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乌石化15年投入千万元用于扶贫工作

文章来源: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发布时间:2010-07-28
  “要不是乌石化对我的帮扶,我现在还住在泥块堆成的破屋里呢。”7月26日,喀什疏勒县英尔力克乡罕南力克镇十六村的海古丽·乌斯满如此表达了她对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公司的感激之情。

  海古丽·乌斯满只是乌石化万千扶助者之一。这个公司在加快企业建设与发展的同时,把扶贫帮困、履行社会责任变为自觉的行动,1995年到目前,已累计投入近千万元用于扶贫工作,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多次获得集团公司“扶贫帮困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1994年国务院出台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乌石化承担起新疆部分贫困地区的定点帮扶任务。公司成立了专门机构,实行定点扶贫,受到边疆广大农牧民的拥护,也受到国家扶贫办和各级地方政府的肯定和表彰。

  15年来,乌石化的扶贫点遍及新疆南北,包括柯坪、疏勒、皮山、洛甫、木垒、福海、托里和清河8个县。公司选派数十名挂职干部,投入大量资金,帮助贫困乡镇建设抗震安居工程、乡镇卫生院、希望小学、电站、保鲜库、机井和双语幼儿园等设施,改善了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在物质扶贫的同时,乌石化还通过调训和委培等方式,实施人才扶贫。公司先后组织18名乡镇干部和5名县级干部前往内地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农牧业实用技术,并对帮扶县的27名医务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为当地经济发展和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提供了人才保障。

  喀什地区疏勒县阿拉甫乡虽然土地面积多,但因为多年的干旱缺水,这个乡的土壤也变得越来越贫瘠。农民们不仅播种后没有水浇地,而且连喝的水也成了难题。乌石化援助了45万多元,为阿拉甫乡打了两眼深水井,修建了一段防渗渠,解决了当地农民的吃水难问题。疏勒县扶贫办的同志说:“自从推广打井灌溉技术和防渗渠以后,阿拉甫乡的耕地面积比原来增加了600万平方米,达到现在的2000万平方米。除了种小麦以外,乡里还耕种了467万平方米玉米地。现在,全乡的机井增加到14眼,灌溉着万亩农田,小麦亩产达到了350公斤,成了全县有名的小麦高产乡。”

  乌石化党委书记刘继远说:“作为中央驻新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于密切党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边疆安全和民族团结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将一如既往做好这一工作,为边疆地区的发展和稳定做出更大贡献。”


  图为乌石化向新疆木垒县大石头乡捐赠化肥50吨。
【责任编辑:${content.getAttrByFlatName('zrbj').value}】
网页版|英文版|邮箱|国资小新|国资报告

网站管理: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

 

运行维护: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

技术支持:国务院国资委信息中心

办公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26号 邮编:100053

网站标识码bm27000004

京ICP备0505210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2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