山地震,今年黑龙江抗洪中,Charter组织中的德国宇航局、加拿大宇航局、美国地质调查局、印度空间局等提供的影像,让我国及时了解到云层下面受灾的信息,有效地弥补了我国雷达卫星资源的不足,对判断灾情,正确评估损失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这些雷达卫星数据,平时不仅非常昂贵,而且很难获得,只有在大灾面前,才会有这样及时、有效的援助行动。”Charter组织中方执行秘书王志刚解释说,“国际援助是互相的,我们有付出,也有回报,这体现了国际援助的精神。”

  我国除了提供卫星资源以外,还作为Charter的ECO(紧急事务官员)进行值班,值班是该组织正常运转的必要工作,在该组织中有能力承担的机构之间,全天候不间断地轮值,保证对全球灾害的及时响应。2008年至今我国已完成32次,每次7天24小时值班。郭朝晖说:“ECO的工作很重要,要负责调度所有卫星对受灾地区进行观测。”上周,中心刚刚结束为期一周的值班,在此期间共受理处理了三次灾害请求,包括菲律宾台风、越南洪水、印尼火山喷发。除了对任务进行编排之外,还要负责发送指令、数据生产、下载和传送。

  目前,国家航天局越来越重视与该国际组织的合作,预计明年会有新的卫星加入到Charter中去,提供更多的国际援助。这些工作推动并提高了我国对地观测领域的工作能力和国际地位,使资源卫星应用中心正朝着国际一流的对地观测卫星数据中心稳步迈进,为全球变化检测、可持续发展研究服务,同时为我国履行航天大国责任,承担国际义务、树立航天形象提供重要的支撑。

【责任编辑:${content.getAttrByFlatName('zrbj').value}】
网页版|英文版|邮箱|国资小新|国资报告

网站管理: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

 

运行维护: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

技术支持:国务院国资委信息中心

办公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26号 邮编:100053

网站标识码bm27000004

京ICP备0505210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2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