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集团2000尾中华鲟放流长江 采用声呐标记

文章来源: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  发布时间:2014-04-14

  4月13日,在宜昌市胭脂园长江珍稀鱼类放流点江段,中国三峡集团和宜昌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了2014年长江三峡中华鲟放流活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大自然保护协会、巴塔哥尼亚公司对该活动给予了支持。此次活动是中国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第56次开展中华鲟放流活动,共放流平均体长70㎝的子二代中华鲟2000尾。

  据悉,此次中华鲟放流活动是在我国连续禁止科研捕捞野生中华鲟亲鱼达5年时间的背景下进行的。2009年开始,在专家的建议下,我国停止了持续27年的野生中华鲟科研捕捞人工繁殖工作。野生中华鲟停捕,中国三峡集团的中华鲟物种保护工作并未停滞,为保证中华鲟种群的增殖的连续性,中国三峡集团投入大量技术力量和资金对中华鲟全人工繁殖研究进行了攻关。2009年,中国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首次取得中华鲟全人工繁殖研究成功,经专家鉴定,总体研究水平达到了国际领先。2011年、2012年全人工繁殖再次连续成功,其中2012年获受精卵21万粒。2013年中华鲟全人工繁殖产卵规模均达到30万粒,出苗19万尾,出苗数量创出新的记录,该技术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正是由于成熟的全人工繁殖技术为基础,中国三峡集团在过去的30多年里不仅持续不间断向长江增殖放流中华鲟鱼种,而且放流质量和规模逐年提升,总放流量超过500万尾。这次放流的2000尾中华鲟,整体规格均超过70㎝。这样的放流群体对提升放流成活率、维持种群优势具有现实意义。

  为准确掌握这批中华鲟放流群体在江水中的洄游行为,此次放流鱼种采用了“被动整合雷达(PIT)”标记、声纳标记、背鳍基部悬挂T型外标等三种标记方法。其中T型外标属于体外标记,通过这种标志可实现与自然繁殖群体的区别,标记上打印有唯一编号、放流单位及联系方式,可有效提高放流后误捕误伤信息的反馈率。“被动整合雷达(PIT)”标记和声纳标记属于体内标记,其中PIT标记具有唯一编码,无需内部电池,可长期有效,此标记方法主要为放流中华鲟在海洋中生长达到性成熟并返回长江进行自然繁殖过程中的误捕鉴定。声纳标记是在中华鲟体内置入声波发射装置,通过主动追踪或者沿江布设接收器的方式接收声呐信号,从而获取鱼类洄游信息。此种标记方法在放流后无需回捕标记鱼,当标记鱼游经接收器接收范围(约1500m)时,可以自动记录接收信号时间,从而推测鱼类洄游过程。此次放流的大个体中华鲟均置入声纳标记,中华鲟已经在宜昌、宜都、沙市、城陵矶、武汉、九江、铜陵、南京、江阴9个断面布设了声呐接收器。科研人员将在放流后至放流鱼到达长江口期间进行跟踪监测。所有监测数据将被完整收集起来,用于中华鲟后续科学研究。

  中国三峡集团作为国家开发清洁能源的骨干企业,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重要位置,一贯倡导和追求能源开发与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在长江和金沙江干流水电开发过程中,三峡集团认真践行“建设生态文明”理念,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工程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并不断扩大长江生态保护力度。尤其在长江珍稀特有鱼类研究保护方面,作了大量艰苦扎实的工作,也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中华鲟人工繁育放流技术已臻成熟,分子保护技术和野生资源保护研究工作正在深入研究中。胭脂鱼、岩原鲤、厚颌鲂、达氏鲟、长薄鳅等一批长江珍稀特有鱼种人工驯养、繁殖放流、种质保存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责任编辑:${content.getAttrByFlatName('zrbj').value}】
网页版|英文版|邮箱|国资小新|国资报告

网站管理: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

 

运行维护: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

技术支持:国务院国资委信息中心

办公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26号 邮编:100053

网站标识码bm27000004

京ICP备0505210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2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