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设计北京奥运会闭幕式记忆塔

文章来源: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发布时间:2008-09-01

  8月24日晚8点,又一个让世界沸腾的时刻。经过16天的奋力拼搏,来自世界204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多名运动员,带着近3000枚奖牌所凝聚的荣耀,兴高采烈地走进16天前他们曾经相聚的地方——“鸟巢”。在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之后,他们将从这里回到自己的国家和地区,把融合了中华民族灵魂而焕然一新的奥林匹克精神播撒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即将登上飞机的人们已经开始恋恋不舍。中国,激动人心的16天,在他们心中刻下了永远难忘的印记。此时,闭幕式现场,一个高达19米的5层“铁塔”,承载着所有运动员的骄傲、辉煌和留恋缓缓升起,把美好的记忆塑造成人类友谊永远的见证。闭幕式在群情激昂的欢呼声中进入高潮。 

  这一刻,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李军、刘明涛、秦涛等航天人心中澎湃着和运动员一样的激情。是他们,亲手参与设计了这座记忆塔。
  2007年5月,李军、刘明涛、秦涛等加入开闭幕式专用设备技术制作组,接受了工程化设计记忆塔的特殊任务。此后,他们便在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北两公里处的“开闭幕式运营中心”开始了为期数月的紧张工作。而当时,开闭幕式艺术团队交到他们手中的只是一个舞台效果装配图。“实际上,也就是提出一个创意,要用塔体表达留恋主题。”李军回忆说。 

  在准确理解创意之后,根据航天产品设计加工经验,李军等人论证了塔体的实现途径。为了让艺术导演直观地把握塔体的复杂结构,他们开始了第一步重要工作:建立塔体工程三维数字模型。他们利用数字“建模”软件,对塔体进行三维数字化处理,并通过虚拟装配,形成完整的数字化“样塔”。在随后的多次演示中,艺术导演根据“样塔”,不但能准确地把对塔体的艺术构思和塔体的力学结构要求结合起来,而且使表演策划有了实质性的突破。 

  建模完成之后,李军等开始把记忆塔的技术方案进行工程化处理,将创意通过设计转化为工程图纸,为塔体的生产制造提供了工程学的直接依据。提起这个工作过程,李军说这是他们最艰苦也是“完全忘我”的一段时光。 

  眼前的记忆塔,整个塔体呈8合6层(地下1层,地上5层)的结构,最大外径9.3米,升起后全高24米,约8层楼高。而在升起前,塔体要能够宽松地垂直收缩在仅有6米高的地下空间中。“经过反复论证,设计团队决定采用套笼式桁架钢结构设计方案。”李军说,设计既要符合工程要求,又要保证人员安全,“几乎连吃饭睡觉都在想着塔体结构”。 

  最后,他们设计的塔体每层由8根升降柱和8片桁架连接成8个单元,层与层之间由液压油缸支撑,各层可以独立升降。这种设计,不但可以实现塔体的自由伸缩,而且各层还可以根据临时需要进行高度调整。 

  同时,他们还应用了航天产品高可靠性的设计理念,增加了塔体上演出人员的安全保障,即在各层原有液压升降系统“液压锁”的基础上,巧妙设计了一种“机械锁”,当每层塔体升起后,“机械锁”可以自动将该层锁定,以防“液压锁”失灵造成塔体下坠。因为对于重达30吨的整个塔体来说,任何细微的下坠都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李军和他的同事们很怀念设计记忆塔的这段时光。这是他们参与北京奥运会的特殊方式,弥足珍贵。在设计工作中,艺术导演为了实现新颖独特的艺术效果,经常调整设计方案。这对要求严密的工程图纸来说,可谓犯了大忌,也给李军等人增加了许多工作量。但是,为了让北京奥运会更加精彩,他们总是密切配合艺术导演,不厌其烦地根据艺术要求进行设计上的修改。 

  付出终有回报。当闭幕式上几名外国运动员登上标有北京奥运会会徽的飞机舷梯,徐徐打开一幅中国画卷,等待主火炬塔上的圣火缓缓熄灭时,整个鸟巢充满了诗意。就在圣火熄灭的一刹那,记忆塔亮相了。396名表演者,攀上记忆塔,在立体表演空间上进行各种高难度动作的人体行为表现,整个记忆塔幻化成一簇巨大的“圣火”,在人们心中熊熊燃烧,永不熄灭。这一幕,足以令每一个热爱奥林匹克运动的人铭记,更让参与其中的航天人感到无怨无悔、无比自豪。

【责任编辑:${content.getAttrByFlatName('zrbj').value}】
网页版|英文版|邮箱|国资小新|国资报告

网站管理: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

 

运行维护: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

技术支持:国务院国资委信息中心

办公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26号 邮编:100053

网站标识码bm27000004

京ICP备0505210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2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