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在新加坡举行的国际焊接学会(IIW)第六十二届年会的开幕式上,IIW副主席、乌克兰科学院院士尤申克先生亲手将IIW的大奖——Evgenij Paton Prize(巴顿终生成就奖)授予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林尚扬院士,来自各成员国六百余名的会议代表见证了中国焊接界的这一辉煌时刻。
Evgenij Paton Prize(巴顿终生成就奖)是国际焊接学会设立的重要奖项之一,由乌克兰国家焊接委员会和乌克兰巴顿焊接研究所共同出资赞助,以乌克兰科学院院士、著名桥梁建筑专家、焊接专家Evgenij Paton先生命名。该奖项主要奖励给将毕生精力奉献给焊接事业,在焊接及相关工艺先进技术、材料、设备等科技领域做出重要贡献的专家学者。
该奖项在世界各国焊接专家学者中征集人选,经IIW技术委员会评选,每年在世界范围内评选出一名获奖者,到目前为止已有六名学者获此殊荣。自奖项设立以来,林尚扬院士是首位获得该荣誉的中国专家。
林尚扬院士40多年来一直奋斗在科研第一线,在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哈尔滨焊接研究所先后创建了四个新实验室,领导了四个新领域的研究,先后完成25项重大课题,取得多项科研成果,共获得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和部委级科技进步奖11次,发表论文50多篇,专著2部,培养博士、博士后和硕士十多名。
上世纪60年代林尚扬院士主持研究成功4种屈服强度400-600MPa低合金高强度钢的埋弧焊及电渣焊焊丝,参与了大型氨合成塔和尿素合成塔等重大产品的焊接,现仍被列入焊丝国家标准。
上世纪70年代率先发明了水下局部排水CO2气体保护半自动焊方法,并在一系列的海洋工程中成功应用,使我国水下焊接技术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上世纪80年代发明了双丝窄间隙埋弧焊方法,成功解决了特厚钢结构焊接的质量与效率的矛盾以及焊接自动化问题,现已有100台套装备在企业中应用,涵盖我国各大重型机械厂、化工机械厂和电站锅炉厂等,参与了60万千瓦电站锅炉汽包和重达2060吨的超大型加氢反应器等关键重大产品的焊接,使焊接设备国内市场占有率绝对领先。
上世纪90年代率先研制开发了工业化焊接机器人工作站,并在摩托车、工程机械、铁路车辆、国防军工等领域广泛应用。
2000年以来主要从事大功率激光焊接和激光-电弧复合热源焊接新技术的研究,已经为企业用激光技术焊接了近20万个部件,涵盖铝合金、钛合金、各种不锈钢、高强钢和超高强钢等不同材料的产品。
该奖项设立以来,我国曾有多位专家申报,机械总院林尚扬院士成功获奖,实现了我国在此奖项上零的突破。林尚扬院长荣获该奖项是机械总院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工作的一个丰硕成果,对机械总院和全行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具有极大促进作用。为表彰林尚扬院士在焊接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为我国和全体华人赢得的荣誉,机械总院院长办公会决定对林尚扬院士予以特别奖励,颁发奖金20万元,并号召全院科技工作者向林尚扬院士学习,立足本职,奋发创新,为机械总院的稳健发展贡献聪明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