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电线引发的乡村巨变
——电网央企加快推进新一轮农网改造

文章来源:新华社   发布时间:2017-11-28

从“粪火油灯”到“彩电冰箱”,从“风沙泥泞”到“整洁美丽”,从“看天吃饭”到“坐收红利”……随着电网央企加快推进“井井通电、小城镇电网改造、村村通动力电”三大任务,一根根电线正在引发乡村巨变。

解民忧:银线迢迢送福祉

11月末,海拔4500多米、雪山环绕的西藏拉萨尼木县帕古乡彭岗村水库之畔,43岁的牧民仁增桑吉,用电炉煮上热腾腾的酥油茶,和妻子围坐电视机前。屋外凛冽寒冬,屋内却暖意浓浓。

就在两个多月前,这里还过着“粪火油灯”的无电生活。前来帮扶的国家电网江苏徐州供电公司在峭崖陡壁上立杆架线,新建8.6公里线路,终于把电带到仁增桑吉等三户牧民家中。“就像做梦一样。”仁增桑吉满怀感激地说。

据国网公司运维检修部副主任张薛鸿介绍,拉萨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完工后,七县(区)农村都将远离缺电之苦,供电质量大幅提升。

2016年,为解决农村供电“最后一公里”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了“十三五”期间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作。截至2017年9月末,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攻坚克难、快速行动,提前完成“两年攻坚战”,广大农村地区电气化水平大幅提升。

广东湛江遂溪县洋青镇古村西村,1600多人基本都靠种植为生。尽管当地建了四口农田机井,但靠柴油发电机抽水,耗费高、用人多,很不方便。今年6月南方电网广东公司给机井通上了动力电,400多亩地都铺上了软管,源源不断的清水浇灌着一片绿茵。

村民徐庭指着自家香蕉树说:“以前就怕旱灾,种什么都要左思右想,现在机井通了电,真是种地不慌,灌溉不愁了。”据估算,今年该村村民平均年收入将增长3万至4万元。

“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不仅要满足农民生活用电需求,还要解决生产用电问题,这是电力行业提升供给质量的重要内容。”南网公司计划发展部副主任刘巍表示。

惠民生:通电一夜跨小康

河南兰考县,这两年经过农网升级改造,农村供电紧张和可靠性低的状况得到根本改善,有力推动贫困户脱贫增收奔小康。

兰考东坝头乡张庄村村民闫春光告诉记者,3年前,他们一家六口年收入不足7000元。2014年,自己建起蛋鸡养殖大棚,可电压不稳、时而断电问题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处处都要用电,哪怕停一两个小时电,鸡就会打蔫儿。现在好多了,改造后再没跳过闸。”闫春光打开养鸡场的电动卷帘门,刀闸一合上,上料机、除粪机、通风机轰鸣着开动起来。

如今,他不仅摘下了“贫困户”的帽子,还初步实现了致富“小目标”。2016年,养鸡场纯收入达20万元。

据了解,去年以来,国网兰考供电公司共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超737千米,全县81个中心村全部完成电网改造,户均容量不低于2.5千伏安。

国网公司专职新闻发言人王延芳说,农网改造升级大幅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助力农民增收节支,为农村经济繁荣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同时还有效拉动了社会投资和消费,为国民经济稳增长提供了新引擎。

聚民心:乐享电力新生活

小康离不开电,新时代、新生活更离不开电。

得益于农网改造和光伏发电扶贫项目的实施,地处大别山腹地的安徽省金寨县大湾村,曾经的贫困村民一步迈入现代化,坐拥“共享经济”新成果。

年近七旬的村民陈泽申说,自己在老房前装了一座光伏电站,每个月都有3000多元稳定收入;搬迁的二层别墅电器一应俱全,通过出租房间给旅游公司还能获得分红。

走进贵州遵义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绿荫葱葱、繁花似锦,黔北民居依山而建。村民母先才坐在自家陶艺馆里制作陶器。货架上精美的花瓶、动物摆件等,不时引来游客驻足观赏。

有了电力的坚实保障,花茂村近两年新增农家乐27家、乡村旅馆42家、特色小吃店28家。村民坐在家门口就可以赚钱,外出务工人员、甚至大学生纷纷返乡,昔日的偏远山村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富饶和繁华。

截至9月末,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共完成投资1630.2亿元,实现年初计划的99.4%;全国159.6万个机井完成通电,比原计划提前3个月实现平原地区机井用电全覆盖;近8万个自然村通上动力电,受益人口超过1.56亿人。

“这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成果,生动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王延芳表示,下一步,国网公司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围绕全力服务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等重点战略,持续推进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可靠保障。

【责任编辑:${content.getAttrByFlatName('zrbj').value}】
网页版|英文版|邮箱|国资小新|国资报告

网站管理: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

运行维护: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

技术支持:国务院国资委信息中心

办公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26号 邮编:100053

网站标识码bm27000004

京ICP备0505210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200016号