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工业集团惠丰公司“1+5”党员教育模式显成效

文章来源: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  发布时间:2010-01-07

  党员教育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的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近年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山西北方惠丰机电有限公司从加强党员干部队伍教育入手,创新载体和思路,构建了党员教育“1+5”模式,努力把公司党员队伍建设成为企业快速发展的一支“铁军”,为推动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任务的完成提供坚强保证。

  “1”就是“党员先进性教育”,认真落实兵器工业集团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意见,提升党员素质,强化党员意识,争创一流业绩,展示党的力量,使党员做到完成任务多于群众,工作质量优于群众,关爱他人强于群众,奉献精神高于群众,促进基层党总支、支部和全体共产党员围绕生产经营中心有效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为党旗增辉,为企业添彩。

  “5”就是“五个强化”教育:

  强化党员意识教育。在惠丰公司上下将“我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口号叫响叫亮,推行了佩戴共产党员标志工作制度,使党员自觉接受职工群众的监督;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不断深化各类党内竞赛活动,促进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岗位化、具体化和有形化;制作了《基层支部党建工作手册》和《党员手册》,结合不同岗位先进性具体要求,将工作业绩、思想汇报和作用发挥进行细化、量化。充分利用企业报刊,开设了党员先锋论坛,提出“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丰富党员思想碰撞的平台和载体。

  强化党性修养教育。注重两级组织中心组学习,每月至少集体学习一次,拓展了学习内容,创新了学习形式。在“七一”前夕,组织了党员思想交流会,使党员在交流中增强了党性观念,在交流中得到思想升华和锤炼;组织召开组织生活会和民主生活会,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摒弃了成见,达成了共识;在科学发展观期间公司总经理和党委书记亲自讲党课,举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培训班,对两级领导班子成员及职工党员加强形势任务教育;启动党员“政治生日”和“红色教育”活动,组织党员赴全国劳模申纪兰的故乡平顺西沟聆听党课,到西柏坡、八路军纪念馆等地重温入党誓词,进行廉政宣誓,提升了思想,坚定了信念。

  强化党员作风教育。在党员领导干部中开展了“党风廉洁教育宣传月”系列活动,征集廉洁文化作品、创建廉洁文化示范点、建立信息直通车制度等等,增强廉洁从业意识。在组织部门开展了“组工干部下基层”活动、深化“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深入调查研究,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在基层组织中开展了党性分析活动,在支部大会上进行分析评议,推出劝诫制度,对评议不合格的党员,在批评教育的基础上,给予组织诫勉。对于连续6个月不参加组织活动、不缴纳党费的,按照《党章》有关规定及时进行了帮助、教育,对到期仍不改正的,进行了除名处理,进一步完善了党员队伍的自我修复机制和自我纯洁机制。

  强化岗位技能教育。开展了安全质量“承诺”活动,在党员中组织开展了质量、安全、进度“承诺”活动,制定具体的工作措施,做出承诺,确保“党员身边无隐患、党员手中无次品”;把党课教育和提高党员业务技能相结合,创新培训载体,按照“项目板块”开展党课教育活动,比如,检验部门结合本部门工作实际上质量专题党课,保密部门上保密教育党课等等,科研部门上技术党课,使党课成为传授技术、提升管理、责任落实的课堂。特别是2009年度在全国、中央企业和山西省举办的各类职工技能大赛中,荣获全国杰出青年岗位能手、中央企业技术能手、全国知识型职工和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也基本上都是党员。

  强化党员奉献教育。开展了“党员奉献日”系列活动,组织党员义务白化社区树木,义务维修社区垃圾箱等等。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关注公司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意见,在科学发展观期间共征集各类意见和建议900余条,通过献计献策、发表心声,畅通渠道,展现风采。

  该公司通过实施“1+5”党员教育模式,显现了三大成效:

  一是围绕生产经营主战场实践科学发展观发挥先锋作用,已经成为党员的自觉行动。通过加强党员教育,该公司广大党员在实践中认清了科学发展观的关键在于发展生产力,在于开创生产经营的新局面,党员更加立足于本职岗位,为企业发展而不懈努力。

  二是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已经发生了新的质的飞跃。惠丰各基层党组织以“1+5”党员教育新模式为切入点,换思想,换脑筋,换方法,扑下身子抓活动,认认真真求实效,很快得到了广大党员和职工的信赖和支持,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变得更加实在,变得更加有力,变得更加实效。

  三是党建工作的活动空间和作用范围,已经形成了空前活跃的局面。通过“1+5”党员教育新模式的有效实施,在惠丰公司上下形成了“以党员领跑成就企业领跑”的良好氛围,真正使之成为凝聚党员队伍的“根据地”、提高党员素质的“训练营”、发挥党员作用的“主战场”、展示党员形象的“T型台”,为企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责任编辑:${content.getAttrByFlatName('zrbj').value}】
网页版|英文版|邮箱|国资小新|国资报告

网站管理: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

 

运行维护: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

技术支持:国务院国资委信息中心

办公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26号 邮编:100053

网站标识码bm27000004

京ICP备0505210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2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