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吉林省四平市下着小雪,气温降到了零下13摄氏度 ,但居民张镐存的家里暖洋洋的。“在电视里看到有些地方在闹‘气荒’,原本很担心我家也这样。现在看来天然气供应一直很充足,做饭、洗澡和平时一样。”张镐存说。
据了解,入冬以来,作为东北地区天然气的主要供应商,位于吉林省前郭县的中国石化松南气田正在加紧生产,天然气顺着管道源源不断地输往长春、吉林、四平等城市,通过城市天然气管网进入千家万户,保证居民取暖、做饭等生活用气。
今冬,全国部分城市迎来了罕见的大雪天气,随之各地天然气用量急剧上升,从而引发全国性“气荒”问题,天然气供需矛盾凸显。
山东、河南、川西、吉林、西北等地区是中国石化天然气的主要销售区。进入10月份以来,中国石化加大生产力度,四季度日均安排生产天然气2380万立方米,创历史最高日产水平,比三季度日均提高了180万立方米。在冰雪肆虐的11月1日~18日,日均产量提高到了2460万立方米。
为了增加供应,中国石化还减少内部企业用气,每天增加民用气供应85万立方米。从11月12日开始,每天压减燕山石化用气25万立方米,压减齐鲁石化用气20万立方米,压减四川美丰用气40万立方米。“压减下来的这部分天然气,全部用来保证民用。”中国石化有关负责人表示。
在山东、河南两省,中国石化总部统一优化协调两省供气安排,提前启动取暖期供气方案,将原定11月15日后的供气安排提前至11月10日执行。中国石化大牛地气田、中原油田11月份全力保证每天700万立方米的天然气供应,在大雪肆虐最严重的11月1日~18日,每天超计划供应30万立方米,达730万立方米。
同时,加快推进榆济管线济南—濮阳段的建设进度,该管线已于11月15日提前具备投产条件,消除了豫北输气“瓶颈”,确保了郑州、开封稳定供气。
中国石化东北油气分公司的松南气田脱碳装置在10月底如期投产,资源保证能力大大增强,日供量约80万立方米。“如果天然气需求量持续增大,松南气田每天还能再增供20万立方米,完全可以满足今冬明春吉林省的用气需求。”东北油气分公司负责人说。
“在西南地区,为了增加冬季供气量,总部提前调增37口井的钻井工作量,并加快新井投产和配套建设工作的步伐,增加了资源供应。”西南油气分公司负责人说。目前西南分公司每日供气810万立方米左右,基本保证了市场范围内的民用气供应。
11月23日,针对当前部分地区天然气供应紧张问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回应说,根本原因是天然气供需失衡,国家正在采取应急措施。对于垄断造成缺气的说法,他表示不能轻易苟同。分析人士认为,近年来,由于一些城市纷纷实行煤改气,天然气的需求量大幅增加。许多地方燃气公司在没有落实资源的情况下,盲目开发市场,供应出现缺口。由于用气结构不合理,导致冬夏季调峰系数加大,特别是在北方地区,一些用户的调峰系数在4以上,远远超过正常调峰系数1.2~1.25,造成夏季用气量较低,气田不能充分发挥产能;而冬季气井超负荷生产也不能满足需求,还需压缩部分工业用户用气来保证民用气供应。
专家建议,为有效控制冬夏季峰谷差,有关部门应加大市场管理力度,先落实资源后开发市场,严格按合同确定的气量用气,同时注意调整好用户结构,降低峰谷差,各城市燃气公司要加快建立应急调峰储气设施,增强抗风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