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核签订红沿河核电站部分关键设备国产化合同

文章来源: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08-02-29
  近日,辽宁红沿河核电站部分关键设备国产化合同在大连签订,合同金额约30亿元人民币,涉及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等核电站关键设备,标志着我国在推进核电设备国产化方面又取得了新成绩。

  2007年8月开工的红沿河核电站,采用中国自主品牌核电技术CPR1000,一次批准建设四台百万千瓦机组,实现了自主品牌核电技术的标准化、批量化、规模化建设。根据国家的相关要求,红沿河核电站1、2号机组设备总体国产化率不低于70%,其中关键设备自主化比例不低于85%,3、4号机组总体国产化率不低于80%。工程开工以来,中国广东核电集团依托项目建设,稳步落实核电设备国产化,在同样采用CPR1000技术的岭澳核电站二期设备国产化基础上,统筹开展CPR1000系列项目的标准化、批量化采购工作,明确了国产化推进策略,即以业主为龙头,以国内制造企业为主导的设备国产化机制。为确保国产化设备的质量达到核电工程建设要求,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加强了国产化设备鉴定项目建设,成立了国产化设备鉴定与评定中心,组织了专业化的核电设备监造队伍,全程跟踪设备国产化制造工作。在中国广东核电集团的策划、培育和推动下,国内核电主要设备制造基地国产化能力有了明显提高,核电泵、阀、通风设备、电缆及电气设备制造基地已初见雏形。

  本次签订的合同分别为与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签订的红沿河核电站1号机组反应堆压力容器设备供应合同,与中国东方电气集团签订的红沿河核电站2、3、4号机组核岛反应堆压力容器、部分蒸汽发生器、稳压器、安注箱、硼注箱等核心设备供应合同,与沈阳电力机械制造总厂签订的海水过滤及阴极保护系统供应合同,与国内外企业组成的联合体签订的应急柴油发电机组供货合同等。合同涉及的设备均为核电站关键设备,技术含量高,对提高我国核电设备制造国产化水平,推动设备制造业升级将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根据中国广东核电集团的安排,除上述设备和此前已实现国产化的反应堆压力容器、核岛厂房环吊等设备外,红沿河核电站将在核岛大型铸锻件、蒸汽发生器、主管道、核级电气贯穿件、仪表、汽轮发电机组等原材料与设备上实现首次由国内企业独立承担供货责任,并实现国内企业完全独立自主设计制造。在主泵、全厂数字化仪控系统、应急柴油机等设备上,实现自主化突破。与此同时,还将通过与国内相关企业的联合开发,进一步提高核二三级泵、核级阀门等设备国内制造比例,力争实现高端产品“首台首套”自主化的突破。

  中国广东核电集团表示,未来仍将以核电关键设备国产化为切入点,依托红沿河核电站、福建宁德核电站等项目建设,坚持高起点、严标准,充分利用国内现有技术基础和设备制造能力,支持国内设备制造企业的技术升级,为加快推进我国核电设备自主化进程,确保核电设备的性能和质量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content.getAttrByFlatName('zrbj').value}】
网页版|英文版|邮箱|国资小新|国资报告

网站管理: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

 

运行维护: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

技术支持:国务院国资委信息中心

办公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26号 邮编:100053

网站标识码bm27000004

京ICP备0505210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2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