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特大地震中“泰山压顶不弯腰”的东汽公司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09-02-27

  在共和国的工业版图上——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这座拥有42年历史的重大技术装备制造基地备受世界瞩目。

  2008年的深冬,东汽厂房机声隆隆,车间焊花闪闪。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来到这里,详细了解公司地震后遭受损失和恢复生产情况。当听说企业在震后不久就迅速恢复生产、2008年已实现年产100亿元的目标,总书记感慨地说:“这些成绩来之不易。东汽广大干部职工发扬了‘泰山压顶不弯腰’的精神,充分体现了工人阶级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你们是好样的!”

  巍巍龙门山不会忘记,滔滔绵远河不会忘记——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山崩地陷,特大地震突袭而至。龙门山下、绵远河畔的东汽汉旺生产基地惨遭劫难,职工、家属伤亡惨重,厂房、设备严重损毁。

  面对灾难,不屈的东汽人“泰山压顶不弯腰”,心手相握、共赴灾难,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

  大灾之际,天地之间,“东汽精神”气贯长虹。

  “东汽广大干部职工发扬了‘泰山压顶不弯腰’的精神,充分体现了工人阶级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你们是好样的!”——

  迎难而上震不垮  敢于胜利创新业

  这一幕,永远成为东汽历史上的惨痛记忆——

  地震中,全厂辖区职工和家属300余人遇难,1000余人受伤,其中200余人重伤;

  地震中,全厂5100余户职工住房遭到破坏,上百万平方米厂房倒塌或损毁;

  地震中,全厂2000余台生产设备损坏,全厂直接经济损失近27亿元……

  就这样,一个有着42年发展历程、产值过百亿元,研发大型火电、风电、燃机以及核能发电设备的共和国重大装备企业,被大自然以极端的方式重创。

  然而,人们意想不到的是,震后仅仅三天,东汽人竟像往常一样参加招标会——

  2008年5月15日,当东汽风电事业部市场部销售经理黄铮只身一人出现在北京通用技术大厦会议室时,招标会现场的人群顿时把他团团围住。

  这是国电龙源公司举办的项目招标会,共有包括东汽在内的四家企业参与投标。震后,国电龙源公司多次致电东汽。电话不通、消息不畅、传言不断……那一刻,所有人都认为,东汽不会过来投标了。

  “我到招标会现场签到时,我们公司的名字已从表格上删除了。”黄铮说。

  “你们能不能按时交货?风电开工没?”

  “目前还没有,我们的人都在自救!”

  “那大概什么时候可以开工?”

  “估计在17、18日开工!”

  黄铮在回答招标提问时,坚定而充满自信,让国电龙源公司吃了一颗“定心丸”,也让在场的竞争对手深表钦佩。

  最终,东汽如愿拿下了“震后第一标”——价值3亿多元的33台风力发电机组的订单。

  在风电事业部总经理张生平手里,有这样一份“东汽记事表”:

  震后第七天,与中节能风力发电投资有限公司一次签订价值12.44亿元的风力发电机组合同。

  震后第十天,与印度DFPS公司签订一台5万千瓦工业透平合同。

  震后第十二天,与华能公司签订13.65亿元火电和风电机组合同……

  一个遭受地震重创的企业,能够拿到合同不容易,完成合同更是一段艰难坎坷的路程。

  震前,甘肃大唐西固热电厂向东汽订了两台33万千瓦热电机组,原定2008年10月交货。

  但是,大地震让东汽的汉旺基地遭到了灭顶之灾,许多机组配件被埋在废墟下,一些生产职工不幸遇难。

  西固电厂的人很着急,冬季将临,他们还要靠这两台机组向兰州市民供热。东汽人更着急,他们更不想因地震灾难而失去几十年形成的东汽信誉。

  从恢复生产的那一天开始,东汽人就把完成西固电厂机组当成“头号任务”。余震不断,厂房危险,工人们就用角钢把房梁加固,打上斜拉线,准备好地震救生罩;零部件不够,他们就从其他机组上拆卸,实在没有,就去外面的关联厂家借;工期太紧,工人们就连续加班,从早上8点上班,一直干到半夜12点……

