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2017年全球航天探索大会(GLEX2017)透露,火星是中国深空探测最新计划中的首选目标。根据规划,中国将在2020年发射首个火星探测器,一次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巡视探测;其后实施第二次火星探测任务,并进行火星表面采样返回,开展火星构造、物质成分、火星环境等科学分析与研究。同时,中国人的眼光也并未局限在火星探索上,木星和远空间小行星也是深空探测的重要对象。由于探测距离远,时间长,带动新能源、长寿命远距离的测控通信、自主管控等航天技术的深远发展,将成为深空探测的亮点。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总设计师张荣桥介绍,基于现有航天能力,探测器飞行8—10个月可到达火星,任务周期较为合适,探测可达性也比较好。
根据首部中国航天蓝皮书,中国深空探测在未来一段时间主要围绕两条主线:一是以月球为探测目标,以完善月球探测技术和体系、开展月球资源利用为宗旨的月球探测主线;二是以火星为主要探测目标,以科学探索和技术推动为宗旨的行星际探测主线。
“之所以将火星列为首选目标,是因为火星是离地球最近,且环境最为相似的类地行星。”张荣桥表示,开展火星探测,可以深化对火星演变的认知,进而回答“火星是地球的未来?”或“火星是地球的过去?”等重大科学问题。
深空探测具有高成本、高风险等特点,完成这项任务,一系列科学技术、工程建设问题需要进一步突破。诸如,提出创新性的科学任务目标,加快小型化、多功能、智能化载荷技术研究,突破星地数据传输瓶颈,尽快发展大推力火箭,同时对于现有火箭零窗口发射能力加以深入研究,充分挖掘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