  就这样,平时要2个月完成的总装,他们硬是抢在1个月内完成了。2008年10月,第一台机组按期交货;11月,第二台机组交货。虽然迟了一个月,但没有耽误西固电厂的冬季供热。

  2008年,东汽人在经历了巨大灾难之后,完成了2320万千瓦的产品产量,是当年原生产计划的88%,完成了108亿元的产值,比2007年增长了13%,把地震造成的损失和时间最大限度地抢了回来……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2008年8月1日,四川德阳市雨过天晴,碧空如洗。东汽新基地隔板制造中心在德阳市八角井破土兴建。

  这是东汽公司灾后重建迈出的第一步……

  新东汽位于德阳市八角井的旌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2600亩,总投资约50亿元。

  东汽党委书记何显富说:“恢复重建绝不是原有厂房、设备的复制,而是要向更高的标准前进,就是要建成管理一流、技术一流、质量一流的新东汽。”

  走进八角井新基地,轰鸣的桩机声、豪迈的号子声交织在一起,挖掘机上下舞动手臂,重型卡车来回穿梭,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远远望去,高大雄阔的厂房雏形初显。300米长、36米宽、19米高的巨大厂房“龙骨”拔地而起,气势宏伟,令人感奋。

  目前,新东汽2/3的工程已开工建设,预计2009年4月建好一个车间,力争年底前完成主体工程建设。以此为起点,东汽又将迈出新步伐、踏上新征程……

  “越是大灾大难,越能激发东汽人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勇气,这就是‘东汽精神’的基石。”东汽总经理张志英说。

  “从那时起,我就下决心,要挖出每一个孩子,无论他是活着,还是已经死去”——

  甘于奉献无所惧  不怕牺牲向前冲

  杨峰很瘦,安静地坐在椅子上,几乎一动不动。但那薄薄的一次性纸质防护工作服里,却掩藏着一种坚强。

  2008年5月12日下午,当突如其来的大地震把曙光山下的东汽厂变成废墟时,杨峰正在德阳的东汽树脂分厂上班。听说汉旺基地受灾惨重、东汽中学垮塌时,杨峰的脑袋“嗡”地一下炸了。他19岁的儿子,就在汉旺的东汽中学读高中二年级。

  下午6点刚过,杨峰随东汽第一批回援职工赶到了汉旺。一开始,杨峰在东汽中学的废墟上奔来奔去,猜测着儿子教室的位置,如果逃生可能经过的路线……用手挖,用肩顶,不断呼喊,一心想救出儿子。

  “可是,当后半夜第一个孩子的尸体被挖出来时,我的想法变了!”说到这里,杨峰的语音低缓下来,“那个孩子半截身子露了出来,还有一半埋在水泥板下。我们几个挖掘的家长一看,已经死了,就想去别的地方挖。可是,孩子的母亲却跪下来,抱住我们的腿,哭着求我们帮她把孩子挖出来,她要‘好好地抱着他’。”

  “从那时起,我就下决心,要挖出每一个孩子,无论他是活着,还是已经死去。”杨峰喃喃地说。

  作为一名普通百姓,这一刻,是杨峰人性光辉闪耀的开始;作为一名东汽职工,这一刻,是东汽人不怕牺牲精神的迸发。

  从这时起,杨峰就一直坚持在东汽中学现场实施救援,一天仅睡两三个小时。饿了,啃一口面包;渴了,喝一口矿泉水。到救援结束,杨峰和其他救援人员一起,从废墟里共挖出83个孩子,其中7人幸存下来。

  17日凌晨3时许,当挖掘进行到最底处一层时,杨峰终于看见了自己的儿子。在教学楼一层的大门口处,23个孩子挤在一起,在即将逃离大楼的一刹那,被瞬间垮塌的楼梯无情掩埋。

  现场救援的官兵们被杨峰的精神感动了,他们把最高礼仪送给了他的儿子:8名战士引导,8名战士抬送。这最高的礼仪,是在向这个在废墟上奋战了四天五夜、救活了许多别人孩子的坚强汉子致敬。

  此后半月,杨峰一直留在汉旺参加救援,抢运机器设备,清理剧毒化工品,处理危损的大烟囱……直到现在,杨峰一直正常上班,没请过一天假。

  只有在周末的时候,他才会回到汉旺,爬一个小时的山路,到埋葬着儿子的山冈上坐一会儿,抽上两支烟,陪儿子说说话。

  在东汽,像杨峰一样可歌可泣的故事,俯拾皆是——

  东汽铸造事业部质量工程师王道刚,地震时本来已经跑出了办公楼,发现身后的同事龙燕摔倒了,就跑回去拉她。就在这时,办公楼外置的楼道轰然坠落,重重地砸在他们身上。最后一刻,王道刚仍然挺起男子汉的胸膛,紧紧护住龙燕的头部。

  东汽武装部干事胥怀君,地震后被派往德阳等地救援。而此时,他的女儿胥莉正被埋在叶片分厂车间的废墟下。等老胥赶回厂里,在大家帮助下把胥莉抬出来时,女儿已奄奄一息,在他怀里永远地闭上了双眼。

  东汽置业公司职工陈元忠,爱人被埋在了叶片分厂废墟下。他心急火燎地带着吊车去营救时,领导要他赶紧把吊车开到学校救人,泪流满面的陈元忠一声没吭,带着车掉头就开往东汽中学。很多孩子得救了,陈元忠的妻子却永远地离开了……

  灾难是无法选择的,但在灾难袭来时,生与死却是需要选择的。在生死抉择面前,在亲情与大爱面前,东汽人毫不犹豫地面对死亡,为别人打开了“生命之门”。

  “5·12”大地震中,东汽共有300多名职工和家属遇难。但是,东汽人没散、心没乱,震后救援工作马上展开,1小时后抗震救灾指挥部成立,当天下午就确定了指挥部分工名单并派人口头传达到了各救灾单位。

  “如果没有这个指挥部,东汽将增加多少人员伤亡,谁都不敢想象。”东汽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孙岩松说。

  地震发生时,东汽8000多名职工正在上班。大地震使工厂80%的建筑被严重破坏,部分厂房彻底垮塌,1000多人被埋在废墟之下,通讯中断、电力中断、供水中断……

  至今,东汽党委书记何显富仍保留着当时的指挥部分工名单。这份在汽车引擎盖上手写的名单,当天下午就由十几名“传令兵”跑步送到各单位、分厂。

  “有了指挥部领导分工的名单,大家的救援更有序、更有效了。在最宝贵的第一时间里,这就是救命的单子。”何显富说。

  救援队伍到来前,东汽组织了2000多人的自救队伍,当夜就把5000多名老人和妇女儿童安全转移到德阳,并从废墟里抢救出几百人。

  “那时候,在厂区的任何地方,只要有人把红旗一插,就立刻有人围上来,组织起来救援。”东汽主机四分厂副厂长周滨兴说,“许多人都是一个口袋装面包,一个口袋装矿泉水,冲到废墟里救人,防备着一旦遇到余震,被埋了还能坚持几天。”

  大灾见真心,大难识英雄。

  在东汽最困难、最艰辛、最痛苦的时刻,勇于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支撑着东汽人,托举起一个个生命的希望。

  “40多年来,‘东汽精神’就像静静的绵远河水,在一代又一代东汽人的血脉里流淌着”——

  百折不挠齐心干  艰苦创业志弥坚

  在树木葱翠的曙光山半山腰,一座巨大的“汉旺5·12”地震公墓正在紧张修建。在距公墓几百米的一片山坡上,竖立着很多墓碑,长眠在这里的东汽建设者用自己的生命和热血,记载着绵远传承、生生不息的“东汽精神”。

  这片山坡被上了年纪的东汽人称为“英雄坡”。

  “其实,东汽人不怕牺牲的精神,并不是地震才震出来的。”东汽党委书记何显富说,“40多年来,不怕牺牲的精神,就像静静的绵远河水,在一代又一代东汽人的血脉里流淌着。”

  20世纪60年代,东汽作为“三线”企业初建时,从哈尔滨、上海等大城市来到曙光山下的第一代创业者们,牺牲了青春和优裕的生活。

  曾任东汽副厂长的徐均平回忆起这段艰苦创业史,至今无比自豪——

  “当时,只能住草棚,一下雨,还得赶紧把图纸藏在被窝里,否则就会淋湿。后来,住宿点搬到了附近的庙里,可庙里除了灰多、老鼠多外,蛇也特别多,经常一进庙门就能踩死一条蛇。有一次,一位职工的母亲从哈尔滨赶来看望儿子,睡到半夜,突然听见‘砰’的一声,好像从天棚上掉下了什么东西,仔细一看,原来是一条酒杯粗细的蛇,顿时吓得再也不敢睡觉。”

  一天晚上,工程师刘仁均回到古庙里的宿舍,听到有“沙沙”声,不经意地一挥手,一条藏在他枕头下的毒蛇猛咬了他一口。幸好大夫孟广才及时赶到,用嘴把伤口里的毒液吸出,并送医院治疗,刘工才躲过一劫。那些单身的女同志听说蛇怕烟味,她们虽然不吸烟,也都在枕头边放上一包香烟。

  那时的汉旺,一年只有50几个晴天,其余时间全是阴雨天。洗的汗衫,挂在中殿,一个星期后还是湿乎乎的。没有澡堂,大家一年到头,只能用盆子打水擦身。

  42年前,汉旺曙光山脚下,一个名叫李子林的地方,突然间冒出了一间墙面和瓦面抹着黑灰、玻璃窗全用黑布包起来的大房子。

  房子里面,一群外地人吼着东北号子,拉的拉、撬的撬,用麻绳和架管一点一点地将大型设备挪进房中,移入机位。

  那间大房子就是东汽的一轻工车间,那群外地人就是从数千里外的“哈尔滨汽轮机厂”二车间迁来的东汽“元老”。为加快施工步伐,早日进入试生产,他们还没有来得及卸下一路的风尘,就投入到了紧张而繁忙的基建安装工作中。

  “当时厂房只是一间空房子,吊车连轨道都还没装好。”东汽总经理张志英说,“为快点装了设备搞生产,东汽元老们就赤手空拳地拖呀、拉呀!很多人的手被麻绳磨破,很多人的肩被麻绳勒肿,但他们咬牙坚持着。那些设备就是这样硬给安上了!”

  东汽元老们在这片刚建的厂房中开创的奇迹,成了“东汽精神”最初的诠释。东汽第一任厂长丁一将其归纳为“一根麻绳闹革命”精神。正是这股百折不挠、迎难而上的斗志,在随后的漫漫岁月里代代传承,鼓舞着东汽人克服了一道又一道难关,让东汽人“敢打硬仗”“敢啃硬骨头”!

  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一代一代的东汽人终于在这片土地上,从无到有,建成了一流的发电设备生产基地。

  82岁的东汽第一任老厂长丁一,谈起建厂初期那段艰辛岁月,感慨万千——

  “80年、81年、82年,是东汽最困难的3年。国家那3年没有汽轮机生产任务。其实我们也可以向上要工资、报亏损,但我们是生产单位,不是机关,不能坐等救济工资。找国家要,那老脸也不好搁呀!”

  为解决全厂职工“吃饭”问题,在1981年上半年的职工代表大会上,丁一提出了“做行商,吃杂粮,创名牌,争大上”的口号。

  “做菜刀、制柴油桶、造榨糖机……每个车间靠着自己的特色,开新路、揽新活。那一年我们不仅没有亏,还赚了8万块。”  “我们当时干过机库大门、给水泵、冶金齿,真是做到了只要是能干的活不放过,利润很小的任务也要接下来,真有点‘吃杂粮’的味道。”丁一说。

  步入新世纪,东汽进入黄金发展时期。

  2000年的夏天,尤永红,一名普通的技术人员,成为又一个倒在东汽工作岗位上的无名英雄。正是这样默默奉献的第二代东汽人,让“东汽精神”继续升华。

  “当时,北京和济南连续有两个投标项目。尤永红连续熬了4个通宵,回到厂里,把行李直接放在办公室,又泡到计算机上赶图纸。”他不知道,此时,极度的疲累已经把死神引到了他的身边。

  曾与尤永红朝夕相处的产品开发处处长赵世全说:“后来有人跑来给我说,尤永红腿上长了好多点点,很吓人。我就去找他,把他从计算机上拽下来,撩起裤腿一看,腿上全是葡萄大小的紫色斑点。”

  在厂里的逼迫下,尤永红被送到成都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检查。可这一去,他再也没能回到自己热爱的工厂。一周之后,尤永红就因为淋巴癌去世了。他走的时候,孩子才几个月大。

  讲到这里,赵世全,这个平时让职工感到“严肃得害怕”的铮铮汉子,泣不成声……

  听着这个第二代东汽人的故事,一股强烈的崇敬感在我们心中油然而生。我们知道,在东汽的英雄谱中,像这样为了企业发展不惜牺牲生命的事迹绝非一例。

  熊世鑫,让人们看到了“东汽精神”在第三代东汽人身上的薪火相传。

  23岁的他,长得白白净净,见人常常憨厚一笑,脱下安全帽,一头烫染卷曲的头发立刻暴露出“80后”的倔强个性。

  熊世鑫是东汽德阳主机二分厂的一名钳工,也是第三代东汽人。他的爷爷是东汽创业的元老,父亲是东汽多年的“老劳模”,自己刚刚从东汽技校毕业参加工作一年多。东汽宣传部的同志告诉我们,他是厂里有名的“情歌王子”,曾在全厂歌曲大赛中获奖。

  “5·12”大地震发生的当天晚上,熊世鑫火急火燎地抢着跳上厂里的救援车,随着蓝色的人流从德阳赶往汉旺,“想救出几个人”。在倒塌的楼房里,熊世鑫看到了从小一起长大的伙伴李海东被压在废墟下。

  “海东对我说:小熊,我想出去。我就骗他说,一会儿我们就把你弄出来。”熊世鑫回忆着,“其实我知道,当时根本没有办法救他。”

  为了帮海东撑下去,熊世鑫一直隔着窗子陪海东说话。他的头上,是已经严重震损倾斜了的墙壁,任何一场余震,都可能造成新的垮塌。就这样,熊世鑫冒着生命危险,一直陪了李海东10多个小时,直到李海东闭上眼睛。

  这是个刚刚20出头的毛头小伙,但是从他的眼神里,我们看到了远远超出他年龄的坚强……

  翻开厚厚的《东汽四十年》,一篇篇回忆录无不透出东汽人百折不挠、艰苦创业的精神。

  正是这种精神,使东汽创造了从1974年投产至2007年“33年不亏损”的奇迹。

  “我们的科研和技术准备都是在高速运行,慢了就要拉大与国外的距离”——

【责任编辑:${content.getAttrByFlatName('zrbj').value}】
网页版|英文版|邮箱|国资小新|国资报告

网站管理: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

 

运行维护: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

技术支持:国务院国资委信息中心

办公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26号 邮编:100053

网站标识码bm27000004

京ICP备0505210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2